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友
作者单位:122100 辽宁 北票,北票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颅脑手术广义上是指一切以头部为手术目标的外科治疗手段,包括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开颅手术[1]。开颅手术与人体其他部位的手术不同,除麻醉药物外,原发病及手术创伤等因素均会对脑组织产生影响,因此,患者术后更容易产生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显示[2],对于非中枢神经系统手术的患者,麻醉深度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为此,笔者收集近年来我院开展的开颅手术病例,旨在探讨麻醉深度与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障碍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的90例患者,全部患者均有开颅手术治疗指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各45例,两组患者各项术前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履行告知义务,并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预计手术时间≤6 h;术前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24分;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无止凝血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存在心理疾病或智力异常;存在视觉、听觉异常及语言功能障碍;长期服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代谢药物者;术后恢复较差,无法进行后续认知功能评估。
1.3 麻醉深度判定 本研究以脑电双频指数(BIS)[3]作为麻醉深度实时判定依据。常规以乙醇消毒患者额头[4];经自然晾干后粘贴BIS电极,粘贴部位为额正中线鼻根上以及眉弓上、太阳穴与发际之间;调试反馈信号,满意后开始进行手术。根据患者原发病选择开颅部位和手术方式,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过程中浅麻醉组BIS在46~60之间,深麻醉组在30~45之间。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方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手术开始前(T2)、手术结束后(T3)和定向力恢复时(T4)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情况[5];采用MMSE对患者术前(Da)及术后第1天(Db)、第3天(Dc)、第7天(Dd)认知功能进行评估[6]。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多点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不同时间点MAP比较 两组间不同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HR比较 两组间不同时间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比较 两组间术前和术后第7天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3天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BIS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实时监控手段之一。该方法以量化的脑电图指标作为判断镇静水平和监测麻醉深度的依据[7]。麻醉深度越大心输出量越低,进而导致脑供血能力下降,在低血供状态下脑代谢被部分抑制,而且不同的抑制强度将导致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8]。
本研究试探讨不同麻醉深度下颅脑手术患者其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合理的麻醉深度下(BIS 30~60),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为接近,即适当增加麻醉深度并未增加术中风险;尽管术后第7天两组认知功能大致相当,但是在术后第1天和第3天深麻醉组具有更好的认知表现,这可能是因为深麻醉进一步抑制了脑组织代谢,有利于创伤后恢复,因此术后早期MMSE评分更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应该在保证麻醉安全的前提下加大麻醉深度,以期更好地抑制脑组织代谢,利于术后早期脑组织恢复,减轻意识障碍程度。
表2 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不同时间点MAP比较(mmHg)
表3 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不同时间点HR比较(次/min)
表4 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比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