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书法育人功能,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2020-06-09 12:19李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书法育人核心素养

李娟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教育工作者不再只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灌输,而是开始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不仅提高了对音体美等课程的重视程度,更是将书法的内容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来。书法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内涵,彰显着我国的文化魅力,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书法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课程,在书法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将书法的精神与内涵融入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书法 育人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益提高。书法作为陶冶人们情操的一种艺术形式,渐渐地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内容。后来,书法更是被纳入到教育中,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书法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字的魅力,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要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书法的内在推动力。

一、核心素养下书法教学的意义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学生具有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书法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书法教学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中国的汉字发展源远流长,形成了多种的书写形式。学生想要写好汉字,就需要对它们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其次,书法的教学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书法的学习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与积累,练习的过程就对学生的意志进行了磨炼。除此之外,书法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在进行书法练习时所选的文章大多都是名家作品,其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或者作者的精神品质,这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书法教学现状分析

1.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

虽然目前学校开设了书法课程,但是书法的教学成效并不显著,在书法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对书法的教学重视度不高,而是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即使进行书法的教学,也多流于形式,只是让学生自己对书法进行摸索,而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得高分,一切为了高考作准备,而书法这类课程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这是导致书法教学有效性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2.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不足

在书法的学习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其缺少兴趣,认为书法是枯燥乏味的。不可否认,书法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练习才能有所提升,但是书法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乐趣。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学习之初,学生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能写出一个“漂亮”的字,自信心自然会受到一定打击,渐渐对书法失去热情。这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摆正心态,帮助学生发现书法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3.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是书法教学有效性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为学生讲授一些书法的理论知识。这样做就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的地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很少,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在书法的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少一定的实践练习,学生的书法学习效率自然较难提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阻碍。

三、核心素养下的书法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的内在推动力。想要提升学生的书法学习效率,首先应该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促使下,学生才能在书法的学习中不断进步。而想要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来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书法课堂的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准备相关的书法视频和图片,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书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2.注重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教师应將书法与各个学科相结合进行教学。书法与各个学科都有一定的关联,教师对各学科进行融合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兰亭序》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同时它也是书法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时就可以将语文与书法的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既感受文学的魅力,又能欣赏书法的艺术美。在美术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书法的艺术美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同时也可以利用美术中的构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书法的书写章法,让美术与书法相辅相成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注重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教学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我国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在进行书法的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不能仅仅注重对书法知识进行讲授。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书法知识外,还要向学生传达文章的精神内涵,运用书法中独特的文化魅力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自信,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书法被引入到教学中来。书法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民族精神与内涵,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书法教学时,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与各个学科相结合以及注重情感教学等方式,来提升书法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自信,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许小刚、贺卫《解字作书 通文立德—书法特色文化建设的校本实践探索》,《江苏教育研究》2018年第Z4期。

[2] 黄建新《指向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书法课程体系建构》,《教育视界》2016年第7期。

[3] 陈建、耿国华《立艺树人—中小学书法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初探》,《书法教育》2018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书法育人核心素养
书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书法欣赏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书法
书法欣赏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