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知识产权战略探析

2020-06-11 00:36何瑛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知识产权

摘要: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这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广西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广西知识产权的现状和主要现存问题,进而提出了广西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实施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策建议

21世纪,知识产权就是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能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1]。201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個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要达到3.3件[2]。《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以来,我国知识产权相关各项制度已基本建立,各创新主体的研发能力和保护意识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一、广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背景与目标

(一)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发展

知识产权,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力”[3],也称为“知识所属权”“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在序言中宣示“知识产权为私权”[4]。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基本的法律制度,目的是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5]。

(二)广西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背景及日标

随着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进程加快推进,广西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在开展国际间科技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自主知识产权是最关键的核心要素和评价指标。广西于2009年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知识产权的战略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西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5%以上,在重点优势产业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大发明专利[6]。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可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提高企业的技术供给水平,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广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现状与问题

(一)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1.总体情况

截至2019年末,全区拥有发明专利22 47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60件,同比增长5.47%。2019年,共申请三种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41 974件,同比下降5.08%;发明专利申请12 460件,同比下降3 8.62%。三种专利获授权22 682件,同比增长10.40%;其中,发明专利获授权3 413件,同比下降21.14%[7]。

2.专利情况运行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主体构成中,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机关团体、个人分别占全区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41.52%、29.77%、9.10%、4.65%、14.96%.(见表1)

发明专利授权主体构成中,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机关团体、个人分别占全区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46.00%、33.14%、7.79%、2.08%、10.99%0(见表2)

发明专利有效主体构成中,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机关团体、个人分别占全区发明专利有效总量的5 5.64%、25.18%、5.59%、1.84%、11.75%(见表3)。工矿企业有效发明专利12 508件,同比增长10.73%。

(二)广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存在的不足

1.创新氛围不够浓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全民开展发明创造和保护活动不够深入持续,专利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绝大部分创新主体没有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重成果、轻专利,重奖励、轻市场,重有形、轻无形的“三重三轻”的现象普遍存在[8],没有把专利成果进行转化推广或产业化,而是把专利当成荣誉、成果,或是申报高企的“敲门砖”。

2.创新人才缺乏,高质量科研成果和专利不多

目前,科技人才总体数量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更是短缺,缺乏各领域的科技领军人物,因此很难产出大量的高质量科技成果和专利,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最大瓶颈。

3.产学研结合深度不够,合作长效机制未建立

大部分企业为成长型的中小企业,规模企业较少,受客观条件限制,企业与区内外、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方式不够灵活。多数合作采用项目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深度合作模式较少,导致合作模式不稳定,缺乏持久性和深度等。

4.综合服务能力滞后,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综合服务机构未建立完善,专业人才匮乏,业务范围单一,机构数量偏少,还未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转化和保护等全链条的服务,广度、深度和强度还需进一步延伸。

三、实施广西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

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中,政府部门要加强领导和协调,进一步加强上下联动和横向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一是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强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以及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利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推动企业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身的战略优势[9]。二是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使高校、科研机构充分发挥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创造知识产权或形成技术标准。搭建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服务平台,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建设和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体系。三是推动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创造的激励政策措施,引导企事业单位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贯彻专利工作,努力运用专利制度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使发明专利和职务发明专利比重得到有效提升,并促进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同时,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司法、行政两条途径,及时处理侵权纠纷,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

(二)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才评价制度

一是引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0]。深入实施“三百两千”科技创新工程和各级科技计划,结合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引育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1]。二是建立完善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制定并逐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加大知识产权在人才评价中的权重。三是开展科技人才合作交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广西建立“科创飞地”“人才飞地”,以柔性互补的方式实现人才共享。四是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围绕广西重点产业发展,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推动形成“科研一技术一产品”创新链条。

(三)健全合作体系,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一是优先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以科技项目实施为载体,促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科研联合体,实现科研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依托大院大所创新资源,在广西共建科技创新高端平台,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三是探索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统筹管理科技文献、仪器设备、相关数据库等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测试、信息服务等[12]。

(四)加强对服务机构的管理,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

首先,建设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一批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国内外中介机构进入广西知识产权市场。其次,对知识产权中介加强监督管理。对中介服务执业资质进行规范管理,建立诚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最后,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平台等的合作,使之共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推动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J].政工师指南,2011(2)

[3]孙圣东,董雄报.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广西知识产权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31)

[4]吴汉东.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以《知识产权协议》与《世界人权公约》为对象[J].法学研究,2003(3)

[5]Livia Ilie.l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n Economic Approach[J].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4(16)

[6]党政机关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意见[EB/OL].http://wwwgxzfgov.cn/zwgk/zfwj/zzqrmzfwj/20 100415 -29778 3.shtml

[7]党政机关网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2019年广西各市县专利申请授权情况袁[EB/OL].http://www.gxipo.net/gx/zs/tjxx2/20200228/48457.html

[8]李月明.對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6(1)

[9]金锋,朱明,徐华,吴建峰.从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看企业的技术创新[J].知识经济,2017(12)

[10]徐清洁.论新时代高校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24).

[11]孙圣东,董雄报.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广西知识产权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31).

[12]梁振方,李立,陈怡玲.广西自主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发明专利为视角[J].企业科技与发展,2 015 (13)

作者简介:何瑛(1982-),女,广西贺州人,经济师(工商管理),本科,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知识产权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知识产权为“互联网+”护航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