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其红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如何提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让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其语文学习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从而探索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新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质量
掌握阅读能力是掌握其他语文能力的基础,读掌握好了,学生才能进一步掌握听、说、写。语文教学中,阅读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它能够刺激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改革也要以阅读为侧重点,基于不同阅读学习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传授阅读方法
掌握一门技能,方法尤为重要,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以强制的方式去逼迫学生阅读、每天给学生规定一定的阅读量等,这样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要充分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以便在阅读文章时能有更大的收获。同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督导作用,在课下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报告会、阅读交流活动,并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
2.规定阅读目标
阅读,最忌讳的就是在浩瀚的书海里漫无目的地“瞎逛”,这样在阅读之后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突出重点,带着一定目标来读书。因为小学语文的阅读不涉及较为复杂的知识和理论,阅读问题也都非常简单,学生阅书不会有太大难度、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读,完成预先设定的阅读目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3.重视阅读质量
为了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高质量的文章内容,可以通过推荐书目、阅读名著等方式,排除质量欠佳的文章,选择质量上乘、思想进步的文章给学生读,以让学生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策略
1.在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
现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小学必须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呆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工具,如PPT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得到最直接的知识感受,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大白鹅》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白鹅的日常生活,利用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真切地看到大白鹅的样子,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知识;学生因此也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进而更想深入地学习语文。由此产生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2.展现“学语文”和“学做人”的内在一体性
有人认为语文课就是教学生识文写字的,其实,小学语文课往往还要承担着德育的功能,教师要通过对语文课文的讲解,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既能学语文,又能学做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用的都是能体现社会公德、个人美德、真善美思想的文章,课文中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有的歌颂领袖和人物的感人事迹、崇高道德;有的介绍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以及先贤的发明创造给人类文明带来的进步;有的则揭露了旧社会中人民的悲惨命运等。生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时间长了,其思想感情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会逐步懂得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明白一个人应该坚守什么、反对什么、崇尚什么。文章中光辉的人物形象或动人的情节,会在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大作用,甚至给学生留下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印象,促使其成长。只要学生对作品有透彻的感悟,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也只有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掌握语文的精髓。因此,学语文和学做人具有一体性,展现这种一体性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除了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探索更多更优质的教学方式之外,还要从学生着手,牢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持之以恒,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加积极有效的课堂阅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參考文献:
[1] 杜秀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考试周刊》2018年第4期。
[2] 李艳华《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考试周刊》2019年第55期。
[3] 马俊兰《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探讨》,《新课程·上旬》2019年第13期。
[4] 廖维华《浅谈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小学生(下旬刊)》2017年
第9期。
[5] 李秀莲《浅析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华少年》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