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植骨术与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下缺损的效果比较

2020-06-09 07:16张利平孙予隋秋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牙周组织牙槽骨胶原

张利平,孙予,隋秋丽

(郑州市口腔医院 牙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是牙周骨下缺损发生的重要原因,而牙周骨缺损影响患者咀嚼功能及美观性,增加患者生理、心理压力[1]。目前主要采用植骨术治疗,能引导牙周支持再生,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咀嚼功能及美观性[2]。有研究显示,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下缺损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选取4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旨在比较单纯植骨术与GTR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下缺损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市口腔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包括67个位点,依照手术方法分为联合组(21例)和植骨术组(21例)。联合组34个位点,男13例,女8例,年龄24~50岁,平均(37.04±6.47)岁,牙周骨下缺损位置:右侧7例,左侧8例,双侧6例。植骨术组33个位点,男11例,女10例,年龄24~51岁,平均(37.41±6.70)岁,牙周骨下缺损位置:右侧9例,左侧6例,双侧6例。两组一般资料(年龄、牙周骨下缺损位置、性别、位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郑州市口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牙周基础治疗2~3个月,存有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5 mm;②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3 mm;③位点象限数≥1;④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探查存在垂直吸收形成的骨下袋,有植骨空间;⑤菌斑指数<40%;⑥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严重免疫缺陷;②合并糖尿病等严重系统性疾病;③处于妊娠期或者月经期;④凝血功能障碍;⑤入组前3个月服用影响血小板的药物;⑥严重精神障碍。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行翻瓣术,术区行沟内切口,且尽量保持牙龈完整性。两组术后1周均接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指导患者掌握菌斑控制的方法。术后10 d拆线,且1个月内避免在术区咀嚼较硬食物。

1.3.1植骨术组 接受单纯植骨术治疗,严格按照手术步骤进行操作,植入Bio-Oss骨颗粒于缺损处,高度达骨袋口水平,适当压紧,尽量恢复牙周骨形态,拉拢并缝合龈瓣,予以外敷塞治剂。

1.3.2联合组 在植骨术基础上接受GTR治疗,严格按照手术步骤进行操作,植入Bio-Oss骨颗粒于缺损处,高度达骨袋口水平,适当压紧,尽量恢复牙周骨形态,依照牙周骨形态对胶原膜进行修整,将胶原膜覆盖至骨缺损处,保持膜边超出骨缺损边缘≥2 mm,确保骨缺损被完全覆盖,胶原膜贴合根面和冠方,利用可吸收缝线进行悬吊缝合。

1.4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PD、龈退缩(gum recession,GR)、CAL。(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牙槽骨密度、骨缺损高度变化。

2 结果

2.1 牙槽骨密度和骨缺损高度术前,两组牙槽骨密度和骨缺损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牙槽骨密度、骨缺损高度较植骨术组高(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牙槽骨密度、骨缺损高度变化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与植骨术组术后6个月比较,bP<0.05。

2.2 PD、GR和CAL术前,两组PD、GR、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PD、GR、CAL低于植骨术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PD、GR、CAL情况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与植骨术组术后6个月比较,bP<0.05;PD—牙周探诊深度;CAL—临床附着丧失;GR—龈退缩。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影响人们生活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牙周疾病治疗领域热点之一是采用何种治疗方式能有效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增加牙周附着[4]。植骨术是采用骨或骨的替代品等移植材料进行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方法,通过移植材料促进新骨形成,修复骨缺损,恢复牙槽骨解剖形态,促进新附着产生,达到恢复牙齿正常功能的目的。

GTR原理是指采用外科手术方式放置物理屏障,依据膜屏障作用能选择性促使再生潜力细胞附着受损部位进行再生,从而达到修复组织的目的[5]。此外,选用再生胶原膜,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引导再生功能,能直接参与到愈合过程中,加快牙周组织修复、新生。但单一使用GTR治疗,其机械强度较弱,易塌至骨缺损区,导致骨区空间不足,从而无法生成足够骨量,使牙周组织再生存在缺陷,不利于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联合组牙槽骨密度、骨缺损高度高于植骨术组,PD、GR、CAL低于植骨术组,可知GTR联合植骨术能促进骨缺损再生以及修复,促进牙周组织新附着的形成。GTR联合植骨术能支撑胶原膜,而胶原膜起到隔离以及消除感染源作用,从而去除刺激性因素,为牙周骨下缺损修复和再生提供良好环境,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综上,与单纯植骨术相比,GTR联合植骨术能有效促进牙周骨下缺损部位修复以及再生,提高牙周组织附着,从而提升总体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牙周组织牙槽骨胶原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替牙期儿童错位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齿牙周组织的疗效
黑鱼胶原溶液的流变、热稳定性及化学交联改性研究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胶原代谢与纤维化疾病研究进展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