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自由

2020-06-11 00:43符安洁
广告大观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影解析

符安洁

摘要:一部影片的表达始终是多维的、全方位的。这其中有美学价值的烛照、文化的雕刻,也有符号学的理性和深度。而当影片用这些来呈现时,我们也需要用同样的理论去解读它。

关键词:解析;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1 “爱”中个体的保护伞——自由

影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必须将之纳入人类价值目标体系内来审视,其所追问的的问题应当是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昭示一种理想的境界,不仅是现实的、个体的、功利的,也应该是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精神的。

1.1 现实当中被爱囚禁的实例屡见不鲜。优秀的影视作品总能使观者找到共鸣感,而这种共鸣是由于作品是基于现实的诞生,即使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但现实的影子不会被抹去。当亲人逝去、爱人逝去时,最痛苦的是活着的人。这样的现实在影片中被无限的放大,立体化。

1.2 自由对精神的拯救。如果朱莉在丈夫女儿死去时也一同走向了死亡,那她的新生就是自由给的。自由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

1.3 个体价值被社会的双重定义。社会将朱莉和其丈夫的价值双重定义,在探寻乐谱的期间未曾尊重朱莉的心理。这样的事例在社会性上有很强烈的真实感,社会在同情、哀悼死者的时候轻视了活着的人们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们的个体价值。

2 “蓝”被赋予了极为重要而繁复的语义

2.1 蓝是情感的层次表达。是朱莉对丈夫女儿逝去的悲痛、绝望,对新生活的希望。当丈夫女儿去世的时候朱莉的生活被蓝房子、蓝玻璃所覆盖,当她逃离了这种束缚时,即使同样被大量蓝色包围,蓝色的冰冷、悲伤也都随着希望而变得温暖。

2.2 蓝是自由。

(1)自由不能被爱囚禁。当朱莉完全被过去所剥夺时,她的自由(心理身体双重意义)就消失了。朱莉在极度悲伤的时候试图用自殺来逃离,这种囚禁首先就打击了她的肉体,其次她久久不能接受其他人的爱也是在精神上爱对她的囚禁。

(2)人不能被自由囚禁。当朱莉去寻求极端的自由,试图完全和过去摆脱时,她的精神处于崩溃状态。她卖掉了房子,扔掉了曲谱,但是换来的仍然是无尽的压抑感。

(3)真正的自由。当最后朱莉原谅丈夫的不忠行为,又将新生的希望寄托到未出世的孩子身上时,她走出了过去的束缚,准备好迎接新的爱、新的生活了。迎接新的爱就是真正的自由。

3 能指与所指:符号化的延伸魅力

如果将能指比作冰山,所指就是冰山下我们看不到的那百分之八十的体积。实际上能指是一个具象化的、物质的、显眼的载体,而所指就是其灵魂,精神,引申含义。这样的关系和理念为影视创作带来了一个固有的公式或者理性的解读,创作者们如同约定俗成一般讲深意都藏在了物品的背后,让色彩服务于符号学,甚至让人物成为符号学的一部分。

3.1 蓝色,绝对是被符号化的首要,但能体现能指与所指的是蓝色的物品。蓝色的物品几乎是生与死的通道,蕴藏着生与死的深意。蓝色的吊灯属于已逝之人的物件,是连接朱莉现在和过去的唯一桥梁;蓝色的泳池是拥抱朱莉新生的母体,当她无法摆脱爱的囚禁时她就向母体寻求帮助;蓝色的棒棒糖是亡者的纪念,当朱莉吞食掉女儿的棒棒糖时她希望女儿回归母体,获得新生同时永远的和女儿在一起。

3.2 母亲这一形象也被符号化,成为了寻找自由路上不同阶段的载体。朱莉代表寻求自由过程的母亲,她经历了被囚禁、极端自由、真正自由的三个阶段;律师代表心灵自由被伦理束缚的母亲,她的爱情建立在不伦的情感之上但这种不伦却为她带来了爱的解放;朱莉的母亲代表已经找到真正自由的母亲,她用智者的身份来引导朱莉寻找自由。

4 镜头语言所折射出的伦理光环

4.1 黑幕的叙事艺术。即使影片的大致基调仍然是平铺直叙,但黑幕却将这样的叙事打破。这里的黑幕不是单纯的转场,是朱莉在逃离过去的中途被迫回忆的黑暗,出现在她听到亡夫的乐曲,她看到青年送来的十字架,她在泳池想起了女儿的时候。黑幕如此处理,简洁的代替了繁琐的回忆片段,如同子弹一般直击朱莉脆弱的内心,同时再加上嗡嗡的眩晕声,朱莉的痛苦就这样被观众同理感知到。自由如同光明和现实,囚禁如同黑幕一般,朱莉自由的探寻同逃离黑暗一般就这样被形象且准确的表达出来。

4.2 光线的自由表达。在朱莉前期经历丧夫、丧女之痛的时候,朱莉脸上的光线整体都是十分阴暗的,当她试图自杀和她蜷缩在被子里的时候都非常凸显这种阴暗。最多在朱莉找到女儿的水晶灯,拿下其中一片水晶的时候,才有蓝色的光线反射在她的脸上。但在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整体的光线都变亮了许多,同时甚至这时候的水晶灯的反射在脸上就是一整块的明亮蓝色光线,是属于自由的蓝色。

寻找自由的不光是片中朱莉,还有在屏幕前的我们,我们就如同婴儿一样吸吮着大荧幕的母乳,在看着主人公寻找自己的自由的同时,我们也在满足自己的欲望,寻找着远离现实的自由,不受现实控制的自由。《蓝》中的自由诉求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普世性的,对于自由的多维解读和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探寻具有着强烈的美学烛照,个体的价值和诉求被扩张到最大,追求独立的个体在自由面前表现了至上的追崇,但是自由的度量,自由的两面性都是需要认真衡量的。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猜你喜欢
电影解析
睡梦解析仪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看破解析几何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