“积分制”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实效性

2020-06-12 11:48黄德志
知识文库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积分制班级管理

黄德志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自主管理活动逐渐成为当前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自主管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班级自主监督、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机制。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差,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活动时,效果相对比较有限。而实践表明,在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实施积分制可以全面优化班级自主管理机制,促进班级自主管理活动的开展。积分制主要是通过小组、个人积分换算,来评价学生的整体表现,最后通过积分总数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1 小学班级积分制自主管理模式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积分制管理模式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具有很大的管理任务,而面对复杂日常管理工作,教师的压力很大,难以获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在实际中,教师可以尝试将班级管理工作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该如何开展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这就会极大的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积分制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让学生相互之间根据自己的表现,来加分、减分,根据分数情况评价学生综合表现,能让学生更加量化的了解到自身的行为。

积分制管理模式的影响,能真正的发挥出学生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监督能力的提高。如教师可以通过积分分值来评选出优秀干部,并通过赏罚分明的方式,激发学生热情。在积分制下,学生会将奖励看做是自己学习奋斗的目标,自觉的约束自身的行为、学习情况,使得学生逐渐养成爱学习、爱动脑的习惯,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同时对减分的学生来说,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减分项,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规范自身后续学习行为,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2 积分制在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的实效

2.1 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在班级的管理中,利用积分制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觉性,可以说在人人面前都是公平的,教师可以通过积分制“一碗水”端平,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迷失的方向中找到了自我。在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通过积分制的实施,教师需要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发挥出自身主体作用,学生之间会根据相互表现,通过小组的商讨的方式,共同决定加分、减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成立班级管理小组,班级管理小组成员可以轮流承担,学生能自由的表达自身想法、观念,学生不再是全面听从教师的安排,而是自己安排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并自主制定加分、减分标准,自己执行自己制定的机制,这无疑会极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学生也对班主任没有很大的恐惧心理,加强了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的学习环境显得很温馨。每一位同学都说班级管理的监督员。例如在卫生打扫中,生活委员和小组长往往在安排打扫卫生的时候,往往有的同学还挑轻松的工作,这样就导致打扫卫生的时候矛盾很多,但是在利用“积分制”对学生进行评价,多劳多得,能公平的体现出每一位学生的价值,这样每一位学生都会主动的去争夺一些比较累,加分多的工作去做。“积分制”体现了全新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打算。

2.2 实现学生自我价值

积分制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相比较,最大的差别是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成绩是考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学生成绩好,那么这个学生就是“好学生”,如果成绩差,则是“坏学生”,这种片面的评价显然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困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新课标要求从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这就为学困生提供了弥补自身缺陷的平台,即便是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学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弥补,学生的表现会更加积极,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主动性。积分制管理模式能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得學生愿意参与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中,促进了学生持续化发展。

2.3 提升学生道德境界

对于小学生而言,道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小学教学中不仅仅让学学会科学的获取知识,而且还让学生学会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境界是小学生学习的最高方向,在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中,实施积分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班级德育教育效果,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积分制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让学生自觉的意识到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在积分制班级管理模式中,师生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学生可以做到自主发言、敢于发言,学生能通过与同学、教师的交流,缓解自身不良心理,调整自身的学习心态,或者让教师帮助自身疏导负面情绪,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在“积分制”实施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一同讨论关于积分制的一些办法和原则,让学生把自己高尚的品德分享出来,并且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比如说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让学学会诚信做人,首先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诚信的行为。例如独立完成作业、做错事要勇于承认、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等,当然道德和好人好事密不可分的,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积极向雷锋叔叔学习,多做好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通过“积分制”让我们班级的凝聚力越来越大。

2.4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育人才是我们教学的核心。但是教书育人主要通过班级来体现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通过“积分制”我们可以体现出班级内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思考、规划、实施和完善等进行的一项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对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学会书本上的抽象、理论知识,更应该的思考该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灵活的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只有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可以真正的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成果。在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实施积分制管理手段,能给出学生日常学习、行为规范标准,学生的言行都会在这一规范中进行定量考核,这样就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约束效果,能促使学生更加科学的开展实践。如积分制评价下,学生要想会的更高的积分,就需要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如海报制作、班级大扫除、综合实践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灵活的应用自身学到的知识、技能,这无疑促进了学生学以致用。

2.5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中,积分制的实施还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而在实际中,学生之间是存在一定个体差异的,通过积分制管理,能让学生在发挥自身特长的前提下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了学生综合发展。如有的学生在优秀品德上加分,评为班级良好品德好学生,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差,教师可以引导其在继续发展自身优秀品德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三好学生。积分制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在无形中带给学生更多的影响,并且学生会在一系列的班级自主管理活动中学到新知,提高自身各项能力,满足了学生综合发展需求。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管理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学生的自主管理更是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学生只有积极的参与到自主管理中,自主监督、自主学习,才能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效果,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积分制班级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班级管理方式,将其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自主性,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效果,促进了班级管理质量提升。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积分制”模式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运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74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祁家学校)

猜你喜欢
积分制班级管理
班级“无课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初探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微“积分”:构建活力班级的一把金钥匙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