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远近”的故事出自南朝劉义庆的《世说新语》,不但写出了孩童的聪明机智、善于应变的能力,而且揭示了一定的哲理。
原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
晋明帝司马绍才几岁的时候,坐在晋元帝司马睿的膝上。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司马绍问父亲为什么哭泣,晋元帝便把王室被迫东渡的事情告诉了他。晋元帝问司马绍:“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司马绍回答:“太阳远。没有听说人可以从太阳那里来,这显然可以知道。”晋元帝对他的回答很惊诧。第二天,晋元帝召集群臣们宴会,把司马绍的回答告诉大家,并再次询问。这次司马绍答道:“太阳近。”晋元帝脸色大变,说道:“怎么和昨天的答复不同了呢?”司马绍答道:“我抬起眼睛就可以看到的是太阳,而不是长安。”
评析
如果单从距离远近上讲,当然是太阳远。太阳在别的星球上,而长安在地球上,即使走也走得到的,而太阳那里又有谁能去了呢?但人抬头可以看见太阳的形状、色彩,可以感知太阳的温暖,似乎很近:而抬头根本看不见长安,只能凭想象,那长安还不远吗?其实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都有对的根据。可见凡事不能绝对,不能用一把尺去“度量”。是非对错会因看问题的标准、立场、角度不同而不同。
【王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