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摘 要]蚂虫另舞是广西壮族蛙崇拜动态的直接体现,蚂虫另是该仪式的祭祀对象,更是作为主要的象征符号充盈在整场仪式中。以壮族蚂虫另舞为中心,探究蚂虫另在此仪式中作为主要象征符号的不同表现及意味,以发现壮族蚂虫另的神圣性来源,丰富壮族宗教信仰的内涵。同时也有利于宣扬壮族本身独有的民族魅力,使壮族所带着的浓厚本土性特征的蛙崇拜文化在中国的灿烂文化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关键词]蚂虫另;象征符号;意味
蚂舞是广西壮族蚂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广西十大怪,正月天里祭蚂”,每年的大年初一,壮族人民就要开始举行一项大型的节日活动——“蚂节”,该节已于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蚂是壮族方言,表“青蛙”之意,因此,蚂节又被称为青蛙节,蚂舞是骆越先民蛙崇拜文化的集中表现。在蚂舞仪式中,既有对先民蛙崇拜文化的继承,也有对以后美好生活的期望,是现实与浪漫高度融合的一种体现。
从左江花山岩画有关祭祀仪式的舞姿可推测,蚂舞起源很早,只是因为早期壮族没有文字,加之因地理原因导致了执政者不重视,因而没有文史记载,可参考资料较少,对蚂节或蚂舞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到21世纪才有蚂舞的研究,多从体育文化、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角度展开,如苏水莲、孙亮的《民俗仪式性舞蹈的教育人类学分析——以壮族“蚂节”蚂舞为例》、方钰婷的《广西壮族蚂舞的挖掘与传承》和刘文强的《浅谈壮族蚂舞的艺术特征》等。笔者试图从符号与象征这一全新的角度出发,对蚂舞仪式中的象征符号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丰富对蚂舞的认识,散发蚂舞独特的民族魅力。
一、蚂在壮民族文化中代表“神”的身份
在无数的春秋更迭中,蛙崇拜文化已经渗透到壮族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蚂舞是以“蛙”作为祭祀对象来祈福的舞蹈,因而蚂本身就有了作为壮族人蛙崇拜对象的“神”的身份,这主要表现在农业保护神和雷神之女/子两个方面。
(一)蚂虫另是农业的保护神
壮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种植技术和食用稻米的民族之一,红水河流域的壮族人民以水稻作为主食。红水河流域主要是独特的稻作农耕文化,蛙崇拜就是稻作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壮族祖先所铸铜鼓上有单蛙、群蛙、累蹲蛙等立雕,蛙皮都有十字交叉的稻穗纹,这一画龙点睛之笔充分体现了蛙图腾的稻作民族早期标志的性质。”①据记载,古代壮族人生活在华南高温多雨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因当地是喀斯特地貌,河道很窄,但河水较深,且河岸极为陡峭,所以壮族先民只能看着河水奔腾而去但无法利用。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当地的稻田收成要靠天定。壮族先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发现蚂不仅可以吃掉害虫,保护稻田,而且蚂的鸣叫与降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稻作文明来说,水的使用要贯穿耕田、播种、插秧、生长等一系列农业生产过程,所以降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壮族先民认为,蚂一方面可以保护稻苗生长,另一方面可以控制降水,因而将其放在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位置上。“从原始宗教的起源来看,对于一种普通的生灵或物品,一旦与人类的生命或生计休戚相关,就被认为具有超人的力量或功能,能夠作用于人类,给人类带来福祉,于是就被赋予某种神秘的灵性,使之笼罩在神圣的光环中,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壮族的蚂崇拜也是如此,由于人们崇拜蚂,视蚂为吉祥、丰收、幸福的化身。”①因此,蚂在壮族人那里成为具有神奇力量的保护者。它不只是字面意义上具有生物性的蚂而是摆脱其单纯的生物特征,成为一个具有崇拜和祈福含义的象征符号。
(二)蚂虫另是雷神之女/子
壮族先民生活在岭南一带,经历过打雷那一瞬间爆裂的巨响和打雷后引发的山林火灾、林中飞禽鸟兽的死亡以及倾盆大雨所引发的山洪等,这一系列由雷引发的灾难给壮族先民带来了深深的恐惧。在原始思维的引导下,他们坚定地相信雷应该是天上一位威力巨大的天神,由此对其有敬畏心理。青蛙与雷有着很显要的共同点,第一是两者都会发出声音,而且都是短促有力的,第二是两者出现的时间相同,俗话说“青蛙叫,雷雨到”。因此,青蛙因为与雷神相似的特性,在母系氏族社会被人们赋予雷神之女的身份,到后来的父系氏族社会又被看做是雷神之子,成为一个通过祭祀,来完成人与雷神对话的象征符号。
雷神与青蛙的关系还表现在传说中,比如农冠品在《壮族神话集成》中收录的《东林郎的故事》,就涉及了对雷神崇拜的一种表现。相传青蛙女神是雷神的女儿,在远古时期,雷神下令要将死去的老人吃掉,即使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也必须吃掉,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一天,在广西西北部的红水河畔,当地壮家的孝子东林丧母后心情悲痛,他不忍心吃掉自己的母亲,便忍不住哭了起来。因难以忍受窗外青蛙接连不断的叫声,一时气急,端了盆热水朝窗外泼去,结果烫死很多青蛙。从此青蛙再也不叫了,而当地也不再降水,人民苦不堪言。东林吓坏了,向河神求助,得到神谕说要向青蛙女神赔礼道歉。东林就在大年初一敲锣打鼓,请青蛙女神回村过年,同时厚葬那些死去的青蛙。以后,当地恢复了风调雨顺,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②。从那以后,壮族的蚂节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流传了下来。 壮族先民对雷神有深深的恐惧,青蛙被赋予雷神之子的身份,成为连接人间和雷神的中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过程中,青蛙作为一个符号,是壮族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的一个象征性表达。在蚂节中,第一个找到蚂的人被称为“青蛙郎”,并被视为一年中的幸运者。找到青蛙后,交给蚂父放入竹筒,燃香并插在竹筒上。然后点燃鞭炮,众人齐声高呼“ha—hu—ha”,祝贺这位幸运儿与青蛙成亲,并且对雷王收得一位女婿表示祝贺(青蛙在壮族传说中被认为是雷神的孩子)。也是想要通过与青蛙的关系,建立与雷神的联系,从而更容易与神进行沟通,促使愿望的有效达成。
不管是给予青蛙农业保护神还是雷神之子女的身份,作为壮族先民崇拜的对象,青蛙被赋予了独特的神圣性的含义。对于本体所具备的象征义来说,此刻蚂已经超越了其生物性,而具备了“神性”,它是壮族人民所敬仰的能够保护人们生活的神。在整个蚂舞仪式中,蚂的神性会散落在静态物体和动态舞蹈中,有了极其贴近人们的生活的意味,使蚂同时具有了“神性”和“人性”。
二、蚂在仪式静态物体中蕴含的实现者的象征义
不同于蚂作为祭祀对象(神)的神圣性意味,在仪式过程中所体现的蚂的象征义多是具体而生活化的。蚂在静态物体中象征意味最为浓厚的就是铜鼓,青蛙与铜鼓的密切关系在唐代的文献中可看出,唐代刘恂的《岭表异录》中记载了青蛙为铜鼓精的传说:“有乡野小儿,因牧牛,闻田中有蛤鸣。牧童遂捕之,蛤跃入一穴,遂掘之,深大,即蛮酋冢也。蛤乃无踪,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阙。其上隐起,多铸蛙之状,疑其鸣蛤即鼓精也。”①说是青蛙跳进坟墓,牧童掘开后得一铸有青蛙的铜鼓,因而当时的人认为青蛙就是铜鼓精。蚂舞仪式中的铜鼓,带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以铜鼓上的蚂来增强仪式的效力。这里的蚂以铜鼓为载体,是人们祈求人丁兴旺和农业丰收的象征。
(一)蚂虫另与人丁兴旺的愿望
壮族先民聚居地多山多林,潮湿多雨,与外界联系不多,较为落后。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原始社会壮族人的存活率很低,且寿命短暂,这时候,后代的延续成为整个群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时“物我合一、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引导下,人们认为世界万物与自己等同,因而自然地把目光放到其他生物的生殖上面。这个时候,外形颇似女子生殖器官且繁殖能力超强的青蛙进入壮族先民的视野。部分学者还指出,青蛙的叫声与婴儿的啼哭类似,且“蛙”与“娃”同音。总之,青蛙进入壮族先民视野,成为生命繁衍的象征。这在铜鼓上的青蛙塑像上也有体现,“那些累蹲蛙应该是繁衍的象征。青蛙有雌雄之分,雌蛙身体较大,行动缓慢,雄蛙身体较小,行动活泼。每年春夏之交是青蛙的生殖时期,人们可以在近水边的草丛中看到雄蛙覆在雌蛙背上,用前肢紧紧抱住雌蛙。这是产卵排精的行为,古人对此已有所观察和领悟,把它们的形象铸在铜鼓上。下面的大蛙应是雌蛙,上面的小蛙应是雄蛙。蛙是多子的动物,雌雄抱对,象征着生命的繁衍”②。壮族先民发现两蛙交叠,一夜春雨后就产生了很多子孙,因而凭借青蛙腹部大、生育能力强、子孙多以及生命力顽强等特点,使壮族先民对其产生了虔诚的生殖崇拜。该崇拜主要出现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中,蚂节又称为蛙婆节就可以看做是母系氏族社会残留的印记,也可以从广西歌谣中看出壮族先民将蚂当做雷神的女儿。壮族新娘“不落夫家”这一传统婚姻习俗目前在东兰、凤山等县有“入赘”等形式的表现,且在壮族文化典籍《乜渌甲》中有记载,乜渌甲是壮族的女巫祖,在原始社会中女巫在祭祀活动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加上当时妇女采摘分配果实,缝补衣物,最重要的是,只有女性可以完成繁衍后代的重任,种种因素导致了部落成员对女性地位的尊崇,而此刻,整个社会最大的愿望就是很好地生活、生存以及繁衍后代,对青蛙的崇拜主要是对人类生命延续的一种期待。
在蚂舞仪式中,铜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铜鼓上的蚂作为一个象征符号,通过仪式的举行来传达人们渴求子孙兴旺的愿望。铜鼓本身是沟通人与神的灵器,通过响亮的声音来引起神的注意,进而使神来倾听人的诉求。铜鼓上的累蹲蛙就是人们意愿在视觉上的表达,使神可以直观地了解人们的愿望要求,从而实现壮族的人丁兴旺。
(二)蚂虫另与庄稼丰收的愿望
进入到农业社会后,女性采摘等任务量减轻,有更多的时间养育后代,新生儿的生育率和人口量不断提高。这时,简单工具的使用和重体力劳动使男性的地位不断上升,对繁衍的关注转向对稻田丰收的期望。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壮族先民对自然没有科学的认识,所以只能“靠天吃饭”,青蛙作为农业丰收的标志进入人们的视野。蚂舞仪式会场正中间,挂着红边黄底的布。中心处是黑色人形蛙状的造型,两旁的红边上写着壮民延续千年的愿望。右边是“风调雨顺”,左边是“五谷丰登”。从颜色来看,红黄黑作为主要宗教仪式的颜色,营造了一种庄严的氛围,使观众无意识地进入神圣的世界,更加贴近“蚂神”。从内容上看,这是人们借助仪式表达出来的庄稼丰收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印证了古壮族人的稻作文明。
会场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场地两旁带有蛙饰的铜鼓,在仪式进行过程中,雖然不是作为主乐器存在,主要乐器是唢呐和大鼓,但是铜鼓本身就是作为灵器而存在,不是普通的乐器,因而它的每次敲击除了是音乐上的节奏表现,更重要的是与神沟通的宗教意味。蚂节的仪式中,铜鼓都带有青蛙塑像,青蛙在这里是以雷神之子的身份向雷神传达人们祈求降雨的愿望。有一首著名的广西民谣《蚂歌》:“蚂是天女,雷神是她妈。她到人间来,要和雷通话。不叫天就旱,一叫雨就下。送她回天去,感动雷婆心。求雷婆下雨,保五谷丰收。”①可以清楚地看到蚂和雷神以及降雨的关系。
在广西天峨祭祀时的民歌《蚂歌》:“盘古开了天和地,不曾知道年月时。是谁造雨救庄稼?是谁明把四季分?是谁除崽保禾壮?是谁驱邪又避瘟?自从蚂下凡尘,春种夏埋秋收割,冬天复把土地耕。”②暗指蚂教人们种庄稼,同时帮助保护稻田,通过控制降水来保佑当地人能获得好收成。虽然是民间歌谣,是充满虚幻色彩的想象,但是从侧面指出了青蛙在农事生产中的重要性,也因此突出了蚂节的必要性和多重含义。通过铜鼓以及铜鼓上的青蛙塑像,来传达人们对风调雨顺的诉求。青蛙是以“神”的身份,来唤醒雷神,从而促成人类愿望的实现。
壮族人视铜鼓为通神之器,祭雨祈神总是要敲击铜鼓。而铜鼓上青蛙塑像依据不同的外形表达了不同的愿望。累蹲蛙表达对子孙后代繁荣兴盛的渴求,单蛙更多是对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渴求。总体上来讲,在这里蚂不再只是“神”的渴求,而是承载了蚂外形在铜鼓这一载体上表达的人丁兴旺和庄稼丰收的具体内涵。
三、蚂在仪式动态表演中蕴含的“人神合一”象征义
仪式中的动态表演推动人们对蚂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蚂舞”是一组系列舞蹈的总称,主要由皮鼓舞、蚂出世舞、长板敬蚂、拜铜鼓舞、征战舞、耙田舞、薅秧舞、插秧舞、打鱼捞虾舞、纺纱织布舞、庆丰收舞十一个舞组成。在仪式上,表演者必须以扮演“蚂”的形象来进行,并通过生动的象征性动作来诉说愿望,并借由蚂的神力来实现。
(一)蚂虫另在仪式中所体现的“人神合一”
在蚂舞仪式中,扮演“蚂”这一角色是必要的。人们认为扮演“祖先”可以获取祖先身上的神力,从而增强仪式的效力。表演中最直观的就是人物造型的展现,根据造型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和表演的主题。蚂舞中的所有蚂扮演者都是全身画着蛙的纹身,穿着草绿色宽松的网状半身裤,女性大多穿着蓝黑色服饰。皮鼓舞是由两个戴着姑娘面具且挎着皮鼓的男性,随着铜鼓的节奏边打边跳的舞蹈。之所以戴姑娘的面具,可视为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阶段,人们对女性的生殖能力十分崇拜。壮族先民对于青蛙繁盛的生育力以及与女性怀孕时相似的肚形,将对女性生殖能力的尊崇与期盼,借由男子通过面具,以女性的身份来表示对蚂生殖能力的崇拜以及自己民族多子多孙的渴求。蚂出世舞是由几个十一岁左右的小男孩,穿着紧身的短裤,全身纹满蚂的图案,四肢着地从四方跳到舞台中央,模仿小青蛙们嬉戏。在整个蚂舞仪式中,凡是出现蚂的地方,无论是戴面具还是身上画着有蚂皮的纹路,人都是以蚂的形象出现。在插秧舞、纺织舞等舞蹈中出现的妇女,身着藏青色或黑色这些与蚂颜色相近的服饰,“色彩和人类语言一样,是人类社会中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一种符号体系。而壮族的服饰色彩,则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壮族先人对蛙蛇等动物的崇拜,崇拜物的色彩在壮族先民的观念中就如崇拜物一样具有神奇的功效”①。壮族妇女身穿青黑色衣服來做出播种、插秧、纺织等象征性动作,也是希望通过与蚂的相似点来借助蚂的力量,从而使愿望更好地达成。
(二)“人神合一”后蚂虫另多样的象征义
在蚂舞表演中,人以蚂形象出现,除了在纹身、衣饰上呈现蚂的形态,还模拟蚂的动作,“两跳一停五点步”是蚂舞的基本舞步。这在花山岩画中有所体现,“花山岩画的舞蹈性质,属于具有原始形态的祭祀性舞蹈,模仿青蛙跳的舞蹈源于骆越稻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对青蛙的崇拜,其基本舞蹈动作是通过特定的舞蹈组合或队形在行进中反复举手、摆手、手诀、蹲足、跨步、跳跃等来完成。这种举手蹲足动作贯穿舞蹈始终,具有强烈节奏感的拟蛙舞,创造出鲜明的艺术意境”②。人作为一个独特的象征符号,通过在不同场景的动作有着不同的象征义。每一段需要蚂上场的舞,都是由带有蚂纹身的扮演者双臂平伸,曲肘上举,双腿打开,屈膝深蹲,模仿青蛙跳跃的形态从四方跳跃至舞台中央,他们双腿着地,通过蓄力跳跃汇集在一起。在双腿跳跃的一瞬间,蕴含着爆发出的无穷的力量美,肌肉紧绷的线条和落地时响亮的声音,无一不表现出壮族人的力量和活力,是民族充满生气的象征。在耙田舞中,有农夫装束的人,牵着牛在熟练地犁地,该耕牛由两人扮演,人躲在布制牛皮的下面。在牛屈下四肢等待人套农具的时候,蚂扮演者四肢着地跳跃至耕牛旁边,犁地时在耕牛旁边活蹦乱跳。这一方面传递了青蛙在农业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人与耕牛、青蛙协力合作的友好氛围,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在庆丰收时,由蚂扮演者先跳到舞台中央,进行简单的开场,之后退至舞台两边继续做跳跃性动作。前面表演插秧的农妇此时各端一个装着农作物的盘子上台表演,后蚂再汇集舞台中央,与农妇们共同面对着舞台中央挂着蛙状人形的幡布,随着急促的鼓声,对幡布上的蚂进行叩拜。这一系列过程表现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蚂虔诚的感谢,蚂在这里是保护神的象征……
在蚂舞仪式中,人模仿青蛙的外在形态和动作,希望借此能完成“等物替换”,从而获得蚂的神力。此刻,表演者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也并非是直接的“神”,而是人与神的综合体,也是极为贴近人民生活的世俗性与神圣性的一个综合体现。
四、结语
民俗仪式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表演,更重要的是作为带有本民族文化印记的专有符号对本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蚂舞仪式在科学不断进步的时代,其神圣性不免会削弱。但在举行仪式时,族人要聚在一起,有利于民族团结。由于过往文化的影响,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怀揣着对蚂的尊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使人们的精神有了寄托,可以减轻人们对于未知生活的恐惧,更好地平衡自己的心理。蚂舞仪式中符号的象征义多种多样,作为一个象征符号的身份也不一样,但是总归起来就是对祖先虔诚的怀念,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如何使蚂舞顺应时代潮流,赋予蚂以更多贴切且丰富的内蕴,让蚂舞在壮族多彩的文化世界中大放光芒,以及如何使其中所蕴含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是当下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