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中的应用

2020-06-09 12:07梅小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服务质量

[摘要] 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5~12人自发组成一圈的小团体,以PDCA循环为管理基础,科学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利用圈员集思广益、自我启发、 头脑风暴和统计数据分析。它是一种科学的持续改善品质管理的组织形式,其存在目的在于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品管圈作为医疗系统质量改善的利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药学管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吸入剂是COPD、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关键,而吸入治疗的效果往往与吸入装置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密切相关。为保障患者吸入剂的使用治疗,该院门诊西药房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手法提高门诊患者吸入剂使用的正确率。

[关键词] 同心圈活动;门诊患者;吸入剂使用;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3(c)-0103-03

品管圈是由5~12人自发组成一圈的小团体,以PDCA循环为管理基础, 并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来解决现实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1]。近年来,品管圈作为医疗系统质量改善的利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药学管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吸入剂是COPD、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关键,而吸入治疗的效果往往与吸入装置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密切相关[2-4]。为保障患者吸入剂的使用治疗,该院门诊西药房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手法提高门诊患者吸入剂使用的正确率,经过6个月的努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组建同心圈团队

2014年3月,本着自愿报名的方式,该院门诊药房共有11位药师加入团队,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年资5~15年。推选出圈长和辅导人员,大家通过投票表决,确定圈名为“同心圈”,寓意为“药学部人员同心携力,不断提高药品管理和完善服务品质,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药学服务”。

1.2  确定主题

同心圈小组成员根据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重要程度,提出5个当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选题,包括降低门诊药品退药率、提高门诊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提高临床科室对门诊药房满意度、减少处方中不合理用药件数和减少门诊药房药品的近期件数。每个圈员按照迫切性、可行性、上级政策和圈能力进行评分,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5],共11人參与选题过程,通过评价,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提高门诊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见表1。

1.3  数据收集与现状把握

收集2017年11—12月的查检数据,统计使用吸入剂患者60例,其中21例涉及3项不合格操作项目,13例涉及两项不合格操作项目。将统计结果整理见表2。根据80/20法则,将患者吸药后未屏气或屏气不到位、患者吸入时间短、患者吸入时吸力不够作为改善重点。

1.4  确定目标全体圈员

根据实际情况评分,计算圈能力为63.30%,改善前不合格项目数为115项/60例,改善幅度=58.26%。故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48项/60例。

1.5  解析

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门诊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低”的各种可能原因[6],绘制了鱼骨图(图1),分析出相应的一级、二级和三级要因。再由圈员根据经验,选出主要要因。验证所选的主要要因是否为真因。根据二八法则,发现结果与早前根据经验所选出的要因是相吻合的,即导致“门诊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低”的真因为:药师未对患者进行主动询问、宣教形式过于单一、药师知识掌握不全面、没有细化的标准流程(图2)。

1.6  拟定对策

就每条真因拟定对策,全体圈员就每一评价项目,依经济性、可行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共11人参加评分,总分165分,根据80/20原则132分以上为实行对策,按照对策的共性,合并归类为2项:①无统一标准,不利于患者咨询;②药师知识掌握不全面,宣教形式过于单一。并总结为二大最终对策:制定细化的标准流程、加强培训与宣教。

1.7  对策实施

1.7.1 对策一  制定细化的标准流程该对策是针对“无统一标准,不利于患者咨询”现象所拟定的。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流程,不利于患者咨询,该科制定了新进人员标准培训流程和完善的患者取药流程,具体内容如下:①处方医师开具处方→收费处收费→门诊药房接收调剂→门诊药房窗口发药(转到用药咨询窗口)→询问患者是否会使用装置→演示吸入剂全过程→药师登记调查表→宣传手册给患者;②新进员工→门诊调剂、咨询培训→视频宣教培训→考核合格→新进人员上岗,进行吸入剂正确使用的指导。

1.7.2 对策二  加强培训与宣教该对策是针对“药师知识掌握不全面,宣教形式过于单一”现象所拟定的。鉴于此该科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讲解相关知识;组织药师及医生当面宣教或视频宣教;药学部提供相关模型至相应科室,组织对所有成员进行培训与宣教。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同心圈活动开展后,门诊患者的吸入剂使用正确率115项/60例下降至40项/60例,下降了65.22%(进步率),改善后正确率为93.33%。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00%=(115-40)/115×100.00%=65.22%。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00%=(40-115)/(48-115)×100.00%=111.94%。见表3。

2.2  无形成果

同心圈活动后,无形中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同事间的和谐度,增加了圈员们的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以及团队凝聚力,同时品管圈手法也有所进步。见表4。

表4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情况对比

3  讨论

目前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下,药学模式已从单纯的药品供应为主向以患者为中心转移,更加强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现如今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吸入剂使用注意事项较为繁琐,患者对吸入剂的正确使用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吸入剂是COPD、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关键,而吸入治疗的效果往往与吸入装置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密切相关。作为医院药师,责无旁贷,必须主动为患者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吸入剂而不断作出努力。同时,选定此主题可促进吸入剂的正确合理使用,同时增加圈员自信心,改善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和品质,提升该院整体品牌形象。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了品管圈方法,以该院药学部同心圈活动为基础,圈员以会议形式讨论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主题选定、数据收集、对策实施等,寻找每个过程的优缺点,使圈员对同心圈活动有所认识,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何欢.品管圈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9):125-126.

[2]  Lee H,Boo S,Lim Y,et al.Accuracy of inhaler u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2014,23(5):560-574.

[3]  鄧小丽,孙丹雄.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依从性的影响[J].大理大学学报,2017,2(10):93-96.

[4]  杨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吸入剂正确率现况调查[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44-45.

[5]  徐志英,徐静.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9):179,181.

[6]  边诣聪,陈蓉,秦琼,等.品管圈在提高门诊哮喘/COPD患者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6,27(35):5011-5014.

(收稿日期:2019-12-25)

[作者简介] 梅小芬(1978-),女,江苏江阴人,本科,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服务质量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关于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文献综述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观察
人性化护理对眼科门诊患者护理效果研究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医院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一种基于自适应采样的网络丢包率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