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怡勤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提 要:清代康熙、乾隆二帝曾分别六次南巡,六到扬州。扬州的趣园、高旻寺、天宁寺、阮元故居等多处,建有两位帝君的诗文碑刻。文章以现存的三处御诗碑为主线,借助《扬州画舫录》《清宫扬州御档》等史书记载,解读碑刻题诗的内容、背景,并对御诗碑来龙去脉、变迁保护及御碑亭等相关建筑的坐落地址、兴废情况作简要评述。
康熙和乾隆是清代极负盛名的两位皇帝。两位皇帝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一是在位时间长,康熙帝在位61年,乾隆帝在位60年;二是两人喜欢巡游,都曾六次南巡,六到扬州;三是两人都喜欢写诗题词,扬州趣园、莲性寺、高旻寺、天宁寺、阮元故居等许多地方曾留下两位皇帝的诗文、匾额、碑刻。据统计,康熙帝题写吟咏天宁寺、高旻寺、大明寺等处的诗作数十首,而乾隆帝有关扬州的诗作多达百余首。这些御诗在刊印广为流传的同时,有的诗作还连同诸多的匾额题字,形成了很多的御诗碑,一些御诗碑还专门建有景观碑亭,此举凸显并保护了诗碑,还成为供游人休闲小憩和观赏御诗的固定之所。扬州城区现存御诗碑有三处,分别是:瘦西湖白塔晴云景区的乾隆题诗碑、大明寺西园的康熙乾隆四方御碑、瓜洲锦春园的御碑。
莲性寺位于瘦西湖莲花桥和凫庄南侧的岛屿上,原名法海寺,又名白塔寺。该寺始建于隋朝,重建于元朝至元年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南巡时,赐名“莲性寺”并御制《上巳日再登金山诗》一首,书唐人绝句一首,临书董其昌绝句一首,赐“众香清梵”匾,皆勒石建亭,供奉寺中。乾隆时期,建有得树厅、银杏山房、春雨堂、夕阳双寺楼、云山阁、白塔、菱花亭、歌台、观音堂、关帝庙等。咸丰年间,莲性寺毁于兵火,光绪中叶重建。重建的莲性寺,山门外两翼筑八字墙,门前两层平台,上一层平台正中置一铁香炉,香炉上铸“莲性寺”三字,平台边缘两侧建白石栏杆,栏柱上雕有石狮。下一层作花坛,两端栽桧柏、梧桐。山门五楹朝东北,山门上方嵌一块“法海寺”石额,门旁设一对莲花门枕,黄墙红门,上盖绿色琉璃瓦。
瘦西湖莲性寺
1949年后,莲性寺曾一度改为由比丘尼经营的素菜馆。“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匾额皆毁,有寺无僧。1996年起,莲性寺开始整修新建。
莲性寺最著名的建筑当为白塔。白塔位于莲性寺内西北部,为喇嘛塔形。喇嘛塔原属藏传佛教寺院的塔制,元朝以后渐行全国。据《扬州画舫录》记载,该塔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两淮盐业总商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就旧塔基重新修造。
乾隆御碑亭位于莲性寺的西侧,保存四方御笔九龙碑刻,其中两首为乾隆题莲性寺诗(前、后左),另两首为乾隆题平山堂诗(后中、后右)。
亭中前面的碑面刻有乾隆题诗七绝一首:
一朵花宫结净因,周环绿水漾波新。
歌台画舫何妨闹,恰是亭亭不受尘。
据考,此诗作于丁丑(1757)春二月,为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所题写。乾隆帝信仰佛教,偏爱佛教文化,诗文中多次提及莲花。据《清宫扬州御档》记载,每次乾隆帝驻跸扬州,除了去往高旻寺、天宁寺等佛教寺庙(行宫),还多次“临幸”官员和富商的私家园林,“御档”中收录的御膳底档记载有乾隆帝在盐商私家园林用膳的情况。这些园林分别是九峰园、倚虹园、净香园、锦春园等。其中,九峰园位于今荷花池公园北侧,史称“南园”,乾隆南巡时赐名“九峰园”;倚虹园位于今瘦西湖大虹桥南侧及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的半塘景区,因“虹桥修禊”而知名于世;净香园位于今瘦西湖大虹桥东侧,史称“江园”,为大盐商江春私宅;锦春园位于今瓜洲大观楼旧址,是为乾隆帝渡长江、往返扬州的必经之地。地方官员和盐商富绅深知乾隆帝信仰佛教,为了取悦皇帝,便调动能工巧匠,精心设计莲花图案,并用来装点园林庭院。
佛家认为,莲花代表圣洁、美好,也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由于莲花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被修行者喻为净化自我、超凡脱俗、清净无碍的象征。佛家弟子之间称为莲友,佛家弟子共修结社称为莲社,净土宗称为莲宗。乾隆的这首诗是针对莲性寺优美的景色有感而发。莲性寺(法海寺)位于瘦西湖白塔旁,四周绿树环绕,清幽静谧,“周环绿水漾波新”“水物由来清且奇”。人们可从诗中领略到,昔日的湖面上,尽管画舫游弋,歌舞升平,热闹非凡,但寺内却清静如水,不受外界纷扰。据史载,乾隆多次御临莲性寺,除了赐额、赐诗外,还赐给寺庙《大悲陀罗尼经》一部,以显示他对佛学的精研与推崇。
御碑亭后面左碑,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帝第三次南巡扬州至莲性寺,他见江南多水,水物清奇,作《题莲性寺》七绝诗一首,诗曰:
江都城北多陂泽,水物由来清且奇。
潇洒青莲宇标性,交芦同悟合还离。
这首诗中,他的情感因水而激发,借景抒情,借物喻志。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曾九次登临平山堂拜谒欧阳修,多次题诗赞颂欧公清风廉洁,乾隆御碑亭的《题平山堂》《再游平山堂》诗作,就是其中两首。
位于御碑亭后面右碑,刻有乾隆帝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所作《题平山堂》七律诗,诗曰:
贤守建堂邻大明,江南山色与檐平。
家声让彼称三至,明盍欣兹近四并。
古往今来总佳话,松风水月那闲情。
林泉不异前巡况,一卷真教画里行。
御碑亭后面中碑的诗作,写作时间与上首同期,也是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乘坐画舫再次前往平山堂,题字作诗,追忆欧阳修,他在《再游平山堂》诗中写道:
时节逮花朝,百卉舒韶光。
驻跸有余暇,爰再游山堂。
远迎坡梅红,近拂堤柳黄。
夹堤多名园,时复一徜徉。
遇佳辄留题,好乐亦戒荒。
画舫不知遥,至止大明旁。
迥出适所逢,试问因何芳。
地胜究以人,睪然怀欧阳。
既乃怵然惧,得毋诮冯唐。
乾隆帝题写平山堂的诗,多达六十余首,多为缅怀欧阳修所作。
20世纪50年代,原莲性寺的几块御碑分别放置在公园的河边、树下,处于无人管理状况,经专家提议,瘦西湖公园专门建了御碑亭,将几块御碑保护起来,并将御碑嵌入墙体。但因年代久远,受风化等影响,四方御笔九龙碑刻的字迹不是很清晰,在近期修缮中,采取宣纸拓片的方法,让碑刻“复明”,如今,经过拓片的四方碑刻,其字迹清晰可认。
修缮前的乾隆御碑亭是半歇山亭,修缮过后,御碑亭为歇山亭,比修缮前整整大了一倍,其样式为仿清建筑。由于四方碑刻的石材为青石,其中有碑刻因为历史原因损坏,曾用水泥修补。重新修缮时,把水泥全部去掉,改用青石在两侧辅助固定。为了防止碑刻进一步风化,使用玻璃罩将四方碑刻罩起来。如今四方御诗碑已向游客重新开放。
扬州大明寺,位于城北蜀冈之上,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古刹,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寺因年号而命名。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明万历年间(1572-1620),扬州知府吴秀重建大明寺,崇祯十二年(1639),漕御史杨仁愿再次重修。清康乾盛世,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咸丰三年(1853),寺庙又毁于太平军兵燹。此后,大明寺几经修建,规模渐大。现寺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两准盐运使方浚颐建。
在大明寺西园的假山东侧石道坡顶,立着康熙御碑亭,亭呈四方形,亭子三面墙镂空,装饰以扇面形花窗,朝东的一面墙,嵌着高155厘米、宽75厘米的诗碑,刻有康熙题《灵隐》诗墨宝。这首写杭州灵隐寺的诗,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第二次南巡后从杭州回京路上过扬州后手书成篇:
灵山含秀色,鹫岭起嵯峨。
梵宇盘空出,香云绕地多。
开襟对层碧,下马抚烟萝。
羽卫闲来往,非同问法过。
据传,康熙帝将这首诗赏赐给时任扬州知府高承爵,以表彰他一路护驾有功。后来高承爵官至江苏按察使,专门在扬州大明寺为康熙帝所赐的此诗立碑。御碑上的书法灵秀工整,俊逸洒脱。
乾隆帝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来到扬州,每次到扬州,大明寺则是必经之所。寺内现存御笔九龙碑刻三方,是乾隆帝一、二、三次南巡扬州时所题。
第一首:钟情山水,心境豪放。乾隆十六年(1751)仲春时节,乾隆帝首次南巡来到扬州,见到久负盛名的“淮东第一观”——大明寺,十分兴奋,感慨之余题诗一首(碑亭的左侧):
梅花才放为春寒,果见淮东第一观;
馥馥香风来月牖,枝枝画意入云栏。
蜀冈可是希吴苑,永叔何曾逊谢安;
更喜翠峰余积雪,平章香色助清欢。
这首诗以梅花、春风为媒,赞美蜀冈景色秀丽,赞誉扬州人文荟萃;他还以曾在扬州任太守的欧阳修与东晋宰相大才子谢安相比,褒扬了欧阳修的文采,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时年40岁的乾隆陶醉山水的豪放心境。此诗是乾隆帝第一次南巡,在扬州大明寺平山堂留下的墨宝,并刻碑留于御碑亭。当时的乾隆帝,正值年轻气盛,所以书法比较狂放,用笔潇洒,提按顿挫,任腕而出,示人以神融笔畅,毫无滞涩之态。结体疏朗,字形流美,笔势精熟,全诗雍容大度,彰显帝王气魄,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被称为乾隆帝的精品之作。
第二首:赞美景色,情理交融。时隔六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46岁的弘历于正月十一日离京,二月上旬抵扬州,二月十三日渡江去金山。其间在重游大明寺时,又作律诗一首(碑亭的右侧):
西寺西头松竹深,欧阳旧迹试游寻;
江南山色秀无尽,二月韶光美不禁。
四字檐端垂圣藻,千秋座右揭官箴;
春巡处处前徽仰,到此尤廑吁俊心。
诗的前半部分再次描写了平山西园、江南美景以及他游览、观景时的愉悦心情;后半部分则借康熙帝夸赞欧阳文公之匾额“贤守风清”为题,表达了乾隆要以康熙帝垂训为座右铭的心境。与前一首诗相比,乾隆在赞美景色、寄情山水的同时,还寄托了自己为官之道、廉洁奉公的志向,可谓寓情于理,情理交融。
第三首:升华情感,忧国忧民。弘历第三次南巡来扬州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四月初一日,51岁的乾隆帝在三游大明寺时欣然作律诗一首(碑亭的中间):
画舫轻移邗水滨,人思六一重游巡;
阴阴叶色今迎夏,衮衮花光昨饯春。
巧法底须夸激水,淳风惟是惭投薪;
江南山可平筵望,望岂因山因忆民。
诗中第一句,邗水滨指代扬州城,“六一”是欧阳修的自号,他自诩“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吾一翁。第二句用“阴阴”和“衮衮”两个叠词写出了春末夏初大明寺、平山堂、西园草木茂盛、繁光似锦的景象,与第一首诗的第二句“馥馥”“枝枝”二叠词有异曲同工,前后文相呼应之妙。第三句写出了乾隆对社会安定、邦安、民富、风淳的欣慰和满足。第四句则表达了乾隆观望山景时忧国忧民的情感。
如今,乾隆帝三次南巡扬州分别题写的三首诗碑石,完整地保存在大明寺西园御碑亭内,人们在品茗天下第五泉水时,可欣赏到乾隆帝流畅、洒脱和富有气势的书法作品,还可意会这位处在清朝鼎盛时期的国君,其治国安民的文韬武略。
瓜洲在古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处于扬州西南,与镇江隔水相望,“京口瓜洲一水间”(宋·王安石)。瓜洲最早位于大江之中,四面环水,后泥沙淤积,与陆地相连,因形如瓜,故名。瓜洲历来是扬州的门户,始于晋,盛于唐,它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仅次于扬州。古人认为:“瓜洲虽弹丸,然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实七省咽喉……”瓜洲有“江淮第一雄镇”和“千年古渡”之称。自唐末,瓜洲渐有城垒,南宋乾道四年(1168),瓜洲开始筑城。元代设置行省于此,明代设同知署,清代设巡检行署、漕运府、都督府等。从唐代直到现代,瓜洲都是文人荟萃之地。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宋代的王安石、陆游,明代的郑成功,清代的郑板桥等,都曾在瓜洲寻幽探胜,并留下了大量吟赋瓜洲的篇章。
瓜洲也是历代许多政治家涉足之处,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分别六次南巡,均曾驻跸瓜洲,并在锦春园设有行宫,昔日乾隆皇帝赞美锦春园题诗的御碑,至今尚保存完好。走过长长的碑廊,御诗碑置于古镇一座清幽恬静的小院内。石碑青灰色,高近1米、宽2.2米、厚30厘米,碑身刻着乾隆书御诗一首:
名园瓜步倚江滨,彩艒凌江到及晨。
梅朵落同蓂荚尽,麦芒润逼菜花新。
鸟言似惜芳菲意,石态全含浅淡皴。
绿柳红桃流水阅,锦春即景恰婪春。
落款处还刻有“壬午三月晦日锦春园即景作”。碑文字迹浑厚犀利,雕刻精细,碑身四周刻有淡淡的九龙戏珠纹饰,透出些许皇家气息。
据考,该诗是乾隆帝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清代瓜洲锦春园亲笔题写,如今成为锦春园留下的唯一文物。
锦春园原名“吴园”,据《瓜洲续志》载:“(园)在瓜洲城西北,运河西岸,陈家湾北,歙人奉宸苑卿衔吴家龙别墅。”又据《扬州画舫录》卷7载:“园门外整石为序。中建御书楼,楼前为东暖房,后有梅花厅、渔台、水阁、江城阁、桂花厅,皆绕池四面。楼左建官门,中为前正房、后正房、后照房。”该园萃集江南庭园理景和建筑形式、技巧之大成,也成为南来北往仕宦显贵和骚人墨客的驻足流连之地。由于吴园所在瓜洲古镇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路过瓜洲,临幸吴园,驻跸于此。因园四周杂植花木,灿若舒锦,园门临河,园内有梅花厅、桂花厅、渔台、水阁、江城阁、御书楼诸名胜,乾隆帝敕改“锦春园”,并御书赐之。乾隆二十二年(1757)又赐“竹净松蕤”匾。
乾隆二十七年暮春,乾隆第三次南巡抵达扬州时,再次临幸锦春园,他观赏院内水榭楼台,叠石假山,鸟语花香,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乾隆帝的这首诗,点明了锦春园是一座乾隆皇帝眼中的名园,描述了园内外暮春时节的花木茂盛、绿树成荫景象,同时还以“石态全含浅淡皴”的生动诗句来展现园中叠石玲珑剔透之姿,可惜锦春园在太平天国战火中遭到焚毁,遗留下来的这块乾隆御诗碑,成为锦春园的唯一物质文化遗存。
对于乾隆御诗碑的发现和保护的曲折经过,常被知情老者津津乐道。据说,当年乾隆帝题诗后,园主人即勒石供奉并碑刻诗文竖立在锦春园内。光绪二十一年(1895),因瓜洲城坍入江中,长江水师瓜洲镇总兵署移建锦春园旧址,在掘土施工时发现御诗碑。随着时间变迁,民国时期,这块石碑被放置于瓜洲镇的一所小学校里,还被孩子们当做乒乓球桌玩耍嬉戏。“文化大革命”时期,石碑曾遭红卫兵“破四旧”,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该碑石材坚硬,只被敲掉右上角一小块。20世纪90年代初,瓜洲镇上一名企业家,出于保护文物的初衷,找到小学校的这块御诗碑将之运回家中,专门砌建了仿古宅院和“御碑亭”一座。作为康熙、乾隆南巡时在瓜洲的“行宫”——锦春园唯一保存至今的珍贵实物,这方命运多舛的御诗碑在亭中安然度过了近20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