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格尔摩远东古物馆所藏一件中国商代铜鬲图像解读
——并论中国古代饕餮的定义及内涵

2020-06-11 09:40顾万发
关键词:雷龙神鸟饕餮

顾万发

瑞典斯德格尔摩远东古物馆所藏中国商代的器物,数量不多,但一向以奇特为特征,著名的大理石鼎因其有奇特的商人神祖图像而为学术界所关注。 其实还有一件商代晚期的铜鬲(图1),图像也是较为特别的:鹿角柄的神面、额头的小神兽面以及其他图像。 具体图像虽然在商代都有,但是总体仍然较为特别。 特别是鹿角柄的神面作为主体纹样的很少。

由于学术界对于饕餮的概念定义复杂不一,所以在论证该铜鬲图像内涵定义之前,有必要对于本文讨论的饕餮概念予以新的定义,以利全文的讨论。

刻意表现额头或及羽冠的,并且一般不是具体的或独立的自然动物造型的神兽面或及其身,我们称为标准化饕餮。不是具体或独立的自然动物造型的兽面或及其身, 同时不刻意的表现额头或羽冠的,我们称为简易饕餮。能看到明确动物特征的独立动物面或基本独立的动物之面并有龙身或者可以判断其应有龙身者可能称为写实性饕餮①写实性的独立整体动物不称为饕餮。。

标准化饕餮与简易饕餮一般是呼应雷或闪电的, 其中标准化饕餮除了有鹿角柄的五步蛇造型者,更多地是呼应雷的,并以羽冠、刻意表现的额头、鼻子融合天柱信仰,同时有的标准化饕餮还会融合“辛”字形雷神工具来表达“天取龙”信仰,以表现其具有承自天命获自雷赋的生生不息特质和天赋威严。 有的标准化饕餮还融合了氏族信仰的神兽甚至是图腾的元素, 更有少量的直接以信仰的神兽或者图腾表现之, 这方面的代表是侯家庄鹿鼎或牛鼎之主体兽面。 标准化饕餮或者西周以来的以简单的雷龙、 表示闪电的羽翼纹组成的表示饕餮的造型,出现在钟镈之鼓,这利于表明其为雷神的特质, 然而有时钟镈之鼓还有团形龙表现的雷或者离火形雷符共存,这是否表明这些饕餮就不是与鼓呼应的雷兽了呢,实际不是,两者都可以表现钟镈之鼓呼应雷或者震卦性质的,其中离火形雷符、团形小的雷龙与饕餮也有组合成单体的情况,像春秋时期的一些玉饕餮上既有离火等形的雷。 还有的简易饕餮,无论有否鹿角柄,表现雷或者闪电的都有,还有表现雷电一体的。 写实性饕餮呈五步蛇造型的一般是呼应闪电的,少数貘首、牛首龙身者也是呼应闪电的,其他多是呼应雷的, 这类饕餮的龙身一般显示较为明确的菱形花纹或者是雷火纹, 而标准化的饕餮即使显示龙身, 一般也只是羽翼纹样,少量的显示为蝉、虎、牛或者神鸟身。 这些饕餮是呼应雷电的,一般是龙身,可以被称为雷神、闪电神或雷电一体神,蝉身者应视为用以特殊表现地下雷神的一种造型, 特别是用在“雷出地奋”的语境下的图像中。虎、牛或是神鸟为身的饕餮造型者,数量特少,一般用于没有鹿角柄的标准化饕餮, 可认为是雷神的一种特殊造型或者其变体。 还有的饕餮直接综合了制器主人氏族图腾的一些典型元素, 对于理解图腾与雷电神的密切关系较为重要。

至于写实性的动物或者一些神鸟, 整体除了表示闪电的五步蛇和表示雷的小蛇之外的动物, 像猪马牛羊貘象神鸟等, 从有的身有火字形雷火符或者离火形雷符的情况看, 基本都是呼应雷的。少量的像鱼,有的可以呼应或表现闪电或雷①像弗利尔博物馆一件兕觥的饕餮造型之角即是鱼,可能是表示闪电的,侯家庄1001 号墓葬的骨柶中有一件图案中以鱼表示闪电,泉屋博古馆铜鼓有鱼尾龙,是有鹿角柄和菱形花纹的五步蛇形,妇好墓一件磬有四肢鱼尾菱形花纹的简易饕餮闪电龙。 少量的鱼可以表示雷,像湖南博物馆的一件象尊器盖有鱼身饕餮、小屯遗址发现一件商代铜盘有鱼尾并有火字形花纹的雷龙图像。。

图1 瑞典斯特格尔摩远东古物馆藏商代铜鬲

这些单独的神兽或神鸟可以认为基本都是呼应雷的神兽②与雷具有同样质地尤其是雷之阳,可以视为属于同类,所以可以呼应。,神话叙事中或可以被视为雷的附体、随机方便变体、化身, 不严格论之的话可以被简单地视为另一种形态的雷兽、 雷鸟甚至是雷神。 至于有的属于氏族图腾的动物或者神鸟,像商人的玄鸟神祖,有时其身显示雷火,这是为了表明其有来自雷赋的雷火即在人间的子孙繁衍之功。 这样的神兽或者神鸟, 在美洲印第安土著文化中有关神兽与人之间存在的“他我” 关联这一理解模式下, 在商人神祖神诞商人始祖卨这一具体神话背景的视角下, 可以理解其与雷有同样的功能, 甚至可以直接描述其神祖为雷神。 从虎食人卣之雷龙与鱼的组合与泉屋博古馆铜鼓上的拟人化玄鸟神祖与表示简狄、 建疵之鱼的组合主体图像和内容的类似看,确实是这样。自然从这些图像可以看到,神兽、 神鸟与雷神之间还是有所不同的, 视为变体或者化身或者是呼应的神兽或者神鸟则是较为常见的和规范的。 直接视神兽或者神鸟为雷神则是特殊的语境或是特殊的一种神话叙事语言。 就商人的玄鸟鸮图腾而言, 对于商人玄鸟神祖之子孙繁衍之功是来自帝命雷而赋予其的这一具体神话内容,在一般的神话叙事中,可能省略了天命雷这一层次,而直接讲成是天命玄鸟了。 从商代存在广泛的神兽食玄鸟鸮图像这一情况看,显然是存在卜辞中有所体现的帝令雷这一层次的, 而神话叙事则多强调天命而省略了雷赋,从而容易忽略雷赋层次,甚至是忽视视玄鸟神祖为雷之化身、变体或者附体的层次了。侯家庄的鹿铭铜鼎之鹿位于主体饕餮位置的现象可能利于理解这一问题。

商周以来的所谓夔龙造型较多, 有的呼应雷,有的呼应闪电。 另有不少夔龙身有多个离火形或者类似造型,实际都是雷符,与该夔龙构成雷电组合,显然该夔龙为闪电的象征。不过在具体的神话叙事中, 可能只表述为龙蛇或相关角色。

总体看来, 商周时代这些饕餮和独立神兽呼应雷电的情况都存在, 具体为何尚需判断。 现在看来,以鹿属动物面为首的龙基本为闪电龙,以五步蛇首为首的闪电龙总体较多,少量的还是雷电一体龙①这类龙的火字形花纹不象有的首与五步蛇首类似的雷龙那样在身背,而是在五步蛇腹,同时拟合蛇鳞。。 还有一些雷龙的首与五步蛇首近似, 也可能是别的种类的毒蛇之首。 自然造型保持较为完整的独立动物或者神鸟, 除了五步蛇或者有鹿角柄的五步蛇多表现为闪电龙, 或者有鹿角柄的兽面龙象征雷龙或闪电龙都可以、 图腾主要表现为神祖等情况, 一般都是呼应雷的或曰表现为雷兽的。

笔者认为该铜鬲图像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论证:

1.该铜鬲的整体图像的内容较为丰富,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依然遵循中国战国以前艺术史出现的雷电文化之主题。

2.其中的鹿角柄神面,一般认为其角为鹿属,笔者曾经更确切地认为其是鹿角柄,即是鹿属之角脱落之后依然生长新生鹿角的基础角, 由于具有不落并再生特征而为古人所重视,把其纳入有关神兽面,以表达再生、子孙繁衍和生生不息的概念, 与 “子子孙孙永宝用”等思维相融合。 近年来有冯时先生从天文和古代人文的角度提出龙以及其角与相关星象呼应的认识②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年。,张远山先生还提出商周的龙图像之各种不同的角与北斗等星象呼应的看法③张远山:《中国龙的起源,终于搞清楚了! 天子的秘密,就怕你不信》,文汇网,2018-04-27。。 早年的东方苍龙确实比现在更接近北天极和北斗, 客观上不少龙形确实与东方苍龙七宿造型有类似,甚至即是东方苍龙。 这一有的为东方苍龙的思维还是有一定依据的,尤其在新石器时代以来,不少龙被视为象征、呼应雷、闪电或雷电的神奇动物的前提下,设计中有苍龙七宿之龙的影子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现象。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是:苍龙七宿之龙由于季节出没以及与雷电气象出没的高度呼应而被认为属于雷电龙的性质。 另龙的形象的设计并不完全依赖于星象, 像张远山先生所言的北斗角, 可能即是长耳鸮的簇羽的一种造型,而非北斗形,或即是雷龙的一种造型,不少小的雷龙即是这种拐子龙形。 天文学中未见东方七宿与北斗构成一体龙的有关依据,只有“杓携龙角”的提法。

3.鹿角柄的神面代表的是什么神面呢?这是一个类似饕餮一样被人们讨论了千年的问题。 首先商周以至于更晚时期,鹿角柄的神兽并不单一,但是总体有四类:第一类是典型的鹿属神兽有这样的角,自然有的是麂角;第二类有明显的鼻端表现, 从二里头文化以来的考古发现看, 其主体是以五步蛇为主体造型的神兽面; 第三类是没有特别表现额头或及羽冠的可视为简易饕餮的神兽面; 第四类是一些四肢神兽,五步蛇特征并不明显。 实际有的神鸟和人形面也有这样的鹿角柄, 只是不算是常见神兽或饕餮。 对于本文中的这一神兽面而言,其主体的鼻子端明显,从侧面看,五步蛇特征更为明显。 结合同时期别的兕觥首五步蛇的造型看, 其主体应该是有鹿角柄的五步蛇首。 从二里头文化以来,五步蛇可以代表闪电, 有的首类似五步蛇者也可以代表雷,但也可能是别的类似造型的毒蛇。 还有以五步蛇为主体的龙,其身同时有火字形花纹,所以是雷电一体龙。 由于该鹿角柄神兽面特别表现了额头、羽冠,可能表明其以上端羽冠的表现来特别表明其融合有高柱, 这应该是我们定义的标准饕餮的特征了。 这其中还应蕴含着通天柱或及太阳柱的信仰, 与一般有鹿角柄却无刻意表现额头或及羽冠的五步蛇闪电龙在表现目的方面即有联系又有区别。标准化的饕餮一般是呼应雷或闪电的, 这种以五步蛇自然造型的首为主并具有标准化饕餮羽冠的神兽面,可能是呼应闪电的。 商代晚期以来,也出现过五步蛇首形的雷龙①这类雷龙有可能是蛇首类似五步蛇的其他毒蛇。,但一般是侧视龙, 这种正视以五步蛇首为主形的标准化饕餮形的闪电龙少见。

4.在器物上端的一周,有几条小蛇,这样造型的小龙,多数时候周身有火字形花纹,显然不应该作为五步蛇看待, 应该是类似五步蛇的其他毒蛇, 因为多数毒蛇之首都是近似的。 这样造型的小蛇,在商代的虎食人卣之商人神祖下肢表现为周身是菱形花纹, 显然是五步蛇。 这更表明毒蛇造型有的是类似的,不过一般五步蛇者鼻子端表现更明显, 花纹为菱形; 而其他毒蛇虽然造型可能有的与五步蛇近似, 但是鼻子端不明显, 花纹也明显不同。 本铜鬲图像中的这类小蛇即属于除了五步蛇之外的蝮蛇等,花纹也近似。

另,该小蛇花纹的火字形,来源问题较为复杂,一方面其造型与有的毒蛇近似,另一方面鸟类、 有鳞类的动物之羽翼图像中都可以呈现这一造型。 同时从周代来看,这样的火字形花纹不少也成为神鸟翎眼的造型之一,还有的成为饕餮、虎、牛、鹿、貘等动物身上的花纹造型,有的还宏观拟合或者同时拟合动物、神鸟等生物之鼻子、腮、角、耳、足等本身具有的素描特征。 这类纹样在商代以后,基本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符号, 总体表现是雷之阳或雷之火的。

综合地看, 该铜鬲具有火字形花纹的小蛇是呼应雷的, 其与有鹿角柄并以五步蛇为主体造型的表示闪电的神兽面, 可能构成雷电组合。 雷电图像是与中国古代与天地人之间的礼仪制度、神祖神诞、沟通天地的巫术、宗法制度、 敬天法祖文化密切相关的核心图像,但是单纯的雷也可以表达其主要意义。

5.鹿角柄神面的额头还有一个小的神面,其有饕餮之面容。 饕餮高羽冠的特征在二里岗文化的商代铜卣饕餮图像中已开始出现,应该是受到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石峁文化、石家河文化晚期、夏家店下层文化、新砦期等各类文化中的玉器神面、石雕神面、彩绘神面、绿松石神面、陶器神面之影响。 商代晚期的一些铜钺之中的神人面②可能还是呼应雷神的。也有这样的风格。 尤其是商代一些骨器制作的器物或者骨柶的图像中,这类高羽冠神面较多。

这一小的神兽面,似乎是蝉身,从而应视为是蝉身的标准化饕餮。 商代的蝉身饕餮较多,其性质即是一种饕餮的造型,即一般的饕餮是龙身,而有一种饕餮是蝉身,自然还有虎身和牛身,甚至是神鸟身,等等。 蝉,我们曾论证过其是可以呼应雷的神奇动物,尤其是由于其长期生活在地下,并且具有蝉蜕之功,化羽飞升,所以也被认为具有再生、地下生成、沟通天地和成为神仙的本事和象征意义,由于这一原因,其被古人神化,可能从石家河文化晚期开始,其逐步被更多地用于表现雷。 这主要是几个方面:一个是雷电有生万物的功能,与蝉之再生相似,其次蝉在夏季树木,木德为龙,雷电为龙,所以蝉鸣可以类比为雷鸣,与雷电夏季多、雷电常见绕树木现象也可以拟合。 另古人还认为秋冬时段,雷藏地下、田地,与蝉生活于地下的特征可以拟合。 有的学者认为饕餮具有蝉身,是由于饕餮具有变幻或变形功能,笔者认为这是不怎么准确的。 确切的讲实际是呼应或及表示雷的生物的一种组合。 这样看,该蝉身高羽冠饕餮即是呼应雷的神圣生物的一种造型,与殷墟的一件弓形器、上海博物馆的一件商代弓形器、山东滕州前掌大商代两件车踵的蝉身人首图像都是以拟人化的方式来表现其是呼应雷的神兽。 这样的人面蝉身者为何是呼应雷的神圣生物呢? 其实有诸多依据,简单地讲,弓形器中这样的两个雷兽之间即是雷符,整体构成类似商周时常见的雷龙、雷鸟或雷符围绕代表雷电并蕴含高柱或及“天取龙”等信仰的饕餮之图像结构。 雷电围绕雷电的解读似乎有些悖论,其实必须清楚, 自然现象本来就同时存在多个雷电,中心的标准化饕餮由于特别表现额头或及羽冠的原因从而刻意的表现高柱或及“天取龙”信仰。 其实饕餮之所以这么处理,还是受到了文明传承的影响,因为良渚文化、龙山时代以来,诸多神面头顶都是中空的,一方面代表这是一个连接天地的通道,可以依据和依凭,即使有羽翼冠依然可以表达这一含义。 更为重要的是雷电绕神树、神柱尤其是太阳神树、神圣通天柱是一种基于雷电自然的神话图象。 在神话中太阳也是沿着扶桑树或曰天柱升降的。

我们之所以假设其为蝉身饕餮, 是希望表明,饕餮额头有蝉身饕餮是符合逻辑的。 关键是, 该铜鬲主体饕餮额头上的神面不应该视为蝉身, 其所谓的蝉身造型实际应视为鼻子端, 其实皿方罍因之主体饕餮还有这样造型的舌而非鸮喙。 具有这样心字形鼻子端的一些神龙可以象征闪电亦或雷, 确认身有菱形花纹并有这类鼻子端的则象征闪电。 我们认为, 该铜鬲的主饕餮鼻子融合了有关高柱信仰, 所以在高柱首有雷电都是符合雷电沿高柱的自然气象的。 这样看,该小型高冠的饕餮即是呼应雷电的神兽了。

诸多商周时的铜器饕餮面额头①少量在鼻子端或者鼻子中。往往有一个小的神兽面或立体神兽面 (或曰牺牲首),表达的也应是这类雷电行高柱的含义。这样的神兽面一般不特别表现有些超越常规视觉的额头或冠,并不刻意的在其中表现雷电行高柱或及“天取龙”信仰,有的自身两侧还有雷电龙或者雷鸟等。 另,商周时期诸多兕觥的主体神兽首的额头往往有一条龙、凤鸟等, 其本质是表示呼应雷电的动物,兕觥盖子一端的主体神兽首,一般不像标准化的饕餮那样特别装饰和表现额头、 上端之冠, 但是有的鼻子有近似冠的羽翼造型,连同鼻子本身的文化象征,我们可以认为这样在神兽额头出现龙、神鸟等的原因,应该是参照了标准化饕餮的有关设计思维,其实没有特别表现额头和羽冠, 或没有羽冠者,依然可以以其鼻子等表达天柱的意思。 意义与标准化饕餮额头或冠上端有小龙或神鸟的意义类似,但是这样表现方式除兕觥外总体数量少。

该小的高羽冠雷神位于鹿角柄神面的额头,核心含义即是表示雷电是绕天柱升降的,也可能还表现了“天取龙”信仰以及巫师、神人等是可以乘雷电沟通天地的信仰。 商代广泛存在乘雷电沟通天地、周行天下的信仰,这并不是一个随意的认识,侯家庄1500 号墓葬以及侯家庄1001 号墓葬中的龙、虎或及牛组成的“雷舆”即是证明。 商代以来诸多车马器主体文化实质是表现、 拟合乘雷驾电和其他雷电文化的情况也是重要证据,这也符合《国语》所谓车为震卦之象的记载。 《史记·龟策列传》中记载神龟行走,有雷电助行风雨相随的场景以及像《楚辞·远游》《大人赋》似的周行天下、 沟通神人的浪漫主义辞赋所描述的场景,来源之一即是乘雷驾电文化。

6.该鹿角柄神面的两侧还有两个动物,其有鸟喙,其他方面同于一般的龙形,应该是一条鸟喙小龙, 由于有明确的神鸟之喙,喙为亘,伏为震,显然有刻意地表现其雷鸟之阳的意思。 商周时期的神鸟,除了侯家庄商墓骨柶图像中的一些是表示闪电的之外,基本都是表现雷之阳或者呼应雷之阳的。 有的在具体的神话叙事中,较为复杂,像商人的神祖玄鸟鸮, 商代的考古证据表明其为神祖, 具有天赋自雷的生殖繁衍雷火之功,本身又是来自少昊系的太阳家族①雷兽或闪电兽食神祖,其中神祖有的是图腾神鸟形,有的有一定的人形,其本身来自太阳传承,但是又被赋予了雷之阳,以之融于子孙繁衍。 总体论之,雷之阳是帝命赋之的,诸多氏族始祖的神诞神话,常常与雷泽或雷电有关,而雷从卜辞看,是由上帝来管理的,这样的神诞神话不少内容是基于雷电万物生的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同时以这样的神诞神话来表现其氏族始祖以及家族的不凡天命和具有天命雷赋之威的。, 有的时候又被描述为与雷神或闪电神具有美洲土著文化中神人神兽之间的“他我”式关联。 周人也应该是类似的, 其诸多柄形器的神鸟,往往立于雷电龙之首,有的时候站立在神祖之首, 神祖周身往往还有雷电龙和雷鸟特征,这些柄形器上的神鸟特征往往与青铜器上装饰的有火字形雷火符号的神鸟呼应,尤其是与诸多簋、罍、兕觥等器物之耳或者立体装饰的神鸟呼应,而这些神鸟经常为呼应雷电的神兽所食②诸多类似宝鸡竹园沟一件西周方座簋之耳的图像结构明显是身有火字形雷火符的神兽食图腾神鸟造型。。 这一神兽食神鸟经典结构,早期就已存在③像弗利尔博物馆所藏石峁文化玉刀之虎食(省略拟神鸟的蹲踞式)少昊金天氏(文献记载或曰青阳氏、穷桑氏、云阳氏)神祖之首图像、石峁遗址诸多虎食人形神祖或黄牛图腾神祖图像、石家河文化晚期诸多神人与虎构成的虎食人图像组合。, 其中神兽往往呼应雷或及闪电,所食者往往是神祖,晚期或有巫师。 这样看,那些西周柄形器的神鸟应为周人图腾神鸟,并且应该具有帝命天赋的雷或及电之子孙繁衍之功。 总的讲,该铜鬲的这些有神鸟之喙的小龙表现的应该是附属于鹿角柄这一呼应闪电之神兽的小雷龙,相当于一般饕餮两旁或者闪电龙附近的雷符。

猜你喜欢
雷龙神鸟饕餮
山海经之凶兽狍鸮
饕餮吃掉了春天
神鸟加赫加
跳起欢快的神鸟舞
吼声像打雷的雷龙
一封奇怪的信
孙女学画
雷龙的叫声像打雷
它就是饕餮
神鸟节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