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显彪,杨园耘,孟继枝,李海宏,杨祚斌,沈云峰,赵国安,肖文祥
(1.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云南 隆阳区678000;2. 龙陵县植保植检站,云南 龙陵678300)
石斛是兰科(Ore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Swartz)植物的总称,主要有铁皮石斛、紫皮石斛(齿瓣石斛)、金钗石斛、鼓锤石斛、流苏石斛、环草石斛、密花石斛、叠鞘石斛、霍山石斛等。龙陵县是石斛种植大县,截止2018 年全县石斛种植面积达730 hm2[1],其中紫皮石斛种植面积达620 hm2,占全国紫皮石斛产量的70%以上,被誉为中国紫皮石斛之乡。石斛疫病是由恶疫霉[Phytophthora(L.ebert et Cohn)Schrot]或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nTrow.)引起的真菌病害,通常危害石斛的根、茎、叶等部位,引起根腐、茎基部腐和顶枯,导致植株死亡[2]。近年来,龙陵县紫皮石斛受疫病危害严重,直接影响了石斛产业的发展,对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胡永亮等对[3],何晓婵等对防治铁皮石斛疫病有过相关研究[4],表明68.75%氟菌·霜霉威SC 800 倍液、68%精甲·锰锌WG 有一定防效。为进一步筛选防治药剂,达到有效防控紫皮石斛疫病,本试验选用75%肟菌·戊唑醇WG、29%吡萘·嘧菌酯SC、60%霜脲·嘧菌酯WG、68%精甲霜·锰锌WG 4 种高效、低毒、广谱、环境友好、复配型杀菌剂对紫皮石斛疫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为大面积防治紫皮石斛疫病提供用药依据。
试验示范地选择在保山市龙陵县龙山镇横山村石斛生长势均匀良好且已有疫病发生的遮阴棚内,墒面用木渣、刨花、基质、腐熟农家肥等混合成透气腐殖质,株行距10 cm×10 cm,海拔1 460 m,棚内年平均温度(22±1)℃,施药前30 d 未打药,试验地栽培的石斛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生产相同。试验作物为紫皮石斛(齿瓣石斛),防治病害为疫病。
试验设4 个施药处理(表1)和1 个清水对照处理,每处理3 次重复,每个小区18 m2,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周围设保护行。2018 年6 月5 日、12 日、19 日各施药1 次,共施药3 次,正常用药量。药剂兑水量为900 L/hm2,采用3WBD-16 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小区进行茎叶喷雾。施药当天天气晴,棚内温度为(24±2)℃,相对湿度为58%~62%。
表1 试验用杀菌剂
每小区调查200 丛,调查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并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分别于第1 次施药后7 d、第2次施药后7 d 和第3 次施药后7 d、14 d 各调查1 次,全期共调查4 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邓肯氏新复极差法统计检验。病害分级标准(表2)及病情指数、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表2 石斛疫病病害分级标准
试验期间观察发现,经75%肟菌·戊唑醇WG、29%吡萘·嘧菌酯SC、60%霜脲·嘧菌酯WG、68%精甲霜·锰锌WG 处理的紫皮石斛未出现药害现象,本试验使用的剂量对试验区内的有益生物安全。
从表3 可知,4 个施药处理在第1~3 次药后7 d 病指逐渐降低、防效逐渐增加,第3 次药后7 d时病指降为最小、防效达到最好,第3 次药后7~14 d 病指逐渐上升、防效逐渐减弱。从病指上看,施药处理平均病指在1.73~4.27,病害较轻发生;处理5(CK)的平均病指在8.13 ~9.33,病害中等发生,且略有加重趋势。从防效上看,第1 次药后7 d,4 个处理差异不显著;第2 次药后7 d,处理3 显著高于处理1,其余处理差异不显著;第3 次药后7 d、14 d,处理3 显著高于其余3 个处理,处理3 整体防效最优,4 次调查的防效分别为55.74%、65.15%、81.16%、78.57%。4 次调查中处理2 与处理4 始终表现为差异不显著,2 个处理整体防效适中且处理2 略高于处理4。处理1 整体防效较差。其次4 个处理在第3 次药后7 d 时,防效达各自最高值,分别为62.32%、73.91%、81.16%、71.01%。第3 次药后7 d 时,处理3 对紫皮石斛疫病防效最高可达81.16%。
表3 各处理对紫皮石斛疫病的防治效果
复配剂中复配后组分的特性可起到互补、协调作用,产生效果相加的效应。60%霜脲·嘧菌酯WG 由50%霜脲氰和10%嘧菌酯含量复配而成,霜脲氰是一种防治霜霉目真菌致病的杀菌剂,具有局部的内吸性和触杀作用,在病原菌侵入植物体后3~4 d 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5~6],嘧菌酯属于QoI 类杀菌剂,作用机制通过与病原菌线粒体呼吸链上Cytbc1 复合物的Qo 位点结合而阻止病原菌电子传递,进而抑制病原菌的呼吸作用[7],两者复配能有效预防、抑制紫皮石斛疫病等真菌病害,对多种作物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通过试验进一步证实了60%霜脲·嘧菌酯WG 对紫皮石斛疫病防效较好,当用量为750 g/hm2,第3 次药后7 d 时,对紫皮石斛疫病防效最佳,达81.16%,建议该药剂可在生产上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