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阳
【摘要】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克服时艰,于抗战烽火中诞生。80年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人民广播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应时而变、应势而动,做出符合时代与局势的关键转折。在记录历史的同时,更不断谋求突破和升级,力求以崭新的姿态,谱写历史新篇。
【关键词】广播转折 人民广播 80年 迭代与升级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人民广播是党和人民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指导下,以声音为媒占据大众的“耳端”,实现对我国大多数民众的宣传动员与信息传播。1940年诞生至今,人民广播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调到多元、从一维媒介到融合传播的重要转折。这些广播转折的本质,实际上是人民广播保持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不变的同时,在时代剧变中积极融合现实境况与社会需求,突破自身瓶颈达成的迭代与升级。
一、革命年代的红色电波:烽火中诞生的延安新華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王皮湾村的窑洞中“破土而出”,人民广播诞生。自此之后,广播成为党和人民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广播政治传播属性的凸显,丰富了我党革命时期的新闻宣传内容,突破了特殊时期国民党的话语封锁。
人民广播的建设从零开始。最初,中央军委三局利用抗战中缴获的日伪设备和在国统区以及香港秘密采购的无线电器材,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准备了部分物质基础。1940年春,周恩来从苏联带回一台广播发射机,解决了延安没有“广播台心脏”——广播发射机的难题。随后,中共中央成立了周恩来任主任、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和新华社社长向仲华任委员的广播委员会,负责延安电台的筹建工作,中央军委三局九分队承担建台任务。
经过两个多月的风餐露宿和日夜赶工,建台战士们在延安西川的南北山坡上分别开凿出了两孔石窑洞,盖了十几间土坯石板房,形成初具规模的电台台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初期,主要播发来自新华社的国内外抗战消息、党中央重要文件及社论文章,真实地将中国军民抗战情况、八路军新四军的英勇事迹传至各地。皖南事变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突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重重封锁,揭露其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不齿行径。同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随着时局的变化日益丰富、完善:播发《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向世界介绍边区长期抗战、建设敌后根据地的成果。用毛泽东赠与电台的珍藏唱片办起文艺节目。1941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设了日语节目进行对外广播。解放战争中增设《对国民党军广播》,利用国军士兵思乡、思友之情,进行攻心宣传。电台的播出时长也从最初每天一次两小时,逐渐增至每天两次三小时和三次四小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开播是人民广播事业、党的新闻宣传体系“开天辟地”的一个重大转折。尽管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缺乏工业基础支撑的敌后根据地从零创建,艰难办台、艰苦办公,但延安的广播战士们以高昂斗志和顽强精神使党的声音通达四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更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奠定了人民广播的发展根基,实现了新生的历史性跨越。
二、新生的国家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
1949年3月,陕北新华广播电台随党中央迁入北平,并改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对全国播音。当年12月5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广播电台,担负起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发声的国家喉舌使命。
焕然新生的中央电台以新闻性报道为主,重在提供党和国家建设的最新情况,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最新路线与方针政策,因此,电台建立初期,新闻节目占据了主要时段。初至北平时,北平新华广播自早至晚共有4个时段设有新闻节目;而到了1950年全天新闻节目已增至7个,实现国内外新闻要事全覆盖。1950年4月10日,每天傍晚六点半播出的《首都报纸摘要》开播,主要内容是当日首都各报的新闻消息和言论的摘要。1951年5月1日,《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开播,这一节目是中央电台各类节目中历史最悠久的重点新闻节目,更奠定了我国广播联播节目的基本形态。除新闻性节目之外,成立初期的中央电台还包含教育性、文艺性节目和针对受众需求的服务性广播;对农村、儿童和青年播音的教育性广播以及科普祖国地理人文、历史文化、科学知识与生活习惯的知识性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当时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与青年群体的教育产生极大影响。文艺节目则逐渐衍生“教唱歌曲”“音乐演奏”“戏曲演唱”“广播剧”等多种样态。服务性广播以满足听众需求为目的,诞生《听众信箱》《天气预报》《外汇牌价》《广播体操》等标志性节目,这些节目体现了中央电台以广播实现人民宣传教育的主要目的,更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与此同时,中央电台也由单一的信息播发部门转变为拥有独立采编体系的新闻机构,中央电台与各级人民广播电台自建记者站,逐渐建立起由中央至地方的多层级采编队伍。此外,为了更好发挥广播电台“无远弗届”的传播优势,中央电台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装备都随着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开展而有了极大提升。数据显示,“‘一五计划后,中央电台发射功率达到760千瓦、广播发射机增至42部。”与广播电台发展相对应的,是广播管理机构与机制的日臻完善。1949年6月,中共中央就发出《关于扩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的通知》,将原新华社口头广播部扩充为受中宣部领导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同年10月1日再次改组为中央广播事业局,直接领导对国内外的广播,指导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的发展。在广播事业局的统一领导之下,依托人民广播的既有基础以及对国民党广播和私营广播的接收和改造,人民广播建立起以中央电台为核心、各省市地级广播电台相配合、覆盖全国听众的广播收听网。中央及各地方广播事业局(处)的配套完善,更标志着统一的国营广播体制初步确立。
中央电台成立,是人民广播事业成型、广播作为国家喉舌发声的重要转折。战争年代的人民广播,播出时长较少、内容单一,它们依托新华社获取广播稿件,没有独立的采编和运行部门,其属性更偏于为革命斗争服务的宣传工具。中央电台成立后,一方面,出现覆盖新闻播报、知识文化、政策宣传等面向国内外不同对象播音的广播频率,满足了各类听众群体的收听诉求,更好地发挥了广播的宣传、教育功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刚刚“蹒跚学步”的中国广播完成基础设备、管理制度与内容材料的革新,全国形成以中央电台为核心、各级人民广播电台为支点的广播网络。广播电台也发展成为具有自采编队伍、独立系统运行的国营媒体组织,人民广播向着事业化、统一化的方向发展。
三、广播频率的多元化改革: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精神文化产品有了更为多样的需求,受众市场开始细化分类,加之电视媒介的崛起对广播造成的冲击,广播日渐在受众的媒介选择中趋于边缘。在此背景下,人民广播开始了适应时代与形势的频率专业化改革。这次改革,是广播节目从较为单一的宣传教育与新闻播报走向更加多样、更能满足受众市场多元需求的重要转折。它促使人民广播走出單调的政治宣传角色,由官方话语向民间话语让渡,形成关切百姓生活、关注受众收听需求、讲究节目编排技巧的新栏目形态,广播节目构成趋于多样,在“面向市场、服务大众”指导思想下形成了广播优化与升级。
广播频率专业化,是指广播电台根据市场的内在规律和听众的特定需求,以一个频率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节目内容和频率风格能够比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的广播听众需求。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广播频率专业化的初步兴起时期,早在1986年,广东已经出现专门性电台——以金融和海内外市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珠江经济台,这是我国诞生的第一家经济广播。1991年9月,我国第一家交通广播频率诞生于上海。1994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率先铺设经济、新闻、文艺、交通、体育、首都生活等7个覆盖各类内容的广播频率。90年代后期,专业化广播加快发展速度,各省市纷纷完善专业化频率,细分出涵盖新闻、经济、交通、文艺和体育多类内容的专业频率。步入新世纪后,以中央电台的改革为标志,电台频率专业化改革加速。2002年,中央电台作出全台实施“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的决策,到2004年中央电台已有新闻、经济、音乐等面向多元细分受众的8套专业化频率。此后,中央电台又推出文艺之声、老年之声多套频率,频率专业化细分渐趋完善。至2003年,我国的广播频率专业化改革已初见成果,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在当年的全国广播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在目前,在大多数省市,历史上的‘人民广播电台已经发展成为以新闻频率为主体,融合多种多样、色彩丰富的专业频率的综合性广播电台。”此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广播节目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以地区特色为优势、以创新制作为两翼,着力打造自身品牌、扩大广播节目的影响力,并逐渐形成“新闻节目为核心、多元内容百花齐放”的新时期广播形态。
“很多电台自频率专业化改革后,广播媒体到达率高达40.9%,受到广告商的青睐”,由面向大众到面向小众,由广播到窄播,广播频率专业化的本质是以传播受众为导向的专业化广播资源的整合。因此,这场“耳端”的改革促使我国的广播事业在愈加激烈的媒介竞争格局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环境中找到适应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全新发展之路。
与频率专业化改革相伴而生的,是广播频率化运作。过去,广播电台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手段,以统一的方针政策协同步调、统一发展。频率专业化改革之后,各级广播电台变集中的广播事业体制为总监负责制的频道化运作,变事业化的行政管理为市场化的经营;频道总监担任节目把关,协调频率内部管理、制作、人事等工作。有些广播节目还以制播分离的方式外包给市场专业团队进行节目制作,凸显广播制作的专业化。而广播事业在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快速向市场化、产业化迈进。
四、互联网中声音传播的新探索:广播网络化实践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广播之声不仅存在于收音机、“随身听”中,随手可触的电脑、手机正逐渐取代传统广播收听设备,依靠万物互联的因特网,广播的声音魅力被放大,信息更快速便捷地传至四方。始自20世纪90年代的广播网络化,是广播“融网”的初期尝试。自此之后,广播一改由单一媒介、声音单线传播的“独立”状态,依托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开启基于海量网络节点的网状传播之路。这一改变,是广播由线下到线上、由固定向移动、由线性播发到散点网状传播的重要转折。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互联网大潮呼啸而来,蜂聚的互联网站开拓了广播网络化生存的第一驻地。自90年代开始,人民广播已经开始创办网站,增加广播内容的播发与宣传阵地。1996年12月,占据改革发展潮头的广东率先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网站,这是我国第一家上网的广播电台。1998年,广播对外对内宣传的两大阵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台纷纷上网,正式开通网站。这是广播网络化的第一阶段——新技术的迭代促使广播内容进行网络转移,借助网络平台,优质的广播产品得以多方传播,WEB1.0和WEB 2.0时代的广播网络化均以此为主要特征。至2005年底,全国34个省(包括中国台湾)、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除了海南省电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没有查询到省级广播网站外,其他省级电台已相继建立起广播网站。还有97个地级市的电台也开办了自己的网站,初步实现了节目在线收听和在线点播。
进入新世纪,广播与网络的融合程度逐渐加深,尤其是2005年后,随着移动终端、网络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媒介生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技术驱动的媒介融合、日益迭代的传播技术,都极大地削弱了传统广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因此,基于这些机遇与挑战,人民广播通过打造跨媒介、融媒体广播生态扩大了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交往,实现了原创信息的持续流动。与此同时,广播网络化进入第二阶段——依托网络平台的传播优势,依靠电台自身内容优势,组建融合新旧媒体形态的新型网络电台,生产适应网络表达、互联网传播的广播内容。这一时期,各类网络广播网涌现。仅中央电台,就包括央广网、国家应急广播网、中国民族广播网、你好台湾网等覆盖不同领域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集群。
广播网络化的第三阶段,伴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便携移动终端的大发展而展开。这一时期,广播进一步加深网络融合程度,借助新型移动终端,打造容纳多种传播形态的聚合传播平臺。2009年以后,央广网依托辐射全球的中文音频门户网站,建设“全球华语音频的网上乐园”,搭建“中国广播云平台”。2014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转型产品——“阿基米德FM”正式上线。“蜻蜓FM”“喜马拉雅FM”客户端等以广播和音频为核心的新型聚合平台快速发展,展示着广播新的生命力,代表着传统广播重拾广播优势、深度“融网”的网络化转变。
五、全媒体时代的深度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
当互联网技术深入各行各业并成为提升产业生产能力、实现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时,传媒领域更为深入的网络融合也亟需跟进。2018年3月,按照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组建,同时撤销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制,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呼号为“中国之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央广与国广是党和人民新闻宣传事业的三大支柱,这三者的重组,使文字、声画和互动新媒体、移动终端构成了“彼此融合、互相交织”的全新媒体生态,实现了中央主流媒体跨媒介、跨平台和跨频率的深度融合,打造出资源整合、终端集聚的新型传播矩阵。这不仅有利于依托中央媒体丰富优质的内容资源,更深入生动地宣传党的政策,统筹党和人民的重要舆论阵地,对外传播中更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发出强有力的中国之声。
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人民广播依托总台丰富优质资源,倾力发挥自身优势与价值。2019年9月1日,我国首个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级电台频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正式开播,展示了广播在特殊环境中有力传递党中央声音、为国家战略服务的新实践方式。2020年3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客户端正式上线,为线上音频发展注入新力量,这是探索广播融合升级方式的新尝试。在重大及突发事件中,人民广播则探索出媒介升级与内容创新并重,政策宣传、新闻播报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新发展方式,提升了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影响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融合与改革脚步始终未曾停止,它始终以创新者的姿态,探索媒介融合深化的发展路径,寻求主流媒体拓展传播阵地、提升传播力的新途径。
六、结语
80年来,人民广播在关键历史节点中,不惧时艰、迎难而上,契合时局动态与全新的社会环境,形成关键时刻的广播转折:抗战烽火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奠定了人民广播的发展根基,实现了人民广播事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新中国肇建,中央电台带领人民广播进入事业化发展阶段;以广播频率专业化为代表的新时期广播转折,体现了步入新世纪后我国广播事业在激烈的媒介竞争和差异性市场的细分中不断开拓自身优势谋求生存发展的全新转变。网络时代,在广播网络化的历史转折中,广播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崭新的姿态回归受众生活之中——以网络助力发展,切实寻找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之路。80年巨变,人民广播通过迭代升级的广播转折,正在成为一个集可听、可视、可读等多元传播手段及媒资服务平台于一体的融合传媒形态。这些广播转折讲述着人民广播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的胆魄,谱写出人民广播与国同进、与民共生的辉煌篇章,更彰显了历代广播人不惧艰辛、奋勇创新的毅力与勇气。这种精神与勇气,如勋章般厚重,如星辰般闪耀。
注 释
黄玉涛:《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筹建始末》,《新闻爱好者》,2002年第6期。
这4个时段分别为:每日7:10~7:25、12:35~12:50、20:30~20:50、22:00~22:20。
这7个时段分别为:每日7:10~7:25、12:35~12:50、20:30~20:50、22:00~22:20;新增18:30~18:45的专门摘发首都各报当天消息和言论的《首都报纸摘要》;21:30~21:45的《国际新闻》节目;撤销了原有的《对野战军记录新闻》,仍继续播出两次共3小时15分的《记录新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史编写组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史资料汇编(1949~1984)》,第9页。
徐光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4页。
孙孔华、谭奋博:《频率专业化——广播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第10期。
哈艳秋:《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8年版,第497页、第318页。
徐光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开创广播工作新局面——在全国广播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广播》,2003年第1期。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02年版,第26页。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06年版,第221页。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编辑:黄一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