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晓栋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装配式建筑因其既能提高工程效率,又能兼顾节能环保而被大力推广,在装配式建筑企业前期运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高于传统浇筑式建筑施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发展。本文首先闡述了装配式建筑的特征并与传统建筑进行比较分析,随后就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问题,从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体系、合理统筹预制构件的设计安装及运输以及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及综合管理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1 引言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通过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的建筑,此种建筑不但能够降低污染、节约资源,而且可大大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性,能够使信息化工业与建筑业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新产业,使我国建筑行业得到较好转型,这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但是,装配式建筑的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成本相对比较高,装配式建筑方式使用范围较小,这就需要对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全面优化。
2 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
2.1 装配式建筑成本评价指标的选择
从装配式建筑成本进行分析,建筑成本主要有材料费、管理费以及人工费等,本文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安装成本因素入手进行逐层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不同构建生产成本各有差异,并且不同预制率项目中相同单位生产成本也不相同。在对预构件生产成本控制时,可从构件厂规模、标准化程度以及生产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在实际运输中,运输方式与距离选取不合理,会对建筑成本产生较大影响。预制件在安装期间,主要选择项目管理者、人工费以及施工人员自身水平等作为评价指标。
2.2 材料费
随着传统的现场建造转向工厂预制构件的生产,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中材料费用由各种建筑材料消耗量与价格组合而成转变预制部品构件的价格。就构件的价格信息额而言,目前我国的装配式构件并没有做到设计的标准化,部品的标准化程度较低,构件生产规范不够明确,构件的价格因各类成本的差异而出现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工厂化生产部品构件在质量上能够得到保证,成本在人工和材料损耗率上有一定优势,但是在预制构件在模具摊销和固定资产的摊销上与传统的现浇结构有较大的成本增量,并且如果预制构件的种类越多,将导致模具数量的增加因而提高模具的摊销费用。装配式预制构件养护好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存放和管理以及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因此预制构件的成品保护及运输也是装配式结构材料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2.3 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构件制造厂需提前加工制作构件,制作结束后,将其运输到施工场地,由施工单位开展后续的施工。由于缺乏良好的监管,构件在运输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破损,增加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管理人员来讲,要合理控制各项预制构件管控时间,并主动和监理单位沟通,找到预制构件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效解决,在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水平的同时,更好的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
3 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措施
3.1 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得到高效控制
通过适当加大监管力度,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得到高效管控,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之中,监理要对项目成本管控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做好相应的评估工作,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完善的监理计划,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认真执行此计划,在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同时,充分发挥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例如,在某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之中,监理人员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具体如图1所示。除此之外,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之中,为了保证工程管理者、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之中,减少违规为违法现象的出现,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制定出完善的奖罚机制,营造良好的工程造价管控氛围,在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同时,显著提高工程项目的总体效益。因为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成本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工程造价管控难度,为了更好的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根据各项预制构件的使用情况,适当加大成本管控力度,真正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者来讲,要运动动态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可以采用BIM技术,加强工程造价管控力度,并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现状,对原有的工程造价管控方案进行调整。管理人员还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力度,找到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科学的管控。
3.2 合理利用BIM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
合理利用BIM技术是比较有效的手段,也在当前很多装配式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8]。结合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各个流程,BIM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1)决策阶段注意对建筑信息数据的收集,合理地分析造价水平;(2)设计阶段,BIM技术能够推动装配式建筑进行标准化设计模数化设计、模块化设计、高效协同设计以及可视化设计;(3)应用BIM技术时,对所有构件做到监控管理,实现从原材料到生产、养护、运输到安装的全过程把控,避免多生产或者少生产的情况发生。(4)施工阶段,提前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降低施工偏差的可能性,借助BIM技术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减少返工,减少碰撞的发生,降低相应资金的浪费。
3.3 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
目前,我国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标准还是基于传统现浇建筑制定的,政府可以吸收国外相对成熟的相关法规和产业标准,结合我国自身发展情况作出调整,完善相关法规。由于现阶段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制度及产业标准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缺乏统一性,使得装配式建筑企业在生产预制构件推进产业化、标准化受到阻碍,进而影响了产业发展规模,导致构件成本居高不下。那么建立符合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的,健全的法律法规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统一规范构件质量的衡量标准,有助于规范装配式建筑产业。在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同时出台一些对从传统现浇建筑转型的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有助于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3.4 合理统筹预制构件的设计安装及运输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核心是项目工程的总造价,装配式建筑的核心也是其工程的总造价,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不难发现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及最后安装成本是其总造价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前期企业应该针对不同项目,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由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运输成本,特别是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成本是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因此相关人员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该合理布置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位置,确保预制构件生产的产业化链条的完整性,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成本和人员物资消耗,进而减少成本的增加。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的有效措施进行合理化的分析,例如加强工程概预算编制力度,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得到高效控制等等,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得到高效管控,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稳步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对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影响问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39.
[2] 邱林.基于案例分析的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造价对比研究[J].工程经济,2019(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