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椿 张仲伍 王冠孝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形象宣传具有重要意义,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旅游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地方经济转型、提升社会就业水平、加强不同地区文化交流,同时可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但当旅游产业超出生态环境最大承载力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并进一步限制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Tang 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对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系统呈现协调发展趋势[2]。Lai 等研究了中国31 个省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旅游产业之间关系,得出21 个省份生态环境被过度利用的结论[3]。耿松涛等人对中国15 个副省级城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认为北方城市具有更强的生态环承载能力[4]。高维全等对长山群岛的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状况[5]。张玉萍等以吐鲁番地区为例,将旅游、经济、生态三个系统耦合协调度从不同角度进行定量分析[6];周成等以长江地区为例,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出发,定量研究了生态系统和旅游系统的耦合协调度[7]。最近几年来,更多的学者对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问题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邓椿利用面板数据,研究了山西省地级市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以及城镇化系统之间耦合关系[8]。赵传松等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探讨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地区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9]。
2017 年,山西省提出要将文化旅游业打造为战略性支柱产业。2019 年,山西被确定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建设省份。在此背景下,山西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转型,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但不可避免地也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环境脆弱带上,长期发展煤炭经济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或将成为山西旅游产业的制约因素。因此,探讨山西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问题,可以为旅游产业实现内涵发展,促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是典型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表1),在全国的55 个世界遗产中,山西省有3 处位列其中,占比5.45%,位于全国前列。在全国13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山西省也有6个城市上榜,位列全国第七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西总量为97 个,占比高达9.82%。自2015年起,山西每年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为了丰富游客体验,山西在平遥、晋城、五台山等地方开发了“又见”系列文化演艺产品,在运城举办关公文化旅游节、临汾市举办寻根祭祖节等节庆活动,有效提升山西文化旅游吸引力。
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主要路径。2017 年,山西省政府提出培育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要在继续做强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做好“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2008年至2018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和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如图1所示。
图1 显示,山西省旅游总收入自2008 年的739.32 亿元增加到2018 年的6728.7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4.7%。从图1 中趋势线可以看出,旅游总收入的增长趋势呈现明显的指数增长趋势,拟合优度R2高达0.9984。研究期内,国内旅游人均花费自836.4元增长到947元,年均增长率为12.5%。在图1中做趋势线,可以看出人均花费表现出接近对数上升趋势,拟合优度R2高达0.9727。
表1 山西省重点旅游资源在全国占比情况
2008—2018 年山西国内旅游人次和入境旅游人次变动趋势如图2 所示。就国内旅游人数而言,可以看出呈现指数式增长,从9384 万人次增长到70378 万人次,年均增长率高达22.3%。这说明了山西旅游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至于入境旅游人数,由于2014 年入境旅游采用新的统计口径,导致旅游人次出现断崖式下跌。在比较入境旅游人次变化时,采用两阶段分别比较法。第一阶段为2008—2013 年。第二阶段为2014—2018 年。从图2中可以看出,两阶段增长速率差别显著,第一阶段年均增长率为17.8%,而第二阶段仅为6.2%。这充分说明研究期内,山西入境旅游增速明显放缓。
图1 2008—2018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及人均花费
图2 2008—2018年山西省旅游接待人次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山西省制定多项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但由于受到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以及生态治理的长期性影响,当前山西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较差。从森林覆盖率来看,山西省所拥有的森林资源比较少,2018年,其森林覆盖率位列全国第22 位,人均森林面积仅为全国人均森林面积的1/2。
山西省森林覆盖率在研究期内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08年山西省森林覆盖率为13.3%,比全国平均水平20.4%低7.1 个百分点。2009 年,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在山西省长治市召开,这一年也是山西省造林绿化推进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18 年,山西省森林覆盖率为20.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3%,依然属于生态脆弱区。
从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方面看,山西省2008—2018 年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图3 所示。从图3 中可以看出,山西工业SO2排放量和工业烟尘排放量变动呈现出较明显的倒“U”型趋势。具体来说,2011—2015 年为工业污染物排放最多的阶段。这可能与2008 年国家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4 万亿计划造成的二次工业化有关。自2016年开始,工业烟尘排放量下降,但工业SO2排放量却在2018年出现反弹。
2016 年,山西省制定《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6年行动计划》,从清洁生产、机动车污染防治和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展开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山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临汾、运城、太原空气达标天数逐年上升,但晋城、阳泉和长治重污染天数在2018 年略有上升。晋城市主要因为燃煤小锅炉“清零”不到位,阳泉市则是由于粉尘问题严重,长治市则是由于部分环评不达标企业未严格执行停工停产。
图3 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量
评价指标的确立是研究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基础,参考已有研究成果[10],结合山西省的发展特点,遵循科学、客观、系统等原则选取指标。考虑数据一致性和可获得性,旅游产业系统中选取了6 个指标,生态环境系统中选取了8 个指标[11],见表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分两种。主观赋权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使结果有一定的误差。因此,采取较为客观的熵值赋权法[12-13]。确定指标的方向后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采用公式(1)。
表2 旅游产业系统及生态环境系统各项指标权重
负向指标采用公式(2):
根据权重计算过程,最终山西省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系统指标权重值如表2所示。
1.耦合度。在此建立的耦合度模型,主要是用于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这两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程度:
公式(3)中C 代表耦合系数,值域范围[0,1]。其中C值越大,代表系统之间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高,系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就代表越不协调,相关联的水平越低,其发展越无序。耦合度等级阶段划分如表3所示[14]。
2.耦合协调度。耦合度C仅用来衡量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无法反映各个系统的发展水平。因此,为全面分析山西省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状况,在协调度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15,16]。
表3 耦合度C 阶段划分
公式(4)D代表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T代表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用来判断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态势。α和β为待定系数。山西省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紧密,生态环境的改善会提升旅游资源的品质,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同样,旅游业作为正在崛起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将推动山西经济转型,从而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因此,确定α=β=0.5。协调度等级划分如表4所示。
数据主要来源于《山西统计年鉴》(2009—2019 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9 年),国家数据网站(http://data.stats.gov.cn)。地市级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山西省环境状况公报。部分数据来自山西省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利用耦合度计算公式,可以分别得到山西旅游产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如图4所示。
图4 显示,山西省的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数(U1)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8—2013年,这一阶段指数直线上升。在2011 年山西确定“晋善晋美”作为旅游宣传口号,吸引大量国内游客。之后山西旅游形象片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促使入境游客数量大幅提升。第二阶段为2013—2015 年的波动阶段,造成这一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旅游产业受到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入境游客人数下降以及旅游外汇收入减少也是导致这一时期指数波动的关键因素。第三阶段为2016—2018 年,这一阶段综合评价指数开始快速回升。自2015 年起,山西召开旅游发展大会,采取“1+3+N”的形式,有效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从图4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U2)在研究期内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山西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后,山西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数据显示,自2011 年到2015 年,山西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SO2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均快速上升,直接导致这一阶段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下降。由于资源型经济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效应的滞后性,山西省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或将在短期内依然呈现下降态势。
根据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相互关系,对山西省两系统之间发展类型做出判别,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中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旅游产业系统总体上相对滞后。从时序角度来看,2012、2013 以及2018 年中,生态环境产业滞后。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从指数数值上来看,自2011 年开始,两系统之间的绝对差异在进一步缩小。山西作为地上文物最多的省份,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以来以煤炭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影响,社会资本挤出效应明显,导致旅游业发展在全国来说严重滞后。近些年来,山西省大力扶持旅游产业发展,但生态环境,尤其是空气污染,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表4 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图4 山西省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数
为深入分析山西省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这两个系统综合评价指数间的相互关系,对两个系统耦合度进行计算,结果见表6。
从表6中可以看出,研究期内山西省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较低,除2008 年,两者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外,其余年份均处于拮抗阶段。这充分说明山西省旅游产业尚未与生态环境形成良好互动。也就是说,生态环境未给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基础保障,而旅游产业的缓慢增长也没能为生态环境治理贡献力量。2009 年,山西省制定了旅游业发展的三年规划,对旅游产业发展有了更多政策性支持。2015 年之后,省政府提出山西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在2017 年又确定了“三大板块”的发展战略。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山西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加大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如制定《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物监督管理条例》《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山西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通过环境规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表5 山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滞后类型判别表
表6 山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度阶段划分
计算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T以及耦合协调度D,根据数值时间演变顺序研判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态势(见表7)。
表7显示,在研究时段内,尽管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均有起伏,但整体上是在增长的,从2008 年的0.3597 上升到2018 年的0.5201,年均增长率为3.75%。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指数也从2008年的0.3162 上升到2018 年的0.5082,年均增长率为4.86%。从耦合协调类型的划分中,可以看出山西省旅游产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总体处于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状态。具体而言,2008、2009、2014年为轻度失调,2010—2012 以及2015—2016 两个时间段为濒临失调,对耦合协调状态的进一步研究再次印证了山西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两个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2017 以及2018 年,山西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处于勉强协调状态。这一发展趋势表明山西省在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将逐渐转化为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表7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在对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8—2018 年间两个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测评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山西省的旅游产业系统评价指数和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数总体上呈现出上升态势。第二,山西省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度较低,仅2008 年两者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其余年份均处于拮抗阶段。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第三,山西省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以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为主。2008 年、2009 年、2014 年 为 轻 度 失 调,2010—2012 年以及2015—2016 年两个时间段为濒临失调,但在2013年、2017年以及2018年,山西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处于勉强协调状态。
结合以上研究结论,从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提出建议。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一是加强旅游景区文化建设力度,树立山西文化旅游品牌。2019年山西省成为全国第8个省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应利用好这块“国”字招牌,深挖“地上”资源,大打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二是推进旅游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旅游产品增加新业态,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旅游服务管理要有制度,展现专业精神;公共服务要满足游客需求,提高重游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从源头上将污染降至最低。目前,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依赖第二产业,并且在短期内将继续持续。因此,利用科技创新进行污染源头治理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二是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加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会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要严守绿地率,提升城市生态供给水平。三是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理念,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当前,人均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大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如,农业秸秆的回收集中利用,城市居民提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比率等,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