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毅 李笑冰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首都博物馆北侧为城市主干道长安街,是入口人流的主要方向,东侧为城市干道白云路,是人流的次要入口,西南毗邻规划城市支路,与项目同期建成。建筑沿长安街退让一定距离,形成了对城市开放的空间,主入口设置在二层,人们沿场地巨大的斜坡进入二层入口空间。
入口广场尺度较大,但是被划分为上升的台阶坡道和两侧的绿化空间,分区明显,入口通道简捷,为进入建筑的人群提供交通空间,而通道两侧的空间,被大面积的灌木占据,围合感较强,不方便人们进入,冬季抵御寒风效果差,如图1所示。车辆主要从建筑东侧驶入,沿场地道路行驶,停靠在北侧的停车场地C。地面停车场地比较充足,无障碍停车位设置在紧邻入口处使用方便。
图1 入口广场布局
主要人群轨迹如图2所示,①路线来向是城市主干道的交叉口,且有人行天桥的原因,承担了主要人流量,③路线则是一些零星市民,②路线正对建筑入口界面,坡道坡度适合人们行走,但是白色大理石反光较强,人们较少选择此路线,而多数选择在两侧的灰色石板材质的台阶上行走,地面停车场的人群下车后汇入①②③路线。
图2 入口外部空间人行流线
不同时间段的人群分布如图3所示,入口外部空间人群主要集中在台阶起始处F、台阶中部G、入口界面处,而坡道由于没有水平停留空间,停留人数较少。博物馆层高较高,人们从台阶行进时,一部分人群需要中途休息,造成了G点人群的停留,入口台阶的尺度适合人们在此休息,但是因为台阶边界绿化的封闭性过强,造成了总体人群停留的不足,入口空间单调。入口平台尺寸较小,开馆高峰时,人们经常在坡道处停留。
图3 入口外部空间人群分布
通过上述分析,首都博物馆入口外部空间改进方法如图4所示,首先在不减少入口地面停车位的同时将停车全部布置在C处,并采用微高差进行限定,就形成了人行道、车行道、停车不同层次的空间,实现了人车分流。
图4 入口外部空间人性化改造
其次在坡道和台阶处增加休息平台A,打通了坡道和台阶的联系,缓解了人们连续上升的疲劳,同时将休息平台延伸到两侧的绿化广场C,增加建筑入口空间的连通性和趣味性,平台处增加休息、停留、观望的空间B,同时在此处增加标志性设施,增强入口空间的引。在入口台阶两侧增加垂直绿化,同时合并台阶,使人们能够在此休息、停留,同时能够起到夏季遮阴,冬季抵御寒风的作用,如D区域,这样就消解了入口台阶和坡道的尺度,缓解了入口平台处拥挤的人流,使入口空间更加人性化,增加了人们在台阶和坡道上的停留时间。
建筑师应该把为人创造空间放在第一位,博物馆入口空间是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场所,针对参观者进行的人性化设计,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参观体验,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来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根据人的空间感受和行为模式,在原有的基本功能上对入口空间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