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
摘 要:探究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活动。小学科学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生自行获取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重要一环。本文从培养问题意识和实验两个环节,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问题;实验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被称为启蒙教育,是一个人教育文化发展的开始。此时的教育就相当于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能否发芽,直接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否有效,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是否感兴趣,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对学习完全没有积极进取的心理,甚至是产生了厌恶和惧怕的心理,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教育发展和未来的学习态度。
科学在小学阶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让学生对科学的产生具有基础性的了解是该科目的主要目的。科学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对其未来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深入,现阶段的小学科学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做到投入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只有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业、认知、情感等方面取得进步与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除了要学生的配合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教师不仅要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个性发发展的培养给予重视。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望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一、鼓励学生选择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在教学《校园生物大搜索》时,要求同学们像科学家那样分区域调查学校的动植物。听说去室外调查同学们很感兴趣,大家积极参与。我将学校分成若干区域,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调查一个区域。小组中分工明确,大家一起实地考察,并记录探究的过程,对不认识的动植物,自己查找资料或询问老师。如学校操场上的那三棵大树是学生上网查找得到了答案,这样的探究性学习调动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寻找答案
正确的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能力,其关键在于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是否有兴趣。在小学中,学生正处于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好奇的年龄段,因此老师应及时的把握住这个机会,去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研究兴趣。而如何快速并且准确的提高学生相关的兴趣则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从两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一是根据所要讲课的内容来创建相应的情境。就比如说对于物质变化这一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三个相同的容器,然后向容器中依次倒入白酒、白醋与白水,让学生区分出白酒、白醋与白水。这种做法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老师的讲课方式,老师对于知识点的讲述不仅要绝对的严谨,而且不能过于死板。例如在学习研究蚂蚁的相关过程中,老师可以声情并茂的给学生讲一个关于蚂蚁王国的童话故事,并通过这个故事来使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构造与肢体所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老师在日常的课堂讲课过程中的语言,也要相对带有激励性,但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回答问题跑偏的同学,也不能批评,也要加以肯定与帮助。
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合作能力
新课程指出: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究、質疑和研究。要让他们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增长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这就需要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而不是形式化的。
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备课工作,并将课堂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进步与发展,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文丰玉等,小学科学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08.
[2]冯克诚,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指导[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11.08.
[3]吴茂江,科学课程教学导论[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07.
[4]陈伟新卢晓明姚惠祺主编,挑战创造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