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资源型农村绿色转型
——以徐州市马庄村为例

2020-06-11 02:58韩逸采陈利洪舒帮荣
农业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资源型转型绿色

韩逸采,陈利洪,舒帮荣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0 引言

我国已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也给农村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我国社会当前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适时提出了要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以及我国农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资源型农村发展一般是以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开发开采作为主要产业和经济基础,但由于矿产资源特有的不可再生性,会造成资源型农村因资源的枯竭而陷入发展困境,严重限制农村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外学者对资源型地区研究较早,从选取单一城镇进行分析到后期以106个国家10年限(1993—2012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资源型地区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1-2]。生态环境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和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产业转型的模式也各不相同[3-5]。国内资源型地区发展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针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地区提出相应的产业结构问题与解决路径[6]。国内对资源型地区转型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主要集中于产业转型模式、转型策略等方面,并对资源型地区的特征与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7-12]。

我国的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为快速发展工业而采取掠夺式开采的资源开发行为,使得我国资源枯竭型地区不断增加,资源型农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3]。相关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农村开始进行绿色转型。近年来,国家政府无论是从战略制定还是政策落实都对资源型农村发展给予了充分关注。我国一共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其各自发展程度不同,有成长型、发展成熟型和衰退型,部分城市已摆脱自然资源依赖的再生型[14]。总结这些资源型地区的发展历程可知,这些地区一度过分依赖区域资源带动其经济增长,普遍存在着生产方式粗放化、产业结构单一化的问题,可持续性程度不高,甚至有些地区更是依靠单纯的资源开采和调出来维系地区经济增长。因此如何更好地通过产业转型来实现地区经济的绿色增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发展过程

1.1研究区概况

马庄村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地处徐州市东北方向25 km,村域面积4.1 km2,耕地面积206 hm2,由5个自然村组成,共计678户,2 600人。全村种植土地2 733 333 m2,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玉米。

伴随着资源枯竭,曾经的马庄村坑塘遍布、荒草丛生、道路断裂、房屋沉降及农田被毁,区域内村庄数次搬迁,生态环境极其恶劣。近年来,马庄村党组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毫不动摇,注重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修复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在历届马庄村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使得马庄村走在了改革发展的最前沿[15]。

作为江苏省唯一资源枯竭城区和徐州唯一城乡统筹发展改革试验区,贾汪区多年来坚持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绿色发展策略,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加速产业融合,以建设全民共享的幸福家园为目标,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公共服务完善的生产生活空间,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合理高效地带动了马庄村的绿色发展[16]。

1.2发展历程特征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马庄村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地区资源过度开发枯竭——政策支持下的绿色转型——政府引导转型升级多元化发展”3个阶段(图1),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乡村的物质空间再造、社会重组以及文化重构,对乡村振兴起到推动作用[17-19]。

1.2.1资源过度开发阶段

马庄村煤炭资源丰富,1987年开始建煤矿,全村通过开发煤炭资源促进其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然而前期工业化发展时期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导致马庄村陷入资源枯竭、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马庄村发展短板日益显现。粗放式、不可持续的资源开采方式在短期内使得马庄村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带来

的是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煤炭过度开采导致村内坑塘遍布、道路断裂、房屋沉降及农田被毁等问题,区域内村庄数次搬迁,生态环境极其恶劣。

1.2.2生态文明建设阶段

矿产资源的过度消耗在推动马庄村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矿产资源枯竭、土地荒漠化和生态生活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促使马庄村走上了生态重塑、发展重生之路。2001年,马庄村关停矿井,对采煤塌陷地进行综合整治,并且成立专项资金用于绿色建设,对马庄村生态环境进行修复[15]。

推动农村集中居住通常被认为是凝聚乡村振兴动能,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马庄村自从转型以来,积极推动村内居民集中居住模式,是其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重要表征。全村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为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以及减少污染改善村貌,马庄村积极在村内推广使用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已经为400户农户提供管道沼气[18]。

1.2.3绿色转型阶段

贾汪区为顺应“乡村振兴”大趋势,构建“河湖相通、山水相融”的开敞空间,建设美丽乡村,实现“旅游兴城”[19]。马庄村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发展模式,成为贾汪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社区协调共建的典型示范区。马庄村从特色镇村、特色景观和特色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地区优势资源。马庄村加大休闲观光农业投入,修复青山绿水。依托区域良好的先进制造业基础,发展新型绿色替代产业,并依靠潘安湖发展乡村旅游,成立的江苏马庄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妥善解决了失业矿区职工再就业问题[20]。马庄村村民原来大多从事与煤炭相关的工作,现在可依靠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发展多种经营,拓宽收入渠道。马庄村香包手工制作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香包已成为区域重要的旅游产品,带动当地村民创业就业[19]。

2 绿色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2.1转型困境

资源型地区的转型,不但需要摆脱当前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瓶颈的窘境,而且更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前期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从而极度依赖区域矿产资源,导致乡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由于马庄村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占比较大,从而导致了单一脆弱的经济结构,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难度[21]。首先,由于农村土地类型耕地较多,农民多以耕种收获为生,就业人口结构偏重于第一产业;其次,由于前期国家重视城镇化,忽视了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农村缺乏政府以及社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最重要的则是农村缺乏人才力量的支撑以及对先进企业的吸引力,导致农村人口劳动力以及产业偏重于一二产业。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拖缓资源型农村的发展脚步,要通过绿色转型发展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是重中之重。

第二,生态环境较差。伴随着资源枯竭,曾经的马庄村坑塘遍布、荒草丛生、道路断裂、房屋沉降和农田被毁问题,区域内村庄数次搬迁,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产环境的无序导致马庄村缺乏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从而导致马庄村伴随着资源枯竭而陷入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困境。

第三,居民再就业难。由于前期马庄村处于工业与农业并重的发展模式,因此马庄村居民一直就职于矿区或是耕种为生。资源枯竭问题的日益突出导致马庄村矿区的连续关闭,大量居民也因此面临着失业的难题。

2.2转型对策

第一,充分整合剩余资源,引进企业投资,促使产业结构多元化。在矿产资源枯竭的困境之际,马庄村应对自身剩余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利用,促进依赖矿产的工业进行转型发展,同时引进新兴产业,鼓励服务业的发展。通过促进马庄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等,调整优化其产业结构,构建符合其实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实施生态补偿。落实生态补偿,应加强马庄村生态文明体系的制度建设,确保生态补偿科学、高效实施,通过其他产业收入部分补偿生态修复资金,努力发展村周边生态旅游,提升外来投资者对生态补偿收益回报的信心。通过建立导向清晰、执行有力以及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马庄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目前马庄村积极推广沼气使用,不仅充分利用剩余秸秆资源,同时高效利用餐厨垃圾和人畜粪便,且产生的沼渣是生产有机食品的优良肥料,有效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且村民还建立生态园区发展观光旅游间接推动就业,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2]。

第三,积极开展潘安湖绿色旅游与马庄村特色小镇建设。绿色旅游是马庄村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和大众康养需求,制定合理的资源再开发策略,因地制宜,依托马庄附近遗留矿区和周边自然村镇,发挥其矿产资源的特色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打造与自然地理风貌紧密结合的特色工业小镇[23]。如依靠潘安湖发展乡村旅游,成立了江苏马庄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依靠湿地公园旅游发展多种经营,香包手工制作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成为区域重要的旅游产品。

3 结束语

资源型农村尤其是煤炭资源型农村在我国占有很大比例,并且这些地区在前期工业化时代贡献巨大。随着资源的枯竭,资源型农村发展的短板日益显现,因此资源型农村的绿色转型成为非常迫切的社会问题。资源型农村的转型需要考虑社会、生态和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绿色转型道路是其转型发展的首要选择。只有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且剩余资源利用充分,人民生活幸福,才能真正做到绿色转型。

猜你喜欢
资源型转型绿色
绿色低碳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识别及转型升级对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两大目标“”六大任务”
——图解《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