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改造究竟改了什么

2020-06-11 00:43马宁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菜市场改造反思

马宁

摘    要:长期以来,菜市场一直是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百姓菜篮子的保障。作为农副产品流通领域的“最后一公里”,“保供应、稳物价”,是菜市场最基本的两个功能。而目前的菜市场改造,一味定睛于设计风格和软硬件升级,走向了造价高、实用性低的误区,当下菜市场改造升级不在于感官体验,而是商户的经营体验、老百姓的购买体验。因此,改造最重要的是抓住老百姓最根本的需求,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定位和自我经营现状分析,妥善处理好了过渡期经营户安置、施工周期把控,因地制宜的改造设计。

关键词:菜市场;改造;场所环境;反思

1  前言

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写过: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那意思,一进菜市,此人定然厄念全消,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这话夸张些,但意思是对的。

菜市场是个神妙绝伦的地界儿。夫集市者,市井之地也。玉皇大帝、五殿阎罗,一进集市这种只认秤码的地方,再百般神通也得认输;夫菜市场者,又是集市里最神奇的地方。买菜下厨的都是大妈,思绪如飞、口舌如电、双目如炬,菜市场里钩心斗角,每一单生意或宽或紧都暗藏着温暖与杀机。市井混杂,再没比菜市场更磨练人的了。

什么是建筑格局——以考虑菜市场及周边街道关系为核心出发点的思考路径。在我们普罗大众的印象里——菜市场,无分室内室外,布局似乎有默契。粮油商店国营列在进门处,店员们一脸铁饭碗表情,闲散自在,时常串门。冷冻食品、豆制品这类带包装的,依在两旁;蔬菜水果市场交叠在入门处,殷勤叫卖;卖猪肉的分踞一案,虎背熊腰的大叔或膀阔腰圆的大婶们刀客般兀立,一派睥睨之态,俨然看不起蔬菜贩子们。卖家禽的常在角落,籠子里鸡鸭鹅交相辉映,真所谓鸡同鸭讲,看摊的诸位很淡定的坐在原地,等生意,对空气里弥漫的家禽臭味毫无所觉。卖水产的诸位是菜市场最高贵的存在。鲜鱼水菜,大盆大槽,水漫溢,鱼游动,卖鱼的诸位戴手套、披围裙,威风凛凛,一副舍我其谁模样。手指一点,目不稍瞬,就飕一声水里提起尾活鱼来。手法精确华丽,每次都能招喝一声采——如何他们就恁得心明眼亮、手法似电?

但是,菜市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好的:地上污水横流、昏暗的光线;空气中总是弥漫着说不清的异味;即便只是稍稍待一会儿,也会让人不由得感到压抑和闷热。为了改变这一刻板印象,一个个复合功能的公共菜场应运而生——从原先“低小散、脏乱差”的糟糕形象,摇身一变成了“明亮舒适、整洁有序”的打卡胜地。

2  蒙西菜场为中心的社区微更新/裸筑更新建筑设计事务所

蒙西菜场的更新之路,是在“紧张及有限”的预算前提下,通过对蒙西菜场为核心改造对象,而将整体的街道,社区邻里的气质有一个提升。因此,在尊重原有建筑红线的基础上,将菜场外立面作为重点的改造载体。

未来的菜场不应该是商超,而是一个市民公共开放空间。这是裸筑所坚持的建筑立场。因此,定了这一建筑立场之后,所有的设计点,都围绕此核心立场所展开。

商超是公共空间吗?不是,商超更多的其实是营业场所,这类场所主张商业坪效,一切动线及布局都以“商业坪效”为出发点。那什么是市民的公共空间?市民的公共空间,应该是附属于社区一部分的活动空间。它是属于城市的“灰空间”。未来的城市格局应该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其实是要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因此,市民的公共空间,并不仅仅以“商业坪效”为出发点,而是在平衡商业的同时,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一个“宜业宜居的乐园”。

因此,菜场的商业属性,更多的是在“场”的内部体现。而沿街的外立面,是一个很好的与过往市民发生关系的场所。蒙西菜场自身的地缘条件也较为特殊,外立面近50m长,由台阶拾级而上进入菜场内部。利用这一特殊构造,将原本“一”字状的栏杆扶手,变化成波浪曲线 ——“凹凸凹凸”,来模糊菜场立面与街道之间的边界。而波浪线中的每一条内凹空间,都成为了这条人行道上为市民准备的休息站。野竹篱曲线的凹凸所形成的一个个小空间,为市民,或在这里有使用习惯的一群人,所设立准备的。而相对应地,凸起的空间,则是菜场沿街的商家店铺给到菜场客人的小憩之地。

诚然,菜场的本质还是以商业出售为目的的营业场所,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希望未来的菜场走向的是“精致的烟火气”而非普通的商超,是因为对这座城市“人情味”的留恋。不仅仅是买完就走的顾客关系,还希望蒙西的这条长廊,是能够承载更多的“设计善意”,让原本停留在马路边上的“噶三胡”(上海话“闲聊”),安全地回归到蒙西的长廊上;让原本1分钟的寒暄,变成10分钟的家长里短;希望这条长廊成为老年人交朋友的地方,让他们晚年的孤独感减少一些;甚至希望,在这里能够产生许多浪漫的情感邂逅。

3  海宁中心农贸市场/一鸿市场研究中心设计

海宁中心农贸市场设计主打风格为古典风,整个市场大量延用明清时期建筑的经典元素,例如:马头墙式的隔断、多边形窗棂以及雕着狮身的石阵等。 主通道处灯光设计极富古典文化韵味,地面还精心设计“万”字图案与之相对应,取吉祥寓意。 农贸市场服务台处设计青山远黛背景墙,辅以墨色市场名称,原木材质的柜台上,洋洋洒洒几排书法大字依稀可见。设计简洁大气,富有韵味。

4  竹溪县龙坝镇菜市场/小写建筑事务所

龙坝,这个下辖19个行政村的小镇,政府划出了一小块菜地兴建一座2500平方米左右的菜市场,在为居民提供优质购物环境的同时,也承办一年一度的年货节等活动。因此它不仅是一个服务于镇子的日常性菜场,也是一个辐射全县的节庆性场所,在方便舒适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昭示性。场地情况复杂而有趣:环境闭塞、北高南低、边界参差。东南面的两排民宅互不相让,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西北面一条水渠蜿蜒而过,留下一个曲折的用地轮廓。对此,设计师采取了由内向外的设计方法,从场地中心开始布置平面,再逐步向外推敲功能,慢慢渗入到周围不规则的边边角角中去。

通过大屋面与中性的支撑构件形成一个匀质空间或一统空间,这是市场类建筑所普遍采用的空间原型,它与内部所发生的事件脱钩,从而获得使用上的弹性。而本方案试图让市场空间与买卖行为发生一一对应的强烈联系, 让空间、行为、结构、光线等元素在设计上形成合力,以产生更加强烈与戏剧化的表达。

对应买与卖的行为,两种不同的空间被塑造与并置:卖方空间净空较高,柱网在此起到空間限定的作用,它与四个方向的摊位围合出一个正方形售卖区,配合顶部洒下的天光,形成戏剧舞台般的展示效果;买方空间环绕在周围,净高降至3.5米,转变为一个较为亲人的尺度。而从外部观看,它呈现为大屋面上伸出的14个小灯塔,在民宅的包围下交相辉映。

经过这三个案例的比对后,我们可以发现:消费升级驱使下,最显著的就是设计升级。在“颜值即正义”的当今社会,人都是讲究颜值的,哪怕是买菜,一个整洁、干净、美观、雅致的菜市场会更吸引人,设计师在菜市场做了更多功能分区,每个区域一目了然,区域干湿分离,业态规划,蔬菜、禽蛋、瓜果、熟食分离,在内饰上颜色鲜亮、主题明确、搭档有致。在感官上呈现出消费升级的强烈特征,空间设计、陈列摆布、灯光音响,都瞬间抓住顾客的眼球。这种设计已经超过了美的范畴,是生活美学的胜利。

设计师在室内空间的环境设计时,整合卖菜的摊位,为他们提供一个场所,形成一个系系统化的管理,原来那个乱糟糟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面貌,所有的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极致精美的产品包装,精心设计的购物流线,标准干净的新鲜货品,简洁方便的线上付费,每一个细节都体现更人性化的关怀。在强体验的世界里,没有最细节,只有更细节。

因此,打造一个符合场地特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社区品质的社区集市空间。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进菜市场同时更好的改善菜市场环境丰富菜市场的功能传承国家传统的人情味,亲切感和市井气息。都说菜市场是城市生活的安慰剂:青菜、红绿果子、鲜肉和熟食铺展在一个个摊位上,人们游走其间,自然欣喜投入,每天在天刚露白肚便有早起的人为家人挑选三餐食,这其中包含的不只是一次消费过程,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感,菜场空间的打造就是为了体现人间烟火气息。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充满意义的。诺伯格·舒尔茨所创建的建筑现象学的基本精神是回归生活世界。建筑是生活情境的“具现”,而设计作品的一个核心目的在于保存并传达意义。由此思考,菜市场的场所环境是什么——是市井生活中热热闹闹的烟火气。

但是,改造后的菜市场,原本盛装蔬菜的塑胶蓝也改成天然的木盒,暖黄的灯光与原木相结合,深蓝色的麻布帘子印着充满艺术趣味的字体,让原本老旧的菜市场多了一丝小清新与疏离感。纵然它确实充满了秩序感、设计感、艺术感,但却总觉的少了点什么。

我们最喜欢的菜市场,它不一定是整洁小清新的,但它一定是沸反盈天的。鲜嫩的瓜果还冒着水珠,绿牙牙的嫩叶菜乖巧地排排坐,小鱼儿在泡沫水箱里吐着泡泡,喇叭声和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这里有各色瓜果蔬肉,繁忙热情的人群,烟火气,流转于摊贩之间,穿梭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是爆改后菜市场所没有的热腾,而这才是一个菜市场的灵魂。

菜市场,始终是平价的代名词,从三岁的小孩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即使兜里的钱不多,我们总能在菜市场寻到自己心仪的小吃,和一份热气腾腾的安慰。它有着最朴实的生活原色,生活被剥开光鲜亮丽的外衣,露出最质朴的柴米油盐的本色,这是超市和商场所没有的烟火气。

汪曾祺曾说:“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在疲惫焦虑的时候,菜市场里的热闹,蔬果鲜艳的颜色,食物蒸腾的热气,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力量。但是热闹的市井烟火气如何与设计美学达到统一和谐,或许只能通过时间去化解。

我们相信美好的事物总是相似的,凌乱与错落间会有独特的秩序与美感,整洁与规整中也始终会有韵律与变化。在这样的场所精神与规划改造的博弈当中,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平衡点,来平衡这微妙而暧昧的关系,达到情怀与美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冯节.展示设计[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2] 宋炯,帙樾.创造·适应·变化——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解读[R].2007.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

[3] 吴晓敏,钟山风.历史风格与当代建筑的对话必要与可能[R].2006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

猜你喜欢
菜市场改造反思
烦人的装修声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热闹的菜场
买菜记
菜市场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