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水利工程补短板的思考

2020-06-11 07:28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衢州市防洪用水

张 蕾

(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10002)

1 衢州市水利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

衢州市水利设施较为完善,现有水库468座、山塘2万多座,总库容34.10亿 m3,大中型水库14座,总库容31.86亿 m3;建成堤防520.3 km,已初步建立了衢江、常山港、江山港、灵山港等重要地段的防洪体系,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形成防洪闭合圈;现有大中型灌区21个,灌溉面积79 260 ha。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水利建设,衢州市已基本构建起以集中供水、节约用水、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和水利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建设管理体系,为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防洪除涝体系基本建成

衢州市以“百项千亿”防洪排涝“牛鼻子”工程推进为抓手,主要河流防洪标准显著提高,市区及各县(市)的城市建成区已基本形成防洪闭合圈。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衢州市病险水库通过集中治理,安全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工程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对保障地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3)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不断完善

经过多年建设,衢州市相继建成14座大中型水库,调蓄总库容占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1/3,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已基本形成。

(4)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果

近年来,衢州市加快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以及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农村饮水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

(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效果明显

衢州市以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抓手,农综开发、标准粮田建设、低丘红壤开发等项目支持,使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6)饮水安全及水源保护成效明显

衢州市为进一步保障供水安全,实施了一系列工程和出台了相应管理办法,为衢州市水的优良品质提供保障。

(7)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显著

衢州市在巩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的基础上,成功创建全国第二个、浙江省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

(8)河湖生态修复持续开展

衢州市共建成信安湖、乌溪江、峡里湖、月亮湖和马金溪国家水利风景区5处,19个河道治理工程被评为省级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打造出了首批12条市级“美丽河湖”。

2 衢州市水利工程面临的形势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1],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作为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就水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新时代水资源管理工作,要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2],必须牢牢把握十九大对深化水利改革提出的新任务、新部署、新要求,用新思想全面武装头脑,开拓思维,创新理念,主动应对当前形势下治水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鄂竟平在201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表示,将工作重心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3]。

衢州市水利局紧紧围绕“补短板、强监管、走前列,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管水、治水思路——关注水旱灾害防御安全,提速保质水利项目建设,抓实美丽河湖创建,创新创优行业长效监管,实现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管理,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设和“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水资源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水利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发展支撑,面临着更高、更新的发展要求。

(1)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全方位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要求完善水利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因此,必须对存在堤防不达标、河势不稳定、河道行洪不畅等问题,提出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工程,新建流域控制性枢纽,实施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等,来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强化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全面提升防洪减灾能力。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衢州市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要求切实增强水资源供给能力,保障经济社会用水安全。在农业用水方面,农业新增用水通过农业节水解决,总体稳中有降;在二产、三产及生态用水方面,节水虽有潜力可挖,但节水量远小于新增发展用水需求,全社会用水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保持刚性增长。因此,必须加快谋划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进一步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3)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和“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要求深入推进水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加强河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保持和涵养水土资源,通过综合施策,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3 衢州市水利工程问题剖析

3.1 防洪排涝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洪灾呈现突发频发重发态势,衢州市频发洪灾,随着衢州市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人口财富的日益聚集,防洪排涝仍面临严峻挑战。

(1)衢州市防洪工程体系仍不健全。流域干流缺乏控制性防洪工程,城市扩展区、重要集镇防洪闭合圈尚未完全建成;衢江、江山港、乌溪江、灵山港等衢江重要河流防洪能力有待提高。

(2)衢州市对部分水库(水闸)正在开展安全鉴定工作,根据鉴定结果,衢州市还存在少数病险水库(闸站),需要及时进行除险加固,以消除隐患,进一步提高衢州市水库(水闸)安全度。

3.2 供水抗旱

(1)水资源保障能力仍然不足。现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虽能满足功能需求,但全市尚未建成完善的备用水源体系,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能力不足。由于缺乏蓄水和引水工程,衢江以北区域资源型缺水仍然严重。

(2)水源地保护任务仍然艰巨。部分水源地库区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和总磷超标现象。

(3)用水矛盾突出。农工业用水是衢州市用水大户,随着衢州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比例急剧增加,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为保障城镇用水,许多地区不得不把原先以农业灌溉为主的水库水源转向城镇供水。这就要求农业用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通过节水灌溉、调整种植结构等措施尽可能节约用水量,以缓解日益突出的用水矛盾。

3.3 河湖生态

(1)部分地区坡耕地、园地、经济林地的水土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开发建设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在个别地区的部分行业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公益林建设需稳固推进;优质水资源的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特色水产业仍需进一步引进。

(2)水生态保护工作仍然需要深入开展。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力度仍需加大;中小流域河道生态修复仍有部分河流尚未实施,部分山区性河道河流生境破坏,部分河湖水系连通性下降、水生态环境功能萎缩、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流域治理措施系统性不突出,生态措施应用不足,河道治理建设中生态理念的融入仍需全面深化;衢州市区河湖连通体系尚不健全,部分内河生态用水量难以保证,农村河湖水系连通率不高,市民享受水环境空间不足、载体形式不够丰富,美丽河湖建设仍需进一步推广。

3.4 智慧水利

“水利工程补短板”需进一步分析治理对信息化的需求,立足现有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短板,以提升治理能力为核心,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先进科技手段在水利治理与管理中的运用[4],实现对各类水利工程信息的感知、传输、运用和共享,促进网络互通,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面向公众、涉水行业提供的信息服务水平,实现“实时感知水信息,准确把握水问题,精细调度水工程,科学管护水资源,有力保障水安全”的智慧建设目标[5],为建设美丽活力新衢州奠定坚实基础。

4 衢州市水利工程“补短板”建设思路

4.1 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短板、统筹规划、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

4.1.1 生态优先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关乎人民福祉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生态,修复水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4.1.2 聚焦短板

紧紧围绕“补短板、强监管、走前列,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盯紧盯牢水旱灾害防御安全,提速提质水利项目建设,抓实抓细美丽河湖创建,创新创优行业长效监管,通过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管理,为推进“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设和“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4.1.3 统筹规划

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配置水资源,统筹建设水工程,统筹管理水调度,地下水、地表水、外调水、再生水等所有可用水资源全部纳入水供给体系,市级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管控,强化用水导向性、控制性管理,确保应配尽配、应用尽用、应管尽管;统筹协调各方关系,理顺建管体制,推进水工程规划建设;统一制定调度计划,统一调水、蓄水、配水,促进各县(市、区)均衡、协调用水。

4.1.4 分类施策

水利工程“补短板”涉及多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情况和目标任务要求又各有不同,这使其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水利工程“补短板”在实施中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必须抓住重点,分类施策,逐个击破;必须把握节奏,分环节循序推进。

4.2 总体思路

(1)构建百里安全屏障

通过骨干河流治理,强化衢州市防洪安全体系。

(2)实施七大水源保障

通过新建七座大中型水库,进一步提升区域防洪安全,保障区域供水安全。

(3)推进四区引水调水

通过四大区块引调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4)强化百库加固除险

通过加固两座大中型水库(重大项目)及经鉴定的小型水库(面上项目),进一步提升区域防洪安全。

(5)打造千里美丽河流

通过水生态修复工程,实现全市超过一千公里的美丽河流建设。

(6)提升八灌续建配套

通过八个大中型灌区的配套提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推动灌区信息化建设。

(7)实现百万农饮提标

通过六个县(市、区)超过百万人口的农村饮水达标提标,保障农民饮水安全。

4.3 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呈24字方针来体现,即“强一轴固百库,开七源联四网,美十溪兴千村”(见图1)。“强一轴”即通过常山港、衢江和江山港进行江河治理骨干工程,形成诗画有礼Y轴绿色发展带。“固百库”即通过对碗窑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铜山源水库进行防洪能力提升,并结合面上项目(对经鉴定的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来强化防洪体系。“开七源”即通过新建大中型水库七座,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实现城市饮用水源一源一备。“联四网”即通过乌溪江西线水资源调配工程、龙游县饮用水保障工程、开化县茅岗水库引水工程、衢江区富里片区引调水工程四大引调水工程,来进一步构建坚实大水网。“美十溪”即通过对区域主要支流河流,包括马金溪、灵山港、乌溪江、池淮溪、芳村溪等20条河流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来推进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助力“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设。“兴千村”即通过覆盖1 000多个行政村的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来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农业生产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强一轴固百库,开七源联四网,美十溪兴千村”的总体布局,来“智破水瓶颈、强注水动力、巧建水上城”,构建起“洪水调蓄安全、城乡供水安全、农田灌水安全、江河溪湖秀美”四大格局。通过加快水利工程补短板,以消除薄弱环节,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来助推衢州市高质量发展,加持“因水而生、因水而名、依水而兴”的“大花园”属性,打造出衢州特色的“诗画风光”。有效推进衢州市乡村振兴工作的进行,形成“美丽衢州、共同缔造,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

4.4 具体措施

4.4.1 强化河道防御能力,保障“江河安全”

突出河道全流域治理和生态化治理理念,坚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防洪、蓄水、生态并举,重点河段达到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有关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跨城区河段实现生态整治,保持河道的自然性、蜿蜒性和断面多样性。

4.4.2 增强水源供给能力,保障“供水安全”

坚持防洪与兴利结合,以防洪薄弱环节治理和水源建设为重点。从保护、调度、节约、挖潜、外引多方发力[6],科学开发利用雨洪水资源,充分发挥衢州市干支流河道特点,有效增加水资源供给,提高防洪调蓄能力,成为破解衢州市水资源瓶颈制约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建设大中型水库,保障衢州市防洪基本需求并确保特大干旱、连续枯水年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需求,这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协调进步、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图1 “强一轴固百库,开七源联四网,美十溪兴千村”总体布局图

4.4.3 提升水网调控能力,保障“调水安全”

建设衢州市骨干水网,遵循以下基本思路:一是需求导向,以各县(市、区)水资源的实际需求作为确定水网规模的基本依据;二是全市统筹一体,既考虑不同县(市、区)不同特点,也考虑全市水资源统一调配,加强市级骨干水网与县级水网连通,形成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循环畅通、蓄泄兼筹、丰枯调剂、余缺互补、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现代化水网;三是形成多源调控的全市水资源调配格局,提高供水保障率;四是注重能力发掘,需满足特殊情况下应急调水需求;五是利益兼顾,保证水资源调出区的水生态不受损。遵循上述思路,着力构建“六区连通、全市一体、市内水源调剂”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配套完善县(市、区)局域水网,以丰年水补枯年水,以余区水补缺区水,保障供水安全。

4.4.4 固化水库调蓄能力,保障“水库安全”

继续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作的进行,降低病险率。水库安全度汛是保障衢州市防洪安全和城乡居民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而水闸则是保障排涝安全和用水安全的重要节点,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是增强衢州市防御能力的重要措施。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库大坝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5年内进行,以后应每隔6~10年进行一次”规定[7];根据《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和《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水闸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水闸投入运用后每隔15~20年,应进行一次全面安全鉴定[8-9]。水库(水闸)安全鉴定工作的日常化、深度化将直接影响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成效,需强化和重视。

4.4.5 加强河湖修复能力,保障“生态安全”

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以扩大行洪能力和片区排涝能力;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森林湿地建设,加强水资源水环境超载区修复治理,以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以“安全、美丽、富民”为目标,开展“以百河综治”为龙头的河湖水域系统治理。统筹考虑水灾害、水生态等问题,推进河湖水域系统治理,坚持高标准定位、高效率推进、高品质建设[10]。

4.4.6 强化智慧化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补短板”必须切实强化“智慧水利”的重要作用,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通过进一步增加监测监控点,铺设监测监控网络,增强数据的精准性和画面的动态捕捉,并以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工作机制为保障[11-12],实现水利工程的科学建设。

5 结 语

当前,急需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工作总基调的要求,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需求分析,推进“水利工程补短板”工作的不断进行,提速提质水利项目建设,抓实抓细美丽河湖创建。实现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设和“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猜你喜欢
衢州市防洪用水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夏季防洪防汛
节约洗碗用水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