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同时期中提琴右手运弓技巧的运用

2020-06-11 03:45范衍延
艺术评鉴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提琴

范衍延

摘要:随着中提琴演奏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提琴作为一件独奏乐器对于演奏中右手技巧的要求不断提高,中提琴的发音应有其独立发音体系,而右手对运弓的控制是对发音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分析各个时期不同的持弓与运弓方法,通过笔者的演奏经验论证并结合文献说明不同时期右手演奏技巧对中提琴演奏运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提琴  握弓  运弓  跳弓

中图分类号:J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9-0070-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整個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弦乐艺术的作用颇为重大,而中提琴在弦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其本质和实质而言,它是一种完全独立的乐器,有着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与小提琴类似女高音,大提琴类似男低音不同,中提琴音色类似男中音,既含蓄温柔,又略带神秘,它是各种交响乐、弦乐重奏等演奏形式中不可缺少的粘合剂。在演奏上中提琴与小提琴非常相似,而且中提琴的大小一般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在它的四根弦中有三根弦和小提琴的三根弦的音高(但不是音色)相同。由于中提琴的弦要比小提琴的弦稍长,而且发音相对小提琴稍慢些,音色要比小提琴更为丰满浓郁,所以运弓方法有别于小提琴。许多演奏者在改拉中提琴初期都曾有过弓子飘在琴弦上拉不响中提琴的毛病,原因是中提琴的琴弦要比小提琴粗,有效弦长更长,发音上稍慢。这就对右手运弓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所以无论在握弓和运弓中,中提琴的演奏都有别于小提琴。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中提琴右手运弓技巧

(一)巴洛克时期

在现代弓尚未普遍采用之前,不同种类的弓有各自的用途,因而有各种不同的握法。这个时期的小提琴、中提琴持弓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法国式。弓很短,是为了演奏舞曲的,右手握弓在靠近马尾处,拇指放在弓毛底下,三个手指在弓杆上,小拇指支撑在弓杆后面。这种握弓法便于演奏节奏性强的舞曲。第二种是意大利式握弓。弓很长,甚至比现代弓更长,是为了适应演奏意大利奏鸣曲而设计的制造的。握弓时,拇指贴近弓杆边沿,四个手指都放在弓杆上,但离马尾库有几厘米。这种握弓法能较好地发挥提琴演奏的歌唱性,音量的控制是靠食指第一关节向弓杆施加压力的大小来进行。由于弓的构造(弓尖轻,弓根重),用下弓演奏重音的办法早已有之。这种“下弓规律”早在16世纪关于演奏维奥尔琴的论文中就已明确下来。意大利的器乐理论家格诺尼(F.rognoni)把这个规律应用于小提琴,和其他一些演奏家的理论著作中也提到这一原则,从此这个规律为所有欧洲弓弦乐器演奏所循。在17世纪为弦乐演奏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巴洛克弓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古典时期的握弓

18世纪对弓法表达潜力的兴趣显然是增加了,它能触及乐器的灵魂。要实现这种理想的关键是要握弓自然灵活。要求右手自然,从容地放在靠近身体,但与身体分开的位置,在弓杆水平面下,19世纪右手手肘的位置比以前更靠近身体,尤其是在弓根部位,手腕的位置需要特别高而容易弯曲。现在手肘的位置有了折中的方法,在弓根放平手腕。许多因素影响到演奏者采用的握弓方法:民族风格、音乐要求、个人喜欢、手的条件以及弓本身的平衡等。1785年标准化的现代弓制造,尤其是图特弓推动了握弓方法的不断变化:拇指伸得很直;食指在弓上接触点的变化;食指与其他手指分得更开,根据需要增减压力。古典时期的运弓在图特弓出现之前,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基本短分弓是只用手腕和小臂,最重要的是手肘要低,手腕要柔软,这对于平滑变弓和横向运弓中特别重要,大多数前图特弓的自然运弓会出现发音不清晰,不连贯的特点。在古典时期连奏的范围更多,圆滑而连贯的弓法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尤其是慢乐章的连弓。随着图特弓的出现,在18世纪里法国学派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三)浪漫主义时期

几个世纪以来,从提琴的演奏技术来看左、右手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弓法技术远落后于左手技术,这种不平衡状态一直持续到浪漫时期帕格尼尼的出现。他为19世纪器乐音乐和演奏中的浪漫主义方向奠定了基础。而其中尤以弓法的改革、左手拨弦以及单泛音和双泛音的运用最为独特,也最具有创造性。帕格尼尼整理、集中、运用、提高并发展了前人的一切演奏技术,不论在指法、弓法、速度、拨弦、泛音、音色特点和音区的扩大等各个领域都做了革新,把演奏技术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人体神经系统反应和生理极限的挑战。跳弓技术产生的比较晚,到了帕格尼尼的时代,跳弓技术还处于它的初始状态,正是帕格尼尼创造性地把它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在这个基础上,帕格尼尼又创造了抛弓这一种独特的弓法-借助琴弓本身的弹跳力,将琴弓从空中落下击弦,这一击之下可以连续弹跳出4个或8个音,最多可达20个音,产生一种轻松潇洒的音乐形象。帕格尼尼几乎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使用了这一独特的弓法,它既是炫技性的又是艺术性的。值得一提的是“帕格尼尼弓法”,这是帕格尼尼独创的一种弓法,即在一系列由一拍4个十六分音符组成的乐句中,用一分两连的弓法,把它分割为三连音式的单位。如果能熟练地掌握它,这种弓法能产生出极为有趣的效果。

(四)20世纪

到了20世纪,中提琴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少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独奏家开始挖掘中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潜力,在促成中提琴成为独奏乐器方面,有四位当代卓越的中提琴演奏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以普林姆罗斯为例,他对现代中提琴演奏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关于他的握弓,讲究的是自然的手型,握弓时拇指微微弯曲,碰到食指,小拇指一直保持在弓杆上,就连在演奏弓尖部分时也是如此,不管演奏那根弦,右手手肘总是稍微比弦高出一点点。在运弓方面,普林姆罗斯更强调水平方向的推弓和拉弓,而不是单纯地施加压力。如果希望声音更大些,就把弓与弦的接触点移向琴码,这样就可以获得响亮的声音。在演奏的过程中握弓手的小拇指始终放在弓杆上,以抵消弓杆向下的重量,使弓保持平衡。

猜你喜欢
中提琴
中国交响乐作品中的中提琴作用及其演奏技法
老余
中提琴特色教育的发展之路
浅析中提琴的艺术魅力
我爱中提琴
浅谈中提琴在古典主义时期室内乐中的发展
20世纪中提琴作品的技巧特点探析
论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
浅谈中提琴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