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利 刘岩民
(厦门工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所谓八景,是对一个地方典型自然和文化景观的集称,一般以八项最具地方特色的景观组成,并以四字命名[1]。“八景”的滥觞始于北宋宋迪的“潇湘八景”,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对此有如下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2]学界多以郑州八景、燕山八景、巴渝八景等城市、地域性的八景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传统古代村落小尺度空间范畴内的村镇“八景”研究及其相关传统村镇“八景”景观功能、文化内涵等也尚乏揭示。
传统“八景”多借助景观命名,凸显所在地景的“地灵人杰”。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自然物象(地灵),例如山、石、水,树、风、雪、烟、雨等自然景观;其二是人文胜迹(人杰),例如古建筑遗址、名人轶事、神话传说等人文要素。八景从最初的精英(文人墨客、乡绅仕宦) 审美逐渐演化为一种集体意识,这在客观上又充当了地方认同和情感纽带的重要媒介,并酝酿和培育了以此为依托的深入人心的地方记忆[1]。其实,传统村镇“八景”所蕴含的这种“地方记忆”,对于建构新时代“美丽乡村”背景下的地域场所精神、地景特色无不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基于此,本文拟以万历年间的《建阳县志》为例,解析闽北传统村镇“八景”的功能,揭示闽北山区独特地景的“地灵”“人杰”,为闽北山区的美丽乡村建设、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提供借鉴。
建阳县古属建宁府,坐落于福建省南平市北部(建阳区),是福建省最古老的5个县邑之一。建阳县早在秦汉便已有建置,《建阳县志》记载:“秦始以其地隶闽中郡。汉初郡废,孝武徙其民而墟之。”东汉建安八年(203年),东吴名将贺齐征伐福建,将桐乡划入建平县以平衡当地的权贵势力。晋太康元年(280年),又将建安郡拆分为建安、晋安二郡。南宋时期(1152年),建阳县归属建宁府管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朝又将嘉禾县复名为建阳县。直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阳县所属辖区由建宁路又改制为建宁府,下辖五乡十九里。
建阳县位于福建省北部,西北、东部地势较高,境内多盆地地形。全年气候舒适,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较长而冬季较短。建阳境内水资源非常丰富,共有溪流70余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有崇阳溪、南浦溪和麻阳溪。流驳岸较为陡峭,且河床基石裸露,支流则更为狭窄,使得溪流更为湍急,河谷多呈现出深切曲流的“U”字形。
万历《建阳县志》中记载了一县(建阳县坊)九里(洛田里、崇泰里、崇文里、崇化里、永忠里、同由里、三桂里、禾平里、兴上里)共计72处村镇“八景”(图1)。《建阳县志》中所记载的各乡里村镇“八景”题名皆以两字构成其景点主题。这些景观主题中有5处自然环境要素:建溪、环峰、豸山、麻沙、汀溪,另有5处人文胜迹:考亭、书坊、云莊、唐窠、粤城,反映了各乡里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
图1 《建阳县志》所记载的村镇“八景”分布图
古代传统社会中农业占据核心地位,水资源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建阳村镇“八景”中记载了大量与水相关的景点,共计24处,占到全部景点的33%,反映了传统农事活动中水资源的重要作用(表1)。
表1 “农事指时”景观要素分析表
传统农耕社会中的“月令”主要采用“以时系事”,依据四时二十四节气为古人生活作息提供重要的经验(指时)参考,正所谓 “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农事关系整个社会、族群的生死存亡,决定了古人必须对“农时”具有相对精确的认知和把握。直至明代,人们才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四时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规律。而传统社会老农经验与农谚的积累、传承,则将物候、气候知识进一步系统化,通俗化,不仅使大量的物候、气候知识得以传承,而且在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5]。如明初娄元礼所编纂的《田家五行》便有大量物候、气候的记载,“其中用天象、物象来预测天气的农谚有140余条,关于中长期预报的100多条,农业气象方面的近40条。”[6]万历年间,徐光启编著了《农政全书》,书中同样记载了大量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风、雨、云、霞等气象变化和民间谚语(表2)。建阳村镇“八景”中亦有大量对季节(春夏秋冬)、时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雪、云、月、风等天象、气象的描述,反映了传统农耕社会对月令指时的高度依赖。
表2 《农政全书》所记载的景观图景
从八景的方位分布来看,建阳村镇“八景”与县衙(城市)“八景”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市“八景”多分布在其边界的四域,暗示所辖疆域的空间范围。例如,“建溪八景”中仅有“登高古迹”一处景点处于城内,其他七景皆环绕于城外各处(图2)。而建阳村镇“八景”却大多分布在各辖区内部,且以各乡里的核心空间要素为中心呈现不规则分布状态,例如“芹溪八景”即围绕“芹溪”这一线性要素进行铺陈(图3)。
而在建阳村镇,其“八景”呈现出叠山、险峰、激流、洄溪等环境特征,构成了层峦叠嶂、湍流激荡、气象万千、雄浑险奇的山地景观意向(表3)。
表3 “地景”景观要素分析表
图2 建阳县衙“建溪八景”分布图
图3 洛田里“芹溪八景”分布图
农事活动的节律性导致了社会活动的节律性,“春秋行,冬夏居”成为人们外出游赏的普遍共识。从建阳村镇“八景”记载的有明确季节性的景点题名中,可以大致总结出其中的游赏季节分布情况(表4),其中春、夏、秋、冬的比例为5∶1∶1∶6。由于建阳春季气候舒适,较为适宜外出远游,所以建阳村镇八景中与春季相关的共有5处景点,占总数的 38%;而夏季湿热,不宜外出远涉,故夏季的景点最少,只有一处为“莲湖晚风”(永忠里);秋季则处于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候特点不明显且时间较短,因此也只有一处为“龙潭秋月”(洛田里);而冬季时间短暂且气候相对适宜,因此冬季的景点具有一定的景观稀缺性也较为适宜游览,与之相关的景点多达6处,占总数的46%,且其雪景大多处于各村镇的边界处,多作为登高远眺的远景。
表4 “游赏季节”景观要素分析表
历史文化宣教的功能之一,即强调乡村历史的悠久和连续性,集中体现在崇文里的“粤城八景”。“粤城八景”中的首景为“古城春色”,《建阳县志》记载:“城在崇文里,即所称闽王城是也。”[7]《方舆纪要》也有对闽王城的记载:“相传王审知所筑,其中殿基犹存。今土阜周回,隐隐如城,外有水田环绕,盖城濠云。”王审之曾被朱温封为闽王,被尊称为“开闽尊王”。“古城春色”通过对其故城景色的点题,暗示崇文里的悠久历史。与此类似的还有洛田里“芹溪八景”中的“子期丹灶”。《建阳县志》记载:“在砚山之麓,相传华子期炼丹于此。”[7],通过追溯先秦时期的华子期以暗示其历史的连续性;“芹溪八景”中的“桃园别墅”则记载了时人叶善夫的诗句“当日武陵人已老,谁知犹有种桃人”,勾连起与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的历史渊源。
历史文化宣教的功能之二,即对文化教育的推崇。崇化里的“书坊八景”和三桂里的“考亭八景”,皆是宣扬“耕读传家”的典型案例。建阳县的雕版印刷始于五代,盛于两宋,直至明代已发展成为全国的印刷中心。建阳县的雕版印刷多集中于崇化里和永忠里,崇化里的“书坊八景”以书林门为起点,外有接官亭。书坊轴线延绵数里,周绕“仙亭暖翠”“龙湖春水”“南山修竹”“岱峰寒泉”等书坊八景;三桂里“考亭八景”中的“考亭”最早由宋儒朱元晦所筑,后由理学大儒朱熹复建。考亭书院早在南宋时已是全国闻名的书院之一,加之朱熹在此创立了考亭学派,使其成为著名的“闽学”之源。“考亭八景”围绕“考亭”依次展开,表达了村人对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
历史文化宣教的功能之三,即敬宗收族。福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东汉末期、唐初、五代初期是中原士民迁居福建的3次高峰时期。迁居早期,中原巨族把世阀宗亲观念一并带至福建,并依靠家族力量在和原住民的资源争夺中获利颇多。在这种弱肉强食的社会环境中,家族的团结显得尤为重要,因之也开启了福建民间私撰族谱的风气。到了明代中期以后,修谱活动出现了普遍化的趋向,许多福建家族都是在这一时期首次修篡族谱[3]。同时,地方政府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也需借助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强大内聚力的宗法制度,而促使宗族意识普及化的空间载体便是祠堂。直至明代中晚期,同族乡民皆建置祠庙,且追祭的祖先亦上溯至数十代。祠堂设施的完善,实际上,成为宋明以来家族制度发展的主要标志[4]。
《建阳县志》中崇泰里的“云莊八景”体现了祠堂在乡村聚落空间中的中心地位(图4)。刘爚(1144—1216年),字晦伯,号云庄居士,被尊为“建阳七贤”之一,曾追随理学大儒朱熹讲学,后在马伏村创建了云莊书院。云莊书院后被刘氏后人改为祠堂,用以祭祀刘爚。 “云莊八景”以云莊祠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云莊八景”(龙山晴色、双溪春涨、晴暗壁鲤、芳洲夕照、狮岩霁雪、马岭晴云、九曲洄流、五龙耸翠)皆表现了闽北地区独特的山、岭、泉、溪等自然景观,反映了其五光十色、变化多端的气象变化。
图4 崇泰里“云莊八景”分布图
村镇“八景”是城市“八景”文化的一种延续和衍变。城市八景在宋代成型后,在乡绅逐渐主导地方社会文化的明清之际,成为地方集体意识蓬发的一个表征,并由此推广到乡镇、村落的八景评定,成为明清时期聚落景观的普遍性文化现象[8]。城市“八景”多从“一郡之望”的角度进行大尺度景观的建构,而村镇“八景”在景观择址、题名、功能等方面都显示出其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建阳村镇“八景”的功能与农耕社会中的农事、民俗密切相关,在农事指时、外出游赏、历史文化宣教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反映了晚明闽北乡土社会的风土人情。
建阳村镇景观意向,既迥异于“燕京八景”的庄严肃穆,也有别于“江南八景”的温柔婉约,体现了闽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特征。
综上,建阳传统村镇“八景”,既彰显了独特地景的“地灵”(地方认同),也凸显了悠久厚重的地方“人杰”(历史情感凝聚)。在当前乡村地域景观日趋“同质化”的危机下,传统村镇“八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于乡村振兴、遗产保护、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