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技园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6-09 12:32吴业华
种子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对策

吴业华

摘   要:从长沙隆平高科技园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或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帮助该园区尽快实现建设长沙中国种业硅谷核心集聚区的阶段性目标。

关键词: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9-0094-01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志码: A

隆平高科技园(以下简称隆平园)成立于1997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部,是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命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是国家科委立足粮食安全战略层面成立的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园,规划面积1.8万 km2。经过20余年发展,园区形成了以生物育种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并于2019年发布中国“长沙·隆平种业硅谷”的发展规划。

1   隆平园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现状

1.1   有产业基础,但发展水平不高

据数据统计,2019年隆平园拥有生物育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20余家,其中种业企业28家(含上市公司3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注册资金在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已成为中国生物育种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种业企业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平台华智水稻生物科技公司、资本实力雄厚的中信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入园企业为建设“中国隆平种业硅谷”提供强有力支撑。

但园区生物育种企业与国内种企面临着相同的困局,其发展水平不高。生物育种企业商业化育种处于起步阶段,80%以上的种子企业没有育种能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市场竞争能力差。2017年,国际种业巨头孟山都销售109亿美元,而我国种企龙头隆平高科销售额仅32亿人民币,其体现的不仅是企业间的发展差距,更是整个行业的差距。目前园区生物育种产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上市公司、龙头企业、代表性企业整体偏少。

1.2   有相对规模,但发展不均衡

2019年隆平园生物育种产业完成规模以上总产值76.2亿元,同比增长30%。园区种子研发生产体系已初具规模,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成为一面旗帜。杂交水稻、玉米、油菜、蔬菜、湘云鲫、湘云鲤、南方葡萄、黑茶等育种方面已取得大批国际国内领先的标志性成果。2012—2017年,湖南通过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313个,其中水稻183个、油菜品种20个、辣椒32个、玉米36个、棉花品种17个,其中以园区科研院所及企业选育的品种约占全省的8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区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逐渐凸显。大量生物育种及其配套企业的成长和生存空间被压缩,渐渐转移到周边地区,规划的“大种业”中油茶、生猪、水产等单位面积产出较高的细分行业,其规模和产值不断被周边甚至偏远城市挤占和吞噬。目前园区较为突出农作物种业,产品结构也局限在水稻、玉米、蔬菜等主要农作物,优质品种、专用品种、经济作物品种少,适宜全程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品种少。

1.3   有比较优势,但发展资源不足

隆平园在生物育种产业的人才、平台及技术优势相对比较突出,拥有以袁隆平、官春云、邹学校院士为代表享誉国内外的育种大师近100名,博士、硕士等高级专业研究人员逾1 000名,聚集了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級稻创新团队、官春云院士领衔的油菜遗传育种团队、邹学校院士领衔的辣椒种子育种团队、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张健领衔的分子育种研发团队等,囊括了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与生物育种相关的科研院所及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0余个。

但日益紧缺的土地、有限的载体资源制约了产业发展。目前隆平园已无产业用地,标准厂房也快成为稀缺资源,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工作虽然已见成效,但进展相对缓慢,新签约的产业园项目又还未开工,导致了一批生物育种产业链上的洽谈项目、科研成果转化无法及时落地或延迟落地。

1.4   有一定知名度,但竞争日益加剧

隆平园拥有生物育种产业的4张王牌:袁隆平、官春云、印遇龙、邹学校院士,拥有业内知名企业隆平高科、希望种业、科裕隆、活力种业等,拥有众多获得国家奖项的科技成果,如“籼型杂交水稻”获第1个国家发明特等奖、“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 的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油菜化学杀雄强优势杂种选育和推广” “辣椒骨干亲本创制与新品种选育”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随着企业不断集聚,生物育种产业愈发成为隆平园的“明星”产业。

由于育种产业投资长、回报慢等诸多问题,造成种子品种间同质化严重,种子企业主体竞争激烈,如希望种业、科裕隆、活力种业等园区龙头企业不仅在产品结构、类型、销售模式和渠道上相似,而且质量、产量、价格等几乎持平。此外,国内具备种业基础的主要城市都提出了国家级种业中心建设规划,如武汉提出打造“武汉·中国种都”、北京提出打造“国家级种子产业园”、广州提出打造“国际种业中心”等,隆平园的生物育种产业正面临激烈竞争。

2   隆平园推动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对策

2.1   继续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打造,建设各类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平台、众创空间、商务楼宇等载体,满足企业职工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不断提升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当前,在各个产业园优惠政策大同小异的情况下,通过提升服务意识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增加发展机会变得至关重要。按照“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理念,化政府管理职能为服务功能,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严格落实一次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在融资担保、劳动用工、手续审批等方面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企业切实解决问题。

2.2   扩展和利用招商资源

生物育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试验基地等载体资源。隆平园的规划面积实际不足3.33 km2的开发面积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可通过以园带镇(村)的模式,向上级申请调整周边1~2个镇(村)至隆平园,通过扩规扩容,增加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同时大量驻园科研院所原规划的农业科研教育用地已不符合当前的土地功能需求,较多土地被闲置或低效利用。积极争取调整土地性质,盘活现有存量土地资源,以便为更多的企业集聚提供发展空间。

2.3   精准有效做好招商工作

行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等对企业集聚、产业的促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地建设生物育种产业“重点企业库” “重大项目库”和“重要机构库”,对强链、补链、延链的重点目标企业、项目、机构进行归集和统计,打造产业规划地图,通过直接拜访、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多种办法来做好招商及洽谈工作,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产业链薄弱环节的配套企业、知识产权机构等。

2.4   培育和孵化生物育种产业

充分发挥孵化器共享空间、共享服务、租用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扶植企业的优惠政策五大要素的功能,降低创业成本,营造创业集聚效应,帮助新兴的生物育种产业链条小微企业迅速壮大形成规模,提高创业成功率。引导综合型创投孵化器围绕生物育种产业这一优势细分产业进行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形成和园区对接、与技术创业高地互补的创业生态体系。

2.5   宣传和引导促企业聚集发展

通过举办、主导、参加洽淡会、招商会、观摩会、展示会等大型活动的契机,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和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对隆平园的优势和战略、投资环境和政策、生物育种产业规划布局和发展潜力等进行宣传与推介,有针对性地到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开展工作;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和财政资金向园区生物育种企业倾斜、集中,实施低成本、高效益扩张,壮大行业领军企业,培植产业龙头。鼓励园区企业兼并种质资源优势明显、前沿技术领先的国外种业科技机构和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