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演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应用

2020-06-12 11:36程郁华
新丝路(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

摘 要:讲演法是一种让学生又讲又演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表演、查阅资料和小组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的兴趣,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讲演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堂教学

“中国近现代会纲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中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同时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介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要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且积极主动进行思考。而现实情况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这是因为目前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是传统的单一教师讲授法,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生本来就对政治课程带有抵触情绪,认为思政含金量不高,加上课本的内容全是概述性的文字,缺乏生动的细节,所以,学生难以真正对本课程发生兴趣,更不知道从课程中可以学到什么。学生上课主要是抱着来修学分,通过考试的目的。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的态度有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教师上课的时候在玩手机、与同学聊天,或者看杂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公然睡觉。

怎么纠正学生对这门课的负面认识,怎么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的有趣性,是笔者多年来一直在认真思考以及希求解决的问题,讲演法是笔者尝试多年且有效的方法。

一、讲演法的优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既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一门历史课。历史是由很多历史人物与细节构成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从理性上进行阐释与说明,更多的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悟历史的真谛。

讲演,和演讲有着重要的区别。演讲,主要是靠口头的表达,而讲演是既讲又演,而演需要表演者进入具体的历史情境,调动自己的情绪,尽量和历史人物在历史处境和情感状态处于同一水平,以达到历史学家陈寅恪的“了解之同情”,而不是以今论古,对历史进行粗暴的评判,远离历史的本来面貌。

另外,讲演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法具有很多的优点。具体来说,学生讲演法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的有效特点:

1.和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相比,学生讲演法是一种参与式教学。它试图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通过教师提供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选题供学生准备,进行讲演,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2.学生讲演法倡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讲演,让讲演的学生进入模拟的历史情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几乎是“一言堂”,学生很难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来获得个性的发挥。在讲演课教学中,学生有许多参与课堂的机会。主讲的学生除了有情景片断的表演机会外,还有有主讲的机会,同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向其他学生提问。这样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讲演法的具体操作

教师在本门课教学周开始时,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8人,预先给每组学生指定一个与教学课程密切相关的主题,并开列相应的参考书目,让学生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讲演,时间大约15分钟。

学生讲演的准备需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书目,并把相关的信息进行提炼加工,写成文字稿,把他人的知识进行理解与消化,化为自己的语言与知识。

第二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进行阅读,对知识进行条理化,写出讲稿,做好PPT,排练好表演片断。

第三步:任课教师在每组同学正式进行课堂讲演前,找间教室,让学生进行模拟讲演,教师对学生的讲课思路、语言表达、课堂提问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

第四步:学生根据教师的修改意见完善讲演。

第五步:学生课堂正式讲演,教师做好记录,进行点评。

三、讲演法的教学效果

笔者选取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人物和事件让学生进行讲演,这比只由老师进行解释说明的方法效果要好很多。

比如一百年前的宋教仁被刺案就是一个极佳的选题。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案与悬案。说它是重案,是指宋教仁是当时革命党人中的翘楚,是维护中国共和制度的得力干将,即将当上内阁总理。所以,他被刺身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说它是悬案,是指幕后元凶,一百年来都未有定论。让学生阅读、探讨这个案件,可以非常好地锻炼学生的阅读、推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形象的表演来演绎这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悬案,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清楚明白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讲演法在本人所教的班级开展了多个学期,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近500学生的教学测评中取得了近100分。

笔者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就学生对讲演法的满意度进行了追踪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0份,回收率90%。問卷调查主要围绕讲演法是否具有实效性展开,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讲演法是否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与喜爱程度;二讲演法是否增加了和同学之间合作与学习的机会;三在查阅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是否对相关的历史增进了了解。

80%以上学生表示讲演法非常有趣,在调动自己情绪,进入具体历史情境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对历史的自我体悟,而这比老师的单一解释、讲授法更让人印象深刻,对所学内容有更全面与立体的理解。

75%以上学生表示,以小组合作方式为基础的讲演法,不仅仅锻炼了个人口头表达、表演能力,还锻炼了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80%以上学生表示在查阅资料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料发现和思想的火花碰撞,对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具体,比单纯地听老师讲授更有价值和意义。

笔者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详细的个人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的态度经历了从冷漠、不喜欢到逐渐喜欢的过程;有些学生可以有理有据提出一些自己的结论与看法,敢于挑战一些历史的成见,从而锻炼出了自己的学术自信力。这些能力将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难题中,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从而实现课堂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四、结论

学生讲演法,可以说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的聪明才智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与体现,是一种自主、立体性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进行背诵式的被动学习,学生演讲法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突破性。

最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可以进行探索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历史一样可以增长自己的思辨、创造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协调、组织、动手、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就把课堂搞活了。

不过,讲演法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注意,需要想办法改进:

一是如何确保学生全部参与。学生讲演,是几个学生组成一个组,备注资料,进行排练,最后进行课堂展示。但是不容否认的是有个别学生完全作为旁观者,不进行参與,不但自己没有学到东西,也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这点上进行改进,是以后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二是教改放在一个班级开展还好,大量班级展开的话,教师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与时间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学生的讲演效果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笔者建议,可以请助教帮助教师进行一些指导活动。

参考文献:

[1]谢菲、张帅.“历史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效性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77-81

[2]李雅莉、逯瑶.关于历史人物巧妙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0(12):98-101

[3]李晔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9(6):103-108

[4]张炜琪.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科技资讯,2019(35):155-157

[5]吴春宝、德吉白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J].山西青年,2019(22):61

作者简介:

程郁华,男,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