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茂干
(灌南县地方志办公室,江苏灌南222500)
提 要:方志馆建设是地方志事业“十项并举”的新领域,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份普遍存在地方财力紧张、政府不愿投入,馆藏资源匮乏、功能定位不高,工作力量不足、维护管理困难,使用效率不高、缺乏长效机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连云港市灌南县从本县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依托社会力量、发挥方志优势,共建、共管、共用县级方志馆”的新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做“活”、做“热”方志馆事业进程中奋发有为,展示出方志人的风采。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志馆建设与管理新模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县级方志馆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推广价值。
方志馆是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2017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了《方志馆建设规定(试行)》,为各级方志馆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全国各省市县级方志馆建设的相继开展,方志馆的数量增长较快,建设层次逐步提高,整体形势看好。据相关统计,截至 2018 年5月底,全国共建成、在建和立项方志馆 597 家,其中国家方志馆1家、国家方志馆分馆2家,省级方志馆25家,市级方志馆131家,县级方志馆439家。2018年底,全国有2800余个县(区),县级方志馆建设的整体比例还不高。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来说,方志馆的建设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少地方处于建与不建的两难之中。县级方志馆的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地方财力紧张,政府不愿投入。按照《方志馆建设规定(试行)》相关条款规定,方志馆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县级小型馆建筑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方志馆的建筑,加上设计、装潢、布展等方面的费用,建设一个县级馆所需费用多则千万元以上,少则也需几百万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政府大多不愿意投入这笔资金。有的县级地方志工作部门基于上级地方志部门的工作要求,自己想办法建设方志馆,建设层次普遍较低。有的县级方志馆就是一间屋,相当于一间档案室或是资料室,没有现实的意义。
二是馆藏资源匮乏,功能定位不高。从狭义来看,方志馆是一个文献收藏机构,是存放地方志书的图书馆,是一个地方的地情展示馆。方志馆建设起步较晚,县级方志馆收藏的资料主要来自方志部门自身,包括各级各地志书、年鉴以及部分地情资料,收藏内容过于单一,入馆图书数量较少。图书数量有限,而且内容复杂,文字量大,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较小。不少地区方志馆在普及知识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功能拓展不够,场馆互动性、趣味性、服务性不足。
三是工作力量不足,维护管理困难。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县级方志馆新增独立的机构和编制基本不可能。而作为同级地方志的工作部门,一是本身工作人手较少,难以再派出人员去管理维护方志馆;二是工作经费不足,没有资金用于购买社会服务;三是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承担管理、展览、收藏、保管、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任务。
四是使用效率不高,缺乏长效机制。有的地方未能充分利用方志馆资源,存在建而不用,建而不管现象;有的地方方志馆不具有现代意义上展览的特征,缺乏特色和吸引力;有的地方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后续生命力不足。
灌南县地处苏北,经济相对落后,依靠政府出资建设方志馆比较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有人文情怀、有资金实力、有投资意愿的企业和个人。依托社会资金,借助社会力量,只求所用,不求所有,合作建设方志馆,实现共建、共用、共享,是比较适合灌南实际情况的一种方式。
灌南方志馆建成于2019年7月,是县地方志办公室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成果,也是连云港地区首家方志馆。方志馆的投资与建设主体是灌南县两岸青年创业园有限公司,硬件投入以企业为主,布展等软件投入以县地方志办公室为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方志馆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灌南方志馆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企业提供场地并投入相关费用。方志馆位于灌南县经济开发区两岸青年创业园内,馆藏用房全部由企业提供,为一个独立的三层小楼,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展馆硬件和设计装潢也由企业出资,县地方志办公室发挥自己的资料优势和智力优势参与设计布展。
2.逐步形成社会化管理的机制。灌南两岸青年创业园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和产权拥有方,负责方志馆的开放管理、制度建设、设施维护、安全卫生等工作。同时,灌南两岸青年创业园管理公司在灌南方志馆注册了灌南嗨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方志馆的整体管理维护。嗨喀文化传媒公司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承办相关活动、举行公益展览、拍卖文艺作品、接受社会捐赠等方式,逐步达到收支平衡,保证方志馆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会客厅
1.成为综合服务的场馆。灌南方志馆是目前灌南县最大的史志和地情资料收藏、展示中心,地情、县情的研究、咨询中心,地方文化的对外交流中心,以及爱党爱国爱家的教育基地,是具有开放式、服务性、公众化特征的综合性文化基础设施。灌南方志馆建设过程中突出综合服务功能,目前有十个功能区:县情概况区、文化会客厅、图书阅读区、非遗传承人展区、文化艺术家协会活动基地、书画艺术交流区、照片墙、传统文艺表演区、红色文化传播区和微视频拍摄基地。
2.成为对外展示的平台。两岸青年创业园是灌南县青年创新创业的示范基地,每天前来参观、交流的人员较多。参观创业园的人必看方志馆,通过参观方志馆了解灌南地区的历史、地理、人物、风情、民俗、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方志馆已经成为灌南县委、县政府以及县相关部门的综合展示平台,建馆以来最多一天接待了六批次县内外客人。自开馆到2019年底,灌南方志馆接待的县内外参观、学习、交流的人员有156批次,8000余人。
微视频拍摄区是红色故事主持拍摄场地
小舞台用于传承文化、举办小型演出活动
3.成为学习交流的场所。方志馆内的所有资源对社会大众免费开放,尤其为园区内的企业和员工学习交流带来了便利。图书阅读区藏有本地以及外地的志书、年鉴、党史方面的史籍和工具书、灌南本地以及异地灌南籍人撰写的相关文史类书籍、其他社会各方捐赠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书籍6000余册,让参与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文化会客厅作为馆内休闲娱乐场所,参观者在会客厅可以品茶论道、自由交流。县地方志办公室还建设有电子阅读区,提供了部分志鉴的电子文档,方便感兴趣的人自行拷贝。
4.成为社会合作的载体。由于开放性和公众化,灌南方志馆成为县相关部门、学校、群众团体等社会各界开展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方志馆定期开展政策解读、知识讲座、文艺沙龙、创业沙龙、小型展览、文艺作品拍卖、公益义卖、非遗展示、地方曲艺演出等互动活动,提高方志馆的使用频率。方志馆开办以来,先后承办了方志文化书画展、红色印记藏品展等活动。
5.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馆内非遗传承人展区展示了29个灌南县的省市非遗传承项目,定期邀请传承人来方志馆开展活动。县文联的13个文艺家协会也会进入方志馆举行小型的演出活动,展示灌南地区传统戏曲、特色技艺。书画展览和拍卖活动更是让书画爱好者流连忘返。灌南籍著名作曲家王咏梅和著名非遗传承大师孙红香在方志馆内设有个人工作室。
1.注重普及革命史教育。灌南的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同属一个部门,工作力量有限,必须互相结合、资源共享。灌南方志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就突出了红色元素。一楼大厅县情概况的六十版面中,有专门“红色海西”板块,展示革命战争年代地方仁人志士救亡图存、追求革命真理的斗争历史。照片墙展出了灌南工农业发展、老百姓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老照片108幅,用老照片记录历史,讲述灌南的变迁,让参观者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奋斗的精神动力。
2.县史志研究学会进入方志馆。为便于向社会征集史志资料的和史志理论的研讨,灌南县成立了县史志研究学会,办公地点设在方志馆三楼。史志学会充分发挥人员和智力优势,通过向社会大众展示志书和年鉴的编修过程,弘扬方志文化;通过馆内的红色讲堂讲述灌南地区的党史故事,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通过与灌南嗨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系列微视频,让史志工作活起来。
图书阅读区
3.探索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专业场馆。灌南方志馆建设的成功让合作方看到了社会力量在建设相关场馆中的巨大作用。方志工作完全能够走出去、活起来。方志馆继续实行走出去策略,寻找合作伙伴、挖掘合作项目,重点建设小型的主题馆。已与灌南县家电行业协会会长、县经武电器销售公司董事长朱钧先生合作,建设“红色宝藏展览馆”,将朱钧个人收藏的几万件红色展品分主题展出,县史志办负责主体文字的供稿,9月30日开馆,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另外,还计划与农耕物品收藏家胡长荣先生合作,让方志进入其农耕文化馆,用农业用具的演变展示本地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儒和书院张林女士合作,在其投资建设的大型综合阅读体中开辟方志专区,为方志进公众场所作有益的尝试。目前,这两个项目已经开始洽谈并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县史志办将此列为2020年重点工作加以推进。
灌南方志馆共建、共管、共用的实践表明,地方志工作机构与社会力量合作办方志馆速度快、困难少、可持续、效果好。灌南方志馆的实践,为经济落后地区办方志馆提供有益参考。2019年7月,连云港市史志办组织其他县区到灌南学习方志馆的建设模式,12月盐城市盐都区委宣传部、区史志办参观考察了灌南方志馆。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样可以参考灌南的做法,借助社会资金,快速推进县级方志馆建设,也为探索开门办方志工作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