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厕所革命理念的设计与应用

2020-06-10 03:01郭绍法
福建建筑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共厕所如厕厕所

郭绍法

(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文明素质的提高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完善。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存在重“进口”轻“出口”的思想,造成城乡厕所建设与管理历史“欠账”太多,以致当前仍然在一些地区存在厕所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设计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现象比较突出,人们上厕所极不方便,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颁发了新的《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和《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部联合修订颁发了新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GB/T50337-2018)[3]规范等,为公共厕所规划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基于此,本文拟从当前大力推动“厕所革命”和城乡厕所规划设计中存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1 开展“厕所革命”,促进文明建设进步

提起厕所大家都熟悉不过了,它是每个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对厕所的称呼十分繁多,分类也十分复杂,建造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如厕问题,要解决好如厕这个被称为是“天大的小事”,全国从上至下均以“1号工程”来实施,要通过“厕所革命”彻底解决我国公共设施配置不足、建设管理缺位等问题,营造舒适的如厕环境,使人民群众如厕更方便,真正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1.1 “厕所革命”与文明素质

厕所是衡量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改善厕所环境卫生,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关乎国家良好形象的树立,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态度,也折射出一个城市管理者和执政者的管理智慧。当下,我国的厕所现状是美丽中国最弱的一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发展很不平衡,脏、乱、差的问题在一些地区比较突出,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要通过“厕所革命”打造一个功能全、标准高、可持续发展的如厕环境,将不再为无手纸而满脸惆帐,不再为厕所的异味而影响心情,不再为无处放置的衣物而手足无措。

“厕所革命”的实施目标,不是为盲目追求厕所建筑与设施的豪华,而是要立足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前提下,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如厕“权”,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幸福。俗话说:“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 当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成为新的追求目标,厕所是满足人民群众生理功能需要的必备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化地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素质程度。

1.2 “厕所革命”与社会文明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重视“厕所革命”呢?因为它是一座城市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清洁卫生的厕所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基本需求。厕所丰富了城市文明细节,城市细节不仅可以通过城市相关基础设施来表达,而且可以通过这些设施所带来的文明效应来反映,直接体现一座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如果城市的规划,设计者始终把人的需要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就不会忽略城市厕所建设这一文明工程,因为厕所不仅是环境需要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产物。厕所规划、设计得越合理,越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功能越实用,就越能体现设计者的文明责任心。城市厕所由于它的使用频率几乎涉及每一个城市居民及其游客,因此也就成为最能体现城市文明细节的设施。加强城市厕所规划建设管理,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厕所是表现城市细节的设施,它在城市运行、发展中,在人们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政府对城市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并且这种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基础设施无法替代的。厕所是专供人们生理排泄的服务场所,以前排泄行为被认为关系个人隐私,难登大雅之堂,而在当前这个生理排泄这样的“小事,”与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一样,越来越多受到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重视。人类的排泄行为是维持生存的最基本的生理活动之一,当人们外出时,由于人的排泄行为并无准确的规律可循,排泄生理行为就必须依赖设置在公共场所的厕所来完成。厕所是人类生活的必需空间,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

1.3 “厕所革命”与管理水平

厕所的管理是否到位,反映出管理者对城市的管理水平。若干年前,曾跟随总队领导去基层部队检查工作,领导在总结检查工作时指出,“单位的厕所是否干净、整洁、无异味,可直接反映该单位的管理是否到位”。改革开放初期,公共厕所数量少、环境差、臭味重,上厕所极不方便。经过“厕所革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厕所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数量多了,环境变好了,而且内部设施也越来越齐全了,尤其是增加了许多人性化的设施,如第三厕所的建设,方便老人、小孩、残疾人等需要亲属陪伴的人群如厕。在改革开放前,厕所供给仅考虑人们的如厕问题,却很少考虑怎样管理厕所的问题,从而滋生出许多公共卫生隐患。以前大多数人都遇到过粪便横流在公厕外,用砖块掂着脚进厕所如厕的情景,反映出重建设、轻管理的严重蔽病。

前段时间,笔者跟随家人去市郊一座近期建成的公园玩,路边停车排成长队,走进公园发现有近百人的家长带着小孩在不同的游戏设施中玩耍,在游戏场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刚建成不久、较新颖的厕所,走进厕所发现崭新的厕所里面设施无一件可使用,洗手池上无水龙头,大便器蹲位处门被钉子钉死了,小便器用黑塑料袋包裹着。这种建而未管、管而不力的现象说明,重建设、轻管理不能达到“厕所革命”的目标要求,唯有重视建设和重视管理放在同等的位置,才能真正改善厕所的卫生状况,否则厕所建设只能成为一种摆设,毫无实际使用意义。

2 “厕所革命”与各项标准规范的实施

民生问题无小事,实现伟大目标须从具体小事做起,小小公厕、方寸之间,却系着民生,连着文明。

2.1 厕所设计中比例和数量不符合规范的问题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第6.6.2条规定,男女厕位的比例应根据使用特点、使用人数确定。在男女使用人数基本均衡时,男厕厕位(含小便器)与女厕厕位数量的比例宜为1∶1~1∶1.5;在商场、交通建筑、公园等场所,厕位数量比不宜小于1∶1.5~1∶2[1]。据有关资料报道,香港社会学家周华山先生,曾专门对北京机场、西单商场和东单某胡同的公厕进行调查,他发现,女性如厕的平均时间是男性的3倍。所以说,调整男女厕位比例是“厕所革命”的重要一环,女性厕位紧张问题亟待解决,刻不容缓。从当前厕所设计情况来看,女性厕位的数量远未达到规范的要求,男女厕位的比例失调问题十分严重,要解决女性如厕难,提高女性厕位比例是根本之道。笔者在施工图审查中发现,大多数工程项目女厕与男厕的面积基本相同,甚至女性少于男性,又因为男性的特点,即配有小便器,实际上面积相等的男女厕所,男厕的人流容量也大大高于女厕,于是就会出现厕所门口有女性排队如厕的情况。图1为福州某商务区公共厕所,设置的厕位数量男厕为12个,女厕为6个,男厕位与女厕位的比例为2∶1,与规范要求男女厕位比例正好相反。

图1 某商务区厕所平面图

笔者认为,该设计图纸男女厕所拟作调整,男厕所改为女厕所,可设置厕位8个,女厕所改为男厕所,可设置厕位3个,小便器4个,这样就可提高女性厕位的配置比例,解决女性厕位不足的问题,从根本上保障女性如厕更方便,调整后厕所平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拟调整后厕所平面图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0-2016)第4.2.3条规定,饭店、咖啡店等餐饮场所,厕位数根据餐厅座位数确定,大于100座位时,男性设3个,女性设4个(按男女如厕人数相当时考虑)[2]。例如,福州某著名餐饮店,餐厅座位数约200座。该餐饮店男女均设置两个厕位,男厕还有约2m的小便槽,女性厕位数与规范要求相差一半,用餐高峰时,厕所门口经常有女性顾客排队如厕的情况,男厕的两个厕位基本没有使用,因为男女厕位间存在的人工 “屏障”阻碍了使用率。从这一情况显示,厕所设计应尽快解决男女厕位比例不当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实际使用需要出发,拟将男女厕所,改造成为无性别厕所,设置普通厕位4个、无障碍厕位1个(并兼第三厕所),保留男性小便处,这样可以缓解女性顾客的排队现象,减轻女性如厕负担,真正体现关怀女性同胞的实际问题,如图3~图4所示。

图3 某餐饮店厕所平面图

图4 拟改造后厕所平面图

2.2 厕所设计存在不按规范要求设计的问题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第3.0.1条规定,公共厕所的设计应以人为本,并应遵循文明、卫生、方便、安全、节能的原则[2]。“厕所虽小,五脏齐全”, 要真正设计好一座美观适用的厕所,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是易事。笔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到,厕所设计不如人意的事例较多。例如,《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第4.3.1.3条中,厕所内应分设男、女通道,在男、女进门处应设视线屏蔽[2]。而笔者平时外出时观察到,多种建筑内设置的公共厕所在走道处可看到男厕小便器的位置,男性小便时,背对着走道小便,门口望去一目了然,很不文明雅观。这就是设计时没有按规范要求设视线屏蔽引起的问题,如图5所示。

图5 厕所设计未设视线屏蔽

另外,厕所防臭设计也是重要内容之一,更是使用的关键因素。但设计单位对厕所通风排气设计往往考虑不周,通风和排气设施设计不到位现象较多,有些新建的厕所,一进门就闻到刺鼻的异味。去年底,笔者前去参加福州某高速公路“厕所革命”的方案评审会,高速公路领导对厕所改造防臭的问题特别强调,要求设计方案中应有防臭控制措施,要采用先进的除臭技术等。说明已建的高速公路有些厕所防臭问题没有解决,游客反映比较强烈,使厕所的防臭问题成为领导的“心病”。

上述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设计单位对厕所设计不够重视,质量意识不够强。厕所方案设计时,只重视外观立面效果,不重视平面合理布置和通风排气的实际效果,没有采取较好的通风排气措施等。

这使笔者回想起20世纪70年代初刚到福州时,听过一段顺口溜来形容对福州的印象,即“说话像鸟叫、地瓜当粮草、拖鞋满街跑、厕所像碉堡”。笔者现在认为“厕所像碉堡”,从当时的设计条件有它的合理性,因当时城乡间没有自来水,大多数厕所都设计成旱厕,设计成离地面1.8m高左右的高位厕所,人们如厕时粪便往下流走,如厕人在中间,上面是高位百页通气窗,厕所产生的臭味通过排气道,从百页通气窗得到排放,较好地解决了旱厕防臭的问题。

2.3 城区、商场公共厕所设置指标不足的问题

出门在外,难免要上厕所,人们会因为一时找不到厕所而不知所措。因此,《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GB50037-2018) 第7.1.5条中规定,沿道路应设置公共厕所的间距,商业区周边道路小于400m,生活区周边道路400m~600m,其他区周边道路600m~1200m[3]。 在制定一个区域的详细规划时,按照人们的生理条件需要,即在人们产生便急感时,需在7~15min内找到厕所位置。这样一个参考标准,将城市厕所的布局合理地在详细规划中予以体现,以使人们能在合适的时间内及时找到厕所。而在当前实际生活中,城市的厕所布置不容乐观,特别是老居住区原规划设计不够合理,厕所设置数量与居民的如厕需求还有差距。但现在要在已建居住区增设一座厕所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要顾及厕所周围居民的感受。前段时间,笔者发现在鼓楼区五四路路口,厕所主体建筑建起来后又被拆除,说明要增设厕所会遭到周围居民的反对。但是,民生问题非小事,它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厕所革命”的重要举措。最近发现鼓楼区有些主要道路边的绿化地上,建起了多座新颖亮丽的组装式无性别厕所,占地面积不大,设施配置较齐全,基建时间很短,很好地解决了老居住区公共厕所布置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解决方案,是解决老居住区居民如厕难的一个良方,可以很好地推广应用,如图6~图7所示。

图6 沿街组装式无性别厕所

图7 沿街组装式无性别厕所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第4.2.2条,大型商场应按一类厕所标准设置,商场、超市购物面积大于1001m2~2000m2时,应设男厕位3个,女厕位6个[2]。笔者观察到,福州某大型商场为了经济利益考虑,一、二层商场不设置厕所,设置在三层商场较隐蔽的位置,这样给需要如厕的人带来很大不便,特别是老人和小孩突然内急时,要及时找到厕所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也违反《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第6.6.1.1条规定,室内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应满足不同类型建筑的使用要求,不宜超过50.0m[1]。

笔者认为,该大型商场购物区分布在一至四层,每层购物面积均大于1000m2,按规范要求每层均应设置厕所。若从商场的经济利益考虑,最少应在一层、三层各设置一处厕所,厕位数量根据两层商场购物面积相加确定,两层的购物面积大于2001m2,应设置男厕位5个,女厕位10个,才能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能方便顾客的如厕需求。

2.4 医院病房厕所的环境质量亟待改进的问题

“厕所革命”将为医患双方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按照数量充足、方便可及、干净整洁、管理有序的要求,有效改善医疗机构厕所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

病房的厕所,虽为区区小事,却关系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病房内部的环境质量。在医院病房中,每位患者都渴望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就医环境,而厕所在医院中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角落。所以,病房的厕所设计是否布置合理,干净卫生,无异味,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去年底,笔者因健康原因,到福州某医院就医,发现这家医院近年建成的病房大楼病区内没有设置公共厕所(医护人员专用厕所除外),探视(陪伴)人员、护工如厕和外来体检人员需要大、小便,都要到病房内厕所使用,导致病房的厕所变成了公共厕所,给病人的隐私和卫生条件带来诸多不便。例如,洗脸毛巾都不敢挂在厕所内。笔者建议,该医院应尽快为每个病区改造一间公共厕所。

另外,该医院的病房厕所也有待提升改善的空间。病房住院人数多数为4人/间,4个病人,加4个陪伴人员或护工等。一间厕所10余人要排队洗脸、刷牙、洗澡、洗衣、如厕等,病人如厕时间较长,使用频繁,基本上从早晨6点钟开始到晚上9点前,厕所内没有空档的时间。加上厕所内干湿不分,又没有对外直接开窗通风,厕所内地面基本上都是处在潮湿状态,甚至还有积水现象。众所周知,整天潮湿的环境容易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对病人健康很不利。

笔者认为,该病房的厕所,应乘“厕所革命”的趋势加以彻底改造。首先,要从厕所干湿分离着手,解决病房的环境质量。笔者拟对现有厕所的平面布置和干湿分离后的平面布置进行比较,在不改变原厕所分隔墙的基础上,经适当调整设施布置,可同时供3人使用,可缓解病人需排队如厕的问题,也解决了厕所干湿不分的敝病,使病房的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如图8~图9所示。

图8 现卫生间平面图

图9 拟改造平面图

2.5 厕所设施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第4.1.3条“公共厕所男女厕位的数量应按相关规定确定”[2]。笔者在施工图审查中发现,有的工程项目不按使用人数要求配置卫生设施。例如,某幼儿园工程设计,教职工使用的卫生间,每层设置女厕位8个,男厕位2个,小便器3个。整幢幼儿园设计职工使用的卫生设施厕位33个,小便器15个,够每位职工每人分配一个专用厕位。按卫生洁具配备标准计算使用人数,可供1幢高层办公大楼几百人使用。设计应从实际使用需求考虑,按规范要求配置卫生设施,不按规范要求的设计,会造成严重浪费现象,也会给使用管理增加成本,某幼儿园卫生间平面图如图10所示。

图10 某幼儿园卫生间平面图

图11 某幼儿园卫生间平面图

另有一座幼儿园工程设计,教职工女厕设置2个厕位,男厕设置3个厕位,4个小便器,设施配置与实际使用需求极不相符,如图11所示。在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的职工配置女性应该多于男性,有的幼儿园除保安外,没有配置男性职工。在卫生设施备置上,理应女厕位要多于男厕位,才能符合使用功能的需求。经施工图审查建议,设计单位将男女厕所对调,改为女性设置4个厕位,男性设置1个厕位,2个小便器,这样设置比较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厕所革命”的理解,联系当前厕所规划设计中存在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切合实际使用需求等问题,结合几个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提出调整男女厕位比例,厕所干湿分离和选择无性别厕所等解决方案和完善措施,希望能给设计人员对厕所设计有所帮助,减少厕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发生,进一步提高厕所设计质量水平,使厕所设计更加符合“人性化、生态化、景观化、智能化” 的新特点。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厕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措施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要达到14亿人口的普遍满意,还需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据凤凰卫视报道,我国还有1/3以上人口还没有用上洁净的马桶设施,所以,我国“厕所革命”的行动还在路上,文明行为的改善也不会是终点。

猜你喜欢
公共厕所如厕厕所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厕所囧事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警惕厕所性猝死
且谈如厕
从上海的第一个公共厕所说起
厕所——希望不再老生常谈
记得上厕所
二合一公共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