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初夏,万物勃发,5月21日,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今年的两会,不同寻常。这是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背景下,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砥砺奋进的两会,也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凝心聚力、鼓舞士气、勇担使命的大会。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幕。这既是落幕,也是启程。全国两会向世人表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史上罕见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既在按照原定步骤推进一些事,还在加快节奏谋划一些事。全国两会和两会高票通过的一系列重要报告、法律、决定,立起了中国风雨兼程、笃定前行的路标。
28日闭幕的全国人大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此前的政协会议也通过了相关报告和决议。这一系列重要报告对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作出部署,成为下一步怎么干的“施工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报告,也是面临形势最特殊的报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年来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今年尤其如此。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并对如何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当天下午,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今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他表示,“我们追求的是经济的科学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追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其实在追求这些的时候,也会间接推进国内生产总值降幅尽可能减少,但着眼点着力点不能放在GDP增速上。”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发表讲话时说,“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天,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性立法。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权利的法律宝典,每位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个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都和它息息相关。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2014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编纂民法典”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编纂民法典采取的是“两步走”。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则编。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当天,习近平签署第66号主席令,公布刚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再与民法总则合并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习近平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民法典编纂工作所作的请示汇报,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9年12月23日,“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疫情发生后,又对草案作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
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即将走入中国人生活的民法典,将为保护人民民事权利、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护航”。
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中国将通过立法、修法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制定专项计划,今明两年制定修改法律17部,适时修改法律13部。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的第五项议程,是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六天后的闭幕会上,在全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这一涉港决定获得高票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当前,在“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日益凸显。由于受到阻挠、干扰,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一直没能完成,香港出现国家安全领域长期“不设防”的状况。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新的形势和需要,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是完全必要的。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这一决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根据“决定+立法”两步走的方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依法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法律。
全国人大会议通过涉港决定,是堵塞香港国家安全法律漏洞的必要之举,是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治本之策。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所说,“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怎会有安居乐业的家园!”
谈执政为民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
谈疫情防控
“慎终如始、再接再厉”
◆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都绝不放弃。
◆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而且是一次战争。我一开始就说,我们要打仗了,这是一场人民战争。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这次应对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现在,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正在悄然成为良好社会风尚。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广开来、坚持下去。
谈经济社会发展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完成目标任务带来了挑战。我们实事求是,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如果我们硬性定一个,那着眼点就会变成强刺激、抓增长率了,这样不符合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我们一直在讲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
◆这次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和影响,但某种程度上也孕育了新的契机。
◆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民营企业成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开始是一片荒芜的田野,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国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发展的道路,何其艰难!这也恰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筚路蓝缕开出的一条路。
谈湖北疫后发展
“困难再大,也压不垮英雄的湖北人民”
◆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湖北经济重振面临较大困难。同时,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
◆当前,摆在湖北面前的紧要任务,就是全力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现在湖北各方面工作任务很重、困难很多,但是我们比较一下疫情突发阶段所遇到的困难,目前的困难应该说不算什么了。
◆我相信,困难再大,也压不垮英雄的湖北人民。
谈军队建设
“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对我军是一次大考。人民军队听党指挥、闻令而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再次证明,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要发挥我军医学科研优势,加快新冠肺炎药物和疫苗研发,拿出更多硬核产品。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份万字报告,篇幅与往年相比虽短,干货、实货却不少。20个关键词,有今年必须达到的硬指标,也有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包。
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
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
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
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
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对因灾因病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都要实施救助。
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落实特区政府的宪制责任。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承载着14亿中国人的共同意志和坚定信心。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两会时间特殊、背景特殊,在会议形式和聚焦的内容方面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全国两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定。从4月29日正式公布两会召开时间,到5月21日、22日全国政协、人大会议先后开幕,中国全国两会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走上时代前台。
这是自1998年以来第一次打破全国政协会议3月3日开幕、全国人大会议3月5日开幕的惯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限制或者停止人群聚集活动的紧急措施。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适时推迟全国两会,符合宪法原则和精神,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今年两会5月21日开幕,5月28日闭幕,会期8天,与去年相比缩短了5天。这也是多年以来会期最短的一次全国两会。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次数也相应减少。
会期压缩了,议程并没有减少。以全国人大会议为例,今年的议程有九项,除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几个报告,还有备受关注的民法典草案,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代表、委员们还发现,他们审议讨论的好几份报告,与往年相比变短了。其中,政府工作报告只有1万字出头,篇幅比去年减少近一半。篇幅虽短,内容并未“缩水”。
“六保”“六稳”等成为报告关键词——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处处体现着浓厚的民生关切。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重要领域立法;依法做好监督工作;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预安排了29个监督项目;听取审议关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情况的16个工作报告。
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开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就制定“十四五”规划等调研建言。
两高报告干货满满,披露了许多重要信息,所提惩治涉疫犯罪、高压反腐、扫黑除恶等法治重点,彰显司法力量和温度。
今年两会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这次两会原本就有很多备受世界关注的治理议题,再加上中国在这次疫情大考中交出一份赢得世界赞誉的“中国答卷”,全球更加关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高效能治理”这一提法尤其令人瞩目。
外界评论,中国在当前如此特殊时期召开全国两会,这本身就是高水平国家治理能力的有力证明。
根据防控需要,今年两会的形式也有所调整。5月25日是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第二次大会发言,这次活动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这在政协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今年两会的另一项创新,是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来安排新闻发布会、“委员通道”“代表通道”“部长通道”采访活动。活动场次和走上“三大通道”的采访对象较往年都有所减少。
在全球疫情仍然令人忧心的形势下,举行有数千人参与的大型政治活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代表、委员,都对会议采取的防疫措施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度,并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准备了建议、议案和提案,努力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履职答卷。
特殊时期的全国两会,注定会留下深深的历史车辙。
5月27日和28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闭幕,全国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重要时刻,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亿万人民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增强了信心、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干劲。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就要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但也必须认识到,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两会是民主政治的载体,也是凝心聚力的平台。在接下来的各项工作中,把两会成果贯彻好、落实好,把两会精神传达好、诠释好,就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共筑中国梦上来。
乘势而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疫情突如其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更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场严峻斗争的胜利终将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行稳致远,必须坚持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一致赞同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彰显了中央对香港整体利益和香港同胞根本福祉的坚决维护和最大关切。任何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严重损害法治,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和活动,都必须依法予以防范、制止和惩治,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登高望远,必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当前,脱贫攻坚艰苦卓绝,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还需闯关。当此之时,最要紧的是防止松懈、防止滑坡,最关键的是一鼓作气、越战越勇。锚定奋斗目标,不兴伪事、不务虚功,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我们的前进步伐。
两会是一次总结,更是一次扬帆再出发的动员。把“两会时间”当做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节点,把“两会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坚定必胜的信心,激发昂扬的斗志,付出扎实的努力,我们完全有能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