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阿斯特 希瑟·梅耶 刘长煌
一、前言
研究者对城区五所小学、两所中学的377名学生进行了近距离调查,抽样对象来自二、四、六、八年级。学生中普遍对“校园安全”的概念很敏感,二、四年级的学生对六年级的学生有畏惧感,类似于六年级学生对八年级的恐惧感。
经综合犯罪学、建筑学、环境心理学、城市规划学的研究发现,某些区域较容易产生暴力倾向,比如说监狱、校园、特定的房产里、部分社区等为暴力高发地。
暴力的种类随着地点和时间的变化,有不同的特点,大致有袭击、团伙暴力、抢劫、强奸等。警方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巡逻防范、社区警务等措施。
研究者普遍认同校园比较容易激发暴力倾向性,并一直寻求解决方法。本文的目的是针对中小学生在校园所面临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二、相关理论
1.区域说。
区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解释为什么校园是暴力高发地,尤其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著名的环境心理学家普罗夏斯基(Proshansky)说,“地方认同”会影响人们的意识,包括想法、信念、偏好、情感、价值观、目标、行为趋势以及技能等方面。简单地说,一个人生长在哪个地方,会令这个人产生不同的理念和行为。
学生长时间地聚集在校园,就形成了“暴力倾向”的基础条件。
区域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房产,密集的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与周围的环境互相产生影响。比如说世人关注的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普鲁特·伊戈建筑群现象。
1950年美国圣路易斯市人口达到85万,市中心人口过度拥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54年,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圣路易斯北部设计了一个普鲁特·伊戈(Pruitt Igoe)建筑群,有33座11层高的楼层,占地面积57英亩。结果这个地区成了暴力犯罪、贩毒、恶意破坏等犯罪行为的集中地。
依据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菲利普·燕西(Philip Yancey)的观点,该建筑群缺少共享空间,亦称“社会向心空间”,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威胁,人们普遍带有防范心理,形成了“雾化”现象,即人人自危,关系紧张。
他主张在密集住宅区要扩展公共区域,加强居民的交流与合作,比如说,在小区建立小孩娱乐区,家长在看护小孩的同时,增加交流的机会,减少相互之间的不信任。
这一观点有助于分析校园暴力,校园是当之无愧的密集区。师生是否感觉教室是安全场所?是否有意避开走廊、操场、食堂?学生对地域的感觉是否和成人一样?
2.不明确公共场合。
区域的概念本身并不能解释校园内的共同行为,但是因为学校里面的社会层级、使命、专业角色(结构)不同,导致公共聚集场所孕育了不同的社会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管理者之间,关系很复杂。
社会心理学家苏珊·纽曼(Susan Newman)把那些对人们心理产生影响而又不能掌控的区域称为“不明确公共场合”。意思是说,在任何社区,总有一些地域被看做不需要承担某种特定责任的场合。她曾经研究发现,很多犯罪行为发生在半公共场所,亦即不明确的公共场合,如楼道、通道、会客间、电梯等。经过对近25年来的数据分析,这些“不明确公共场合”最容易滋生暴力倾向。
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提升大家的责任担当,特别是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要加强对不明确公共场合的监管,比如说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保安等,清除安全死角,会大幅度地减少暴力犯罪的发生。
3.校园危险区域的界定。
研究人员发现,校园暴力大都发生在特定的地域。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市区学校的学生首先感到恐惧的地方就是校园。构成校园社区的成员如学生、教师、职员、家长等对学校有“不明确”“无主的”感觉,尤其是对敏感场所如操场、通道、走廊、澡堂等有恐惧感。
研究人员不便问及学生为什么会对校园的特定场合产生不安全感,并有意回避那些地方。
有学生主动解释,莫名的恐惧来自不确定因素。中学生和小学生相比,更感觉校园不安全。
4.学校类型及学生的社会发展。
教育心理学家艾克尔斯(Eccles)和她的同事着重研究了学生从小学升到中学时,心理变化对其社会成长产生的巨大影响。学校社会问题如學生身心健康、动机、辍学率等,受其学校类型、社区问题、学生年龄、所处年级等因素影响。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学校帮助他们解决早期的社会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了解他们的需求,洞悉他们的情感世界。
学校的等级、声誉、层级等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尤其是安全感。较大的学校和较大的教室相对较小的来说,带来的社会环境影响负面效果多一些。
美国俄亥俄州马斯金格姆大学教育家沃特尔·哈勃尔(Walter Huber)博士认为,拥有较少学生的学校发生违纪现象和恶意破坏现象要少很多;家长介入学校事务可以有效改进学生的行为习惯,减少学生暴力倾向,增添安全感。校内的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教职员工之间的关系都能影响学生的亲近度、满意度和冲突发生的概率;学校取得较高成就会给家长和学生带来更多安全感。
三、调研分析
除了地域因素会激发暴力倾向以外,研究者还探讨了不同年级的学生产生暴力倾向的因素,比如说,同一所小学校园内,五年级学生就比一年级学生更会察觉到操场的危险性。
同样是六年级学生,如果设置在小学校园,会感觉安全;如果设置在中学校园里,就会感觉不太安全,这主要是因为身体结构、外部环境造成的。
研究者对小学和中学二、四、六、八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询调查,主要问到三个方面的问题:(1)中小学的学生是怎么察觉到校园不安全的?(2)不同年级的学生为什么对校园安全感理解不同?(3)为什么处于小学校园的六年级学生比处于中学校园的六年级学生感觉更安全?
带着这些问题,研究者进行了抽样调查。
1.参与者。本次调查随机选取了五所小学的222名小学生,两所中学的155名中学生,全部来自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学校。所抽的小学和中学在设计和结构方面大致相同。
抽样学生的性别、种族以及所在学校提供免费午餐或者半费午餐的学校所占比例情况统计(表1)如下。
表1中的学生是从二、四、六、八年级抽取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51人是从小学校园六年级中抽取,54人是从中学校园六年级抽取的。在美国,六年级可以设置在小学学校,也可以设置在中学学校。
抽样对象都经家长同意,有四名学生的家长不同意参加此项调查,就没有列入。
调查对象中,64%为男生,36%为女生;非裔美国人占51%,白人占40%;其中,82%的学生接受了学校提供的免费或者半免费的午餐。
七所学校都是计划扩建的学校,由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和国家教育科学院(斯宾塞基金会)出资,重点关注校园暴力倾向的学校。据警方统计,该七所学校的周边,存在着犯罪率高、社区暴力频发、贫困现象严重等现象。
2.调查程序。调查者给学生一幅简单的地图,让他们标出校内校外的区域。结果显示,学生有意无意地回避了某些场所,尽管他们没有明确地指出哪些场所存在着暴力倾向。
学生回答问题:(1)在你的学校里面,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打架斗殴的现象?你认为是什么原因?(2)某些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到“不安全”?(3)什么地方对男生/女生、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有威胁?(4)你认为哪些时间段比较不安全?
3.分析。把调查结果输入数据库,分门别类。依据科威尔(Kvale)意义分类法,把编码和归类作为文本分析的两种方法。编码是以一个或多个关键词与文本片段形成关联,以便随后对一种观点加以确认,而归类是对某种观点进行更系统的概念化,以便于量化。
研究者再采取定性研究方法,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四、研究结果
所有的调查对象都感觉有“不安全的地方”存在,尤其是那些没有成人监管和看护的地方,校园欺凌行为时有发生。
对于小学生来说,产生暴力倾向的原因主要有两项,一是没有成人在场,缺乏监管和看护。这主要发生在通道、卫生间、浴室等地方,没有老师在场,如果遇到同学的侵犯,只能全力以赴地反击。二是高年级学生的欺凌意识。在学校的公共场合,高年级学生依仗自己的身体优势,对低年级或者身体处于劣势的学生进行侵犯。
对于中学生来说,产生暴力倾向的原因主要有三项。一是没有成人在场,缺乏监管和看护。这主要是发生在通道、走廊、浴室等地方,教师和保安监管的死角。他们也可能跑到校外实施暴力行为,已经脱离了学校的监管范围。二是聚集。这主要是发生在过道如楼梯、走廊、电梯等地方,恰逢下课、放学、群体活动等时间段,学生互相拥挤,嬉笑打闹,产生碰撞,进而产生暴力倾向。三是欺凌。高年级学生、体格强壮的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体弱的学生进行霸凌。
依据377名调查对象的答卷,对校园内感觉不安全的地点进行了统计,发现很多学生认为校园任何地点都可能产生暴力倾向,中学生的不安全感远高于小学生。
表中提到的“其他地方”是指会堂、图书馆、仓库、教师休息室等地点。
在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析时,结果显示,各年级学生都认为暴力倾向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相对来说,较多数人认为大厅和过道是高发地(见表3)。
在美国,六年级可以设置在小学校园,也可以设置在中学校园,两种设置使六年级学生对校园暴力倾向的看法显著不同。
从表4可以看出,六年级学生在小学校园内有显著优势,不会感觉到太多的威胁,其危险主要来自于操场,特别是足球比赛时,对抗激烈,容易产生冲突。对比来说,六年级学生在中学校园内,更多的危险来自于浴室和更衣室,正是缺乏监管的地方。
五、讨论
调查结果反映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地点对暴力倾向有不同的影响,存在着不明确的因素。
小学生感觉危险的场所大都在外部,中学生则相反,认为危险主要来自内部环境,但有一点相同,就是中小学生一致认为暴力事件高发地都缺乏成人监管,这一点也得到高级中学学生的认可。
六年級所处地点不同,带来的危机感也不同,这就表明,暴力也来自社会因素、组织结构、体魄条件,而与他们是什么年级关联不是很大。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格里菲斯(Griffith)研究发现,较小的学校、较小的班级、较少的学生产生的纪律问题就少很多。同理,较大的学校,学生体魄健壮,带来的结果是监管难度大,学生冲突加剧,不安全因素增多,易产生暴力倾向。
学校危险地点的存在,和教职员工履职情况息息相关。
研究者还调查了中小学的教师,他们也赞同本文的观点。这是因为,小学教师普遍把学生的安全作为重点,校园内发生欺凌的行为相对较少;中学教师则更偏重于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
综上所述,针对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的特点,找出那些“不明确区域”、危险场所、犯罪高发地,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管理者、教师、保安、家长、学生、执法机构一起探讨切实有效的措施。学生会组织和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消除治安死角。校园周边的社区也可以协助学校进行校外的防范工作,建立联防机制。
有一所学校实施了“问候制”,即在通道走廊拥挤时段,派教职员工站在通道一端,与学生进行眼光交流,并不时地和身边的学生打招呼,问候他们。结果显示,学生内心不平静的心理得到了抚慰,暴力倾向显著降低,案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学生觉得老师很友好。
应对校园暴力现象,除了利用学校本身的机能以外,还要依靠执法机关,聘请法制副校长,经常性地开展法制讲座;同时,与警察部门联系,进行警示教育,加大巡逻力度,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
(责任编辑:冯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