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建立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是国内广播新闻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广播学者已经开始尝试广播新闻话语研究,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广播体”理论,在广播新闻字、词、句等微观语言运用和语体研究方面有所收获,体现广播新闻传播意图和传播思想的稿件结构和组合编排等中观广播新闻话语研究也有所突破。中国“广播体”理论有着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对当前媒体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广播体 广播新闻 新闻话语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学者开始较大规模地开展电影、电视和其他媒介话语研究,“中国新闻话语的显著特征是对报纸新闻话语的研究比较完善,方法比较多样,但是对于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研究则相对比较单薄①。”而有关广播新闻话语研究的成果则更加缺少。20世纪80年代初是国内广播新闻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我国广播新闻研究者从广播新闻语言入手,紧紧抓住广播媒介特点,开展广播新闻话语研究,提出了“广播体”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尝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广播体”新闻话语理论,为广播新闻形式和内容的拓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广播新闻话语
话语成为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范式之一,也成为新闻传播研究的视角之一,为广播新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点。
(一)泛化而多义的话语
“话语”这一术语,不同学科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它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话语成为一个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概念,作为人类言说或表述的话语,其范围小至一个符号、一个单词或单独的一句话,大到一篇文章、一部著作甚至社会舆论,等等。随着对话语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话语这一概念从语言學的范围中摆脱出来,包含了更多的内容,“话语”概念呈现出扩大和开放的特点,外延概念变得越来越广泛,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中得到了不同的解释。语言学家把“话语”当作比句子单位大的语言,社会学家把“话语”当成是不同社会群体的语言文化行为,新闻传播者把“话语”视为信息的载体,以至于“音乐、舞蹈、摄影、绘画、电影、电视甚至工艺品、建筑物都被看作为话语的形式②。” 话语被赋予不同的名称,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存在诸多相互冲突和重叠的定义,有时用它来指书面语言,有时用它来指口头语言,③“话语作为人类交际的载体,我们目前还找不到哪一个生活领域与它无关,也想象不出人类生活的哪一个方面可以没有话语。人类的历史、文化等一切文明形式,都以话语为重要的表现形态,或都通过话语表现出来”。④
(二)话语成为新闻研究范式之一
虽然研究者对话语意义的理解多种多样,也难以对其做出准确的界定,但由于其有巨大的包容性,“话语”同样进入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成为新闻传播研究诸多范式中的一种,所以我们应当把新闻作为话语中的一类来考察。
与传统新闻学注重强调新闻价值、新闻要素等不同,新闻话语研究注重新闻作品本身,重视新闻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要素与成分,“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将外部研究转向媒介内部,研究新闻话语本身”,注重“话语微观的表层结构和表层意义,分析的是话语本身的语言特点,即语音、词语、语法、语义及其整体结构特点”,⑤这有助于研究者关注新闻内容和新闻表述方式,让新闻话语研究走向微观化、精细化、科学化。
新闻话语研究者认为,新闻以声音、画面、文字、图表等语言符号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表述手段,“具有我们所定义的话语的所有特征:首先,新闻话语无论是在语义上还是在语用上都是非常连贯的;其次,该话语是一种交际形式,而且这种交际是发生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听众之间的一种动态过程”。⑥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新闻当成一种话语,完全可以对它进行话语分析。当然,新闻话语是一种“再现新闻事实”的话语,不同于以虚构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文学话语,它在形态上是报刊文本或电子传媒声像文本,是一定语境的体现。⑦
(三)广播新闻话语的界定
以声音作为传播符号的广播新闻具备新闻话语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素,是不同于其他媒介的新闻话语,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对广播新闻话语进行分类,有助于明确广播新闻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1.广播新闻话语的分类
广播新闻虽然以声音作为唯一的传播符号,但是其连续的陈述表达可以根据来源和语言形态分成不同的类型。
广播新闻话语以声音符号的来源可分为新闻现场音响、新闻人物谈话、口头讲述(广播记者、编辑、播音员)、新闻采访对象陈述、音响资料、音乐等六个不同组成部分。⑧这些不同传播者发出的广播新闻话语具有不同的任务与角色,广播新闻播音员所播读的是已经审定好的各类文字稿件;在新闻现场,新闻记者编辑口头讲述的是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这种讲述“从形式上看,改播读为述说,语言更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通俗易懂⑨,”不同于广播新闻播音员的语言风格;广播新闻采访对象的谈话能使受众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广播新闻中的音响“指的是实况音响,即对报道所涉及的人物、事物自身声音的直播或录播,这些声音不能是模拟、扮演的效果,也不是随便的什么声音,而是新闻事物或者人物所发的⑩,” 这些音响不一定是新闻事件、人物所发出的全部声音,是记者从全部声音中选择出来的最能反映新闻事实典型特点、真实面貌的声音,与新闻解说共同构成新闻报道,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
广播新闻来源不同,也决定了其声音语言符号形态不同。广播新闻话语可以分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广播新闻话语以语言符号为主,非语言符号包括音乐、音响、无声静默。在语言、音乐、音响、无声静默四类符号中,语言和实况音响是新闻事件、新闻事物、人物等在新闻现场所发出的真实的声音,传播意义明确,能客观、真实、准确、具体地传播新闻事实。而广播新闻中的音乐传播符号(非实况新闻事实现场的音乐),如栏目片头、片尾的音乐、段落停顿中的配乐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广播新闻栏目或者节目整体的标识度,一些配乐也能产生某些意义,新闻话语之间的无声静默也会依赖其他声音符号生产一些新意义,但与广播新闻“客观、真实、准确、具体”的语言符号相比,音乐、配乐、无声静默这些非语言符号传播的意义并不十分具体明确,传播的意义较为模糊,所以不是广播新闻研究的重要对象。
2.广播新闻话语的特点
传媒理论大师麦克卢汉很早就认识到了听觉媒介和视觉媒介的不同,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其中广播就是声音和耳朵的延伸。以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广播,为受众创造了一个自足的世界,就如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广播也可以用话语、音响、音乐进行编码,刺激受众的听觉神经,把声音符号转化为受众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独特体验,为听众打开回忆和经验之门,所以广播的使命之一在于开发唤起受众综合感觉声音的潜质。相对于书写或者印刷语言,广播语言的表现形式是以语音传播的方式为受众所接收,比文字语言表达包含更多的附加意义,也比文字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公开、连续、大规模传播的广播新闻具备新闻话语的基本特征,“语义、语用连贯、言语交际、和(听)受众保持一种动态过程”是认定新闻话语的几个基本特征。从语用来说,“广播新闻的语言是有声语言,其语言是口语化的语言”,“广播是一种听觉艺术,广播新闻语言应该是人们经常说的口语,不能是报刊上的文字语言”,通俗口语是广播新闻话语的语用特征。从语境而言,广播新闻传受过程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语境状态。受众在收听广播时,只能听其声而看不到发声之人,不能实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之间的双向交流,也不能顺利地达成交际的目的。“针对这一特点,在广播的实际播报中,就要模拟出一个基本接近于社会生活中的语境来进行交际”,通过营造一定的语境来加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说与听的交流感和现场感,从而达到传递信息和交际的目的。在现场录音广播报道和记者现场报道中,虽然录制播出的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对话交流或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的个人表述,但模拟的是受众和新闻当事人的直接对话交流语境,这类广播新闻更能让受众与新闻传播者保持连续的动态语境交流状态。从语义来看,语言意义完整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即使广播新闻中最简单的“一句话新闻”也具有表明时间、地点、人物的最基本新闻要素,所以语义和语用是完整的。
以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广播新闻,具有其他新闻话语所具有的语言特点、表层意义和弦外之意。广播新闻受众在收听新闻时直接接收到的是以声音为表达符号的话语,但是记者编辑在采、写、编、播的新闻工作中,必须要通过具体的文字语言开展新闻采访、撰写稿件、修改稿件,最后才能形成审定的文稿,再由新闻播音员来播音。即使是现场报道、录音报道和一些新闻事件现场实况录音也可以还原成具有音、形、义的文字,具有一般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表层意义。在新闻传播规律的制约下,广播新闻表达着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传达深层次的弦外之音。
3.广播新闻话语的界定
语言学上把“一段连贯的陈述或表达”称为话语,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据此,广播新闻话语应当是“通过电子音频技术,运用听觉符号,向特定范围听众公开传播的有关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连贯的陈述或表达”。它除了具有新闻的一般共性特征外,还具有“由电子技术传播、运用听觉符号来组织话语”等广播新闻的特征,更具有一般话语的语用、语义连续完整的特征。从传播内容上,广播新闻话语陈述表达的内容是新闻事实,其他内容不属于广播新闻。
广播新闻在传播新闻事实时,是以时间为轴心的线性传播,具有不可逆转性,这也是传播新闻事实的事实话语。广播新闻以报道新闻事实为己任,不同于文学虚拟话语,“真实、准确、及时”是其基本要求,所以在诸多广播新闻话语符号和成分中,表达意义明确、能准确表达新闻事实的语言符号和实况音响,是广播新闻话语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体”话语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从广播新闻传播实践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广播体”理论,从采、写、编、播等各个方面研究广播新闻的字、词、句、篇、结构、编排方法、播音方法等,探寻广播新闻传播的规则,提出了建设“广播體”的理论,倡导中国广播新闻要形成和建设有自己媒介特色的文体、文风,形成了不同于西方话语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意识。
(一)中国“广播体”理论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前,人民广播在广播语言运用方面形成了一些丰富的经验和工作原则。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多年,我国广播新闻语言语用已经走上独立、健康发展道路。“文革”中“广播语言和报刊语言一样,都频繁地使用‘甚词”,感叹句、祈使句等感情强烈的句式充斥广播之中,广播丧失了自己的语体特色。198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出了“我们要为创建广播体而努力”的倡议,要求广播电台不能局限于作为“一个喇叭”,而应当根据自身的传播特点,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受众接受信息的需要,自成一体,形成不同于其他媒体传播特色的广播语体、文体。
以左漠野为代表的广播新闻学者提出了“短小精悍、新鲜生动、有声有色、通俗易懂”的“广播体”理论。左漠野认为,“广播体”力求简短,既要有正确的内容,也要有优美的形式。声音是广播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广播应当突出运用这些特点和优点,制播录音新闻、口头报道,以达到“声色香味,呼之欲出”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广播受众中的许多人文化水平不高,还有一部分受众是文盲,因此广播稿必须写得通俗易懂、口语化。后来,经过进一步研究,他把“通俗易懂”完善为“口语通俗”,将“广播体”理论概括为“口语通俗、短小精悍、新鲜生动、有声有色”。这种变化把广播的口语化放在首位,更突出了广播声音传播的媒介特性。
左漠野提出的中国“广播体”理论,“是要突出广播声音传播的特点,使听众听得懂,听得好,喜欢听,听了有益处,听了还想听,从实质上看,这就是按照广播特点来采访、编辑、播出广播稿件和节目,提高它的总体水平,成为喜闻乐见的精品。” 这一主张从用词造句、篇幅结构、内容形式、传播符号和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广播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中国“广播体”理论得到了当时一些学者的响应并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一些“广播体”建设的理论文章在期刊上持续发表。
(二)中国“广播体”新闻话语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新闻话语理论开始引入国内,这时,在中国广播新闻的研究中,学者才开始涉猎话语研究的某些方面,并提出了中国自己的广播新闻话语建构。
1.“广播体”新闻话语微观研究
中国广播新闻话语首先在广播新闻字、词、句等微观语言运用和语体研究方面有所收获。广播新闻话语微观语言运用研究成果有《浅谈广播新闻的通俗化》《“短”是广播新闻的特点》《广播新闻要生动形象》《广播新闻要简洁》《谈谈广播新闻语言的基本特色》等文章,这些文章认为,广播新闻传播对象非常广泛,要让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受众都能听得懂,就要特别注意语言问题,广播新闻语言要简洁、生动、优美、形象、音韵上口等,广播新闻应当抓好可听性,运用好音响新闻,“因为音响新闻有别于一般的文字新闻,它最能体现广播特点,最能发挥各种声音的优势,也容易吸引人。”《浅谈广播新闻语言的应用》《谈广播新闻的可听性》等文的作者认为,广播新闻应当运用朴实而优美的语言,无论是口播新闻还是录音新闻,都应当让受众听得顺耳,为此,广播新闻应避免运用书面语言,避免使用生僻字和罕见字,少用呆板词汇,词汇音节要相对整齐,字音要响亮而有顿挫,力求生动、明快、流畅。《“谈话式”广播体裁浅析》《广播新闻中的对话》《谈话体在广播新闻写作中的运用》等文章认为,广播新闻面前没有实际的对话者,但是在脑海中要有对话者,要把广播新闻写成亲切的对话,用讲述故事形式来写广播新闻,运用适合于谈话体的新结构、新句式、自然语气,以适应听众的需求。《广播语体的定格、变格、排斥、渗透与创新》《建立广播语体学的初步设想》等文章提出了建设广播语体学的设想,以解决广播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广播体”新闻话语中观研究
在广播新闻话语组织和结构研究等中观层次上,20世纪80年代也有一些成果。研究者通过对广播新闻写作方法的讨论,探讨了组织广播新闻话语的一些成功做法。
在叙述广播新闻时,由于广播新闻不能像电视一样以直观形象的视觉画面来吸引受众,“只能靠听众的想象去补充,而想象的基础就是广播新闻中的描绘性语言。这就要求记者能写出一些动感,着一点‘色,把现场情景展现在听众面前”。《谈谈广播新闻提要的写作》《给广播新闻加上引言》《按照广播特点写好导语》等文章探讨了广播新闻提要、导语等话语组织特点,广播新闻提要应当把广播新闻中主要内容点出来,但“广播新闻提要也不同于内容简介。它在组织语言、选用字词时,比简介显得更明白,更带有鼓动性,在篇幅上,比简介更为简短,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从字、词、句、篇等方面对广播新闻话语形式特征做出初步探索之时,学者对广播新闻单条稿件结构和多条新闻稿件的组合编排也进行了探讨。《广播新闻专稿需要精巧的结构》文章认为,线性传播的广播不宜于倒叙、回忆,要发挥广播新闻的音响效果,要特别下功夫安排好广播新闻稿件的结构。《广播新闻语体的修辞特征》一文指出,广播新闻一般篇幅短小,结构上要尽量多用单线式结构,做到长短句相互配合。?《美化广播新闻节目》文章认为,广播新闻节目编排要根据口播、录音等播出形式和内容的特点,注意篇幅长短结合,“口播”“录播”相间,形成有秩序的编排,争取实现声情并茂的传播效果。在编排时要从篇幅长短、内容软硬、区域远近、单发集束、节奏快慢、导语单一和复杂情况等几个方面来编排广播新闻,使广播新闻节目整体效益大于单条新闻部分效益之和。这些广播新闻编排组合问题的研究,涉及传播意图和传播思想,进入了广播新闻话语中观的层面。
对广播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也有研究者加以关注,认为“配乐、配音新闻作品更好地发挥广播传播的特点”,但是要注意“配乐、配音新闻作品必须纪实”,不能“因为配音或配乐失去了分寸感。这样就割裂了事物的外在联系,扭曲了事物的内在精神,”而造成广播新闻的不真实。?
3.“广播体”新闻话语的宏观研究
英美学派新闻话语分析注重语音、语法、词语、语义等微观层面话语本身的语言特点,法德学派则侧重新闻话语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权力运作、历史文化渊源等宏观问题。相对于国外的新闻话语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新闻话语研究着重分析的是话语本身的语音、词语、语法、语义及其整体結构和意义,与英美学派微观新闻话语分析有着较多的共同之处,相对偏于微观新闻话语研究,缺少对意识形态、权力运用、历史文化等宏观问题的研究,这在情理之中,并不意外。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走上正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四项基本原则、新闻真实性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成为中国广播新闻的宏观指导思想,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发挥广播这一现代化最强大的教育工具,统一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广播新闻工作的根本依据。
中共中央1981年在《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中指出,“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必须坚决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983年《广电部党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中也再次强调了宣传纪律,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方向,“要严格注意区别我国广播电视与资主义国家广播电视的原则区别,认真考虑社会效果”。?
三、中国“广播体”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体”新闻话语虽然没有冠以“话语”的专有名词,但真正的广播新闻话语研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有一定的新闻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新闻实践意义。
中国“广播体”理论继承了中国文学话语研究的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提出了要形成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广播体”新闻话语,显示出中国新闻研究者对广播新闻理论的探索与努力。“广播体”理论倡导广播新闻篇幅要力求简短,新闻人物、事实、问题等应当丰富、新鲜,富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多采制口语化的音响新闻、口头报道,以突出广播声音媒介的特点和优点,达到“有声有色”的效果,适应受众的需求。“广播体”理论涉及广播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选材、事实、写作、表达、形式、表达手段等各个方面,富于实践操作性,也得到广播新闻传播者的广泛响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开展了“口语化活动月”活动,引起了一些地方电台和广播站的共鸣,促进了广播新闻文风、用语、形式、内容等方面的提高,“增加了录音报道,重视口语文风,基本克服了那些不通俗的现象”,?中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的获奖作品成为“广播体”中的代表作品。由于广播新闻此时巨大的影响力,“广播体”新闻也对报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报社派专人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习改编报纸新闻的方法,并鼓励报社记者向中央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投稿。
四、结语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媒介受众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是广播媒介传播新闻信息功能展现最为充分的时期,是中国广播的“黄金十年”。这时的中国“广播体”理论有着中国特色和气派,对当时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使中国广播新闻传播实践在内容、形式和叙事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拓展了广播新闻的报道范围,创新了广播新闻报道形式,这对当前媒体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的启示。
注释
孙静怡、王和平:《中国新闻话语:现状与趋势》,《编辑之友》,2012年第11期。
②⑤⑦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第11页。
③〔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序)。
④陈汝东:《论话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⑥?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
⑧陈淦:《试论“广播体”的创新》,《新闻实践》,2004年第3期。
⑨⑩周小普:《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第72页。
???孟伟:《广播传播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第51页、第59页、第27页。
?田斌:《浅谈广播新闻语言的应用》,《大庆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张学爱:《论广播新闻语言的特点》,《怀化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宋茵克:《论广播新闻模擬语境的应用》,《新闻天地》,2009年第9期。
?曹璐、吴缦:《广播新闻业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为广播新闻配乐有碍于新闻真实性,广播新闻实践中运用较少。
?林兴仁:《试析“文革”广播体》,《现代传播》,1989年第1期。
?左漠野:《樵苏集——关于广墦电视的几篇文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陆原:《广播体的建设仍须努力──重读左漠野同志致一位县广播站编辑的信》,《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9期。
?本小节列出的论文可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故没有注明部分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
?陆锡初:《谈广播新闻的可听性》,《现代传播》,1984年第3期。
?毕明:《谈话体在广播新闻写作中的运用》,《新闻通讯》,1988年第12期。
?宁本俊:《情景描写——写活广播新闻的重要一着》,《新闻通讯》,1987年第7期。
?戴喜旺:《广播新闻“提要”浅探》,《新闻战线》,1985年第5期。
?杨诚勇:《广播新闻语体的修辞特征》,《新闻爱好者》,1986年第5期。
?贾世秋:《有关广播新闻作品配乐、配音的探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6期。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宣传工作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49页、第368页。
?谷亮:《谈广播新闻“自己走路”》,《新闻大学》,1986年第12期。
(作者系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