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棒球等级评定“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模式

2020-06-09 13:45王祥茂
体育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名次棒球分值

王祥茂

(广州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体育运动等级评定是体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前主要集中在对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的等级评定,以“竞技比赛名次、技术技能与专项素质测试、比赛积分排位”等3种评价体系为主。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与赛事活动蓬勃发展,评定对象扩展到针对大众体育参与者和体育爱好者,已有的体育运动等级评定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迷你棒球是融运动、娱乐、育人于一体的新兴球类体育项目,其场地要求不高,器材简单,技术难度低,比赛方式和规则简明,容易普及推广;活动过程热烈,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和前卫潮流,适宜各年龄层次的人,特别对青少年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和教育功能。国际棒球联合会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普及迷你棒球,欧美国家普遍开展迷你棒球运动。近年来,中国棒球协会积极组织引进和推广迷你棒球项目取得较好成效,全国已有2 000多所中小学和300余所大学开展棒球运动,迷你棒球运动发展基础好和潜力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缺少一个合适的迷你棒球运动等级评定标准,使学生们不能方便地对自己的运动技能提升进行测评,从而抑制了他们持续参与该项目的积极性。所以目前亟需建立一个通用性强、操作简便的项目运动等级评定标准,以促进迷你棒球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大众。

1 “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内涵

体育运动等级(本研究特指大众球类集体项目的运动等级,下同)评定“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主要指大众健身者参加比赛获得名次后,通过权重计算积分,达到一定积分给予相应的运动等级。

体育运动等级评定“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体系的设计理念是“5个全构建”,即“全民参与赛事、全权重计分、全积分评级、全年龄通级、全赛制积分应用”。(1)全民参与赛事,大众球类比赛适合身心健康的全体大众参加;(2)全权重计分,指参加比赛取得名次获得的积分全部采用权重系数计算分值;(3)全积分评级,指评定大众运动等级全部采用对应的标准积分进行评级;(4)全年龄通级,指参加比赛活动的全体大众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男女老幼达到标准积分即可评定运动等级;(5)全赛制积分应用,指比赛积分通级的评定标准可在各类大众比赛中全应用,即从最低级别的学校、社会俱乐部、乡镇村的比赛到最高级别的国际赛事均可采用比赛积分通级,体现全赛制积分的通用性。

2 “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体系的初步构建

本研究以迷你棒球比赛通级的内涵和特点为创新始源,依据棒球运动发展规律特点、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相关文献启示,并征求专家的意见,形成初步迷你棒球比赛通级的评定体系框架,把“迷你棒球比赛通级评定标准体系”中的“通级级别、等级(阶段)、通级标准分值”等 3个方面内容作为A类指标(见表1),“赛事名次、赛事层次、配重系数”等3个方面内容作为B类指标(见表2),“各年龄组配重系数的最终得分计算方法”作为C类指标(见表3)。

表1 迷你棒球比赛通级的级别、等级和对应标准分值的初步构建

表2 迷你棒球各级比赛名次的权重和积分的初步构建1)

表3 迷你棒球比赛各年龄组权重系数的最终分值计算公式的初步构建

确定迷你棒球A类、B类和C类指标的主要依据:

第一,本研究主要成员一直从事棒球运动,有几十年经历和经验积累,熟悉棒球运动业务和发展规律。因此本研究设定迷你棒球从幼儿4岁开始入门,再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到博士阶段的训练需要25年左右,按最初1级运动等级设置初始分值100分,并每递进一个等级按平均标准值 100积分晋级,经历25年才达到2 500积分。为此将100积分设定为最低的第1级的分值,2 500积分设定为最高的第10级的分值。同时设定1~5等(阶段,简称等,下同),即5等(初级阶段)、4 等(中级阶段)、3 等(高级阶段)、2 等(专业阶段)、1等(精英阶段)。每个阶段含 2个运动级别,每个阶段对应一个区间。将赛事通级的标准分值设定10个,即最低的第1级的初始标准分值设定为100积分,最高的第10级的标准分值为2 500积分。

第二,为了推动全民迷你棒球开展,提高大众参与率和激励更多爱好者获得比赛积分及运动等级,实现个人价值,评价体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凡是参赛者均有一定分积累,尊重参赛者的比赛付出,达到通级积分标准给予相应运动等级;(2)获得运动等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获得高级别积分难度逐步上升;(3)阶段区间不同,递增的分数级差也不同;级别越高难度越大,付出的努力越多,同时依据迷你棒球特点、年龄组和人体发育成长、成熟平稳与机能自然衰退等规律设定相应权重系数,符合棒球大众人群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因此,本研究确定迷你棒球各类指标符合内在要素指标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相对独立和科学衔接,晋级分值与递增幅度合理有序”原则。

3 “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指标体系的遴选过程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对迷你棒球比赛级别配分和名次、等级奖、年龄组权重系数进行设置。

第一,专家选择阶段。专家需有一定专业性、广泛性和代表性,这是德尔菲研究方法的关键一步,尤其各层次比赛级别的配分和名次与等级奖、年龄组权重系数设置等涉及总积分多少,与通级的最终分值密切相关。为此,本研究依据迷你棒球大众比赛特点和全民棒球推广要求,经过研究后认为,专家组成要有行业、社会和内部人员,包含专业领域,基层学校,社会俱乐部,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专家。专家具备的条件主要包括:一是熟悉体育育人发展规律,长期从事教学训练竞赛经历,有丰富的体育专业管理或社会体育企业管理经验;二是有坚实的相关体育专业理论基础和从事多年的体育科研工作经历;三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参与体育项目运动等级标准体系建设或相关领域的评估过程。按照上述条件在全国范围内精选10名作为德尔菲法的咨询专家。

第二,专家咨询阶段。根据迷你棒球大众比赛特点和本研究实际需要,采用了3轮专家问卷咨询。第一轮将研究目的、背景、依据、思路、确定迷你棒球比赛通级评定标准的指标体系原则、内在要素构建方法和拟定的各级项目标准指标咨询表寄给专家,请专家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分值和权重系数设定的判定或增删指标,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其他建议。

在第1轮专家问卷调查中,专家对迷你棒球比赛通级评定标准的指标体系各类指标的设定方法、项目、思路基本达成共识,专家只对指标体系的个别指标和名称进行修改,其中A类指标中的原设定的阶段区间名称设定的“1~5等”需要修正,因与运动等级名称相近。原设定的运动等级级数10级因积分增幅过大需要修改。B类指标中的原设定的比赛名次数量1~15名建议修改,避免参赛队获得第15名后无积分积累,与所有参赛者“赛有所获”原则相冲突。专家对标准体系实践检验一段时间和不断完善后,建议对已获得国家竞技运动等级的参赛者,根据等级情况给予一次性的加分或给予原始分,体现竞技运动员前期训练比赛的付出和运动水平。根据第1轮专家咨询的结果,综合考虑专家对标准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增减提出的实质性意见,对迷你棒球运动等级评定“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整理。第1轮问卷中的A类指标中的通级标准分设定,专家提出每个阶段内的分值增幅(标准差)尽量一致,阶段的晋级可适当提高分值幅度(比阶段内的分值增幅要大),体现大众晋级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专家上述第1轮咨询提出的建议将在第 2轮专家咨询中作进一步修正和选择。本研究总体上按被选率达到或超过60%的原则确定进入第2轮遴选的各级指标(未达到60%被选率的个别重要指标,仍保留在指标体系内)。

第2轮将第1轮问卷结果统计整理后形成的标准内容和要求补充的背景、依据材料呈送原专家再次对指标进行遴选。问卷回收后再次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计算出各项指标的被选率,形成补充修改后的迷你棒球运动等级评定“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指标体系。第2轮专家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A类指标中的原设定的阶段区间名称设定的“1~5等”修改为“1~5段”,原设定的运动等级级数10级修改为15级。B类指标中的原设定的比赛名次数量1~15名修改为1~12名,第12名后设立1~3等奖;比赛的级别5级修正为7级,体现赛事层次的全覆盖。专家对上述标准内容修改后的被选率分别为90%、80%、100%、90%,说明10名专家对迷你棒球运动等级评定“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指标修改具有共识。从专家咨询中了解到部分专家认为A类指标中的通级标准分设定的级间、区间分值跳跃过大和B类个别名次(如第13名)权重设定过大、C类个别年龄组权重设定过小(幼儿组的权重过小,对初级阶段通级不利),被选率均在60%临界点。

因此在第3轮专家调查中再进一步修改个别通级标准分设定和请专家对个别名次与年龄组的权重系数进行赋值,以达到更高的被选率,并对专家的指标修改进行判定。本轮所构建的迷你棒球运动等级评定“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指标体系中的各类指标,经过专家的选择,均在70%以上。

4 “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体系的确定

经过德尔菲法确定的A、B类指标分别见表4、表5。C类指标与初步构建(见表3)总体变化不大,仅幼儿组年龄权重修正为0.5。

表4 迷你棒球比赛通级的级别、段位和对应标准分值

表5 迷你棒球各级比赛1)名次和等级奖的权重、积分

5 “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模式与其他评定体系的区别

1)“专业性比赛名次通级“评定体系。

运动员参加省市和国家国际竞赛管理体系内的比赛,获得名次给予相应运动等级。运动等级共5级,即3、2、1级和国家级、国际级。如体育总局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适合体育部门体制内的竞技运动员等级评定。该评定体系标准明确,实效性、操作性强,但专业性强和精英化,受众面窄,普惠性不高,不利于大众全民健身开展。

2)“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通级”评定体系。

这是目前国内外学者探讨和社会应用较多的运动等级评价模式。涉及各个运动项目,评定内容主要以相关项目设定的主要技术、技能、身体素质指标内容标准或比赛名次通级混合系统进行等级评定。如黄海贵[1]建立了包含比赛名次通级和技能、身体素质通级2套评价系统的中小学网球技能等级评价标准:技能测试内容分小学、中学,小学为正反手拍击球、上下手发球、身体素质、组合球路、实战,中学增加正反手拍截球;小学、中学技术与身体素质比例权重不同;身体素质含立定跳远、1 000 m、800 m、50 m、跳绳测试;比赛部分通过比赛级别、名次规定等级范围(仅3个运动等级);评定1名健身者运动等级涉及3个部分,共15项指标左右。

该评定体系对健身者的比赛、运动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详细评价和运动员选材有一定帮助。但各项目评价体系与内容不统一,同一个项目也有2套评价体系等。通级评价指标和统计内容过多,记录繁琐和易出错,评定步骤路径较复杂,增加了实施的难度。

3)“比赛积分排位或通级”评定体系。

该评定体系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根据协会组织制定的初始积分分段标准,运动员自行确定初始积分。大会根据积分情况分成若干组比赛,决出名次后给予加减积分和进行排位。如杨辉[2]以北京chinaTT乒乓积分赛为例对此评定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该模式对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有一定借鉴作用。方法二是主要对校园学生进行比赛积分通级进行探讨。如梁赞斌[3]以湖北科技学院网球积分通级赛为例,对隔网持拍类运动员等级比赛模式进行了探讨,根据报名分成若干组单打比赛,一盘决胜制,前8名给予积分,达到一定积分给予1~3级运动等级。

该评定体系对参与者了解自己水平、排名情况、努力目标和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比赛积分排位模式不进行运动等级评定,没有体现个人荣誉价值。校园比赛积分通级模式只进行1-3级运动等级评定,只取前8名积分,受众面和普惠性不强。

4)“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评定体系。

本研究的评定体系,通过大众比赛获得的名次,运用专家法权重计算积分,达到一定积分给予相应的运动等级。标准体系核心要素包含竞赛层次、名次、等级奖、分值,权重系数和通级标准积分,运动等级和年龄划分,共15个等级。具有“全民参与赛事、全权重计分、全积分评级、全年龄通级、全赛制积分应用”的特点。建议评定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适当增加一些选材性、挑战性的技术技能和专项体能测试指标,给予附加积分分值。

6 结论与建议

1)迷你棒球等级评定“赛事名次+积分达标通级”体系易推广、易操作、实效性和普惠性较强。该体系对其他球类大众赛事的通级评定有较大借鉴价值。

2)出台迷你棒球比赛有关管理制度。控制好每年各级别比赛的次数,比赛周期要科学合理,防止比赛过多过滥。

3)在条件成熟时,建议该大众运动等级标准列入“中国棒球业余运动等级”标准化管理体系。

4)已获得国家棒垒球运动等级的选手参加大众迷你棒球比赛,建议给予相应的一次性原始积分或自然加分。参赛队伍中凡是有1名以上的竞技球员(有国家竞技棒垒球等级证书的)参赛均列入竞技组比赛。

5)低年龄组可以参加高年龄组比赛(如低年龄组名次排在最后须减分,得分比低年龄组的同名次或同等级奖标准积分要低),以实现个人价值和挑战强手,争取更多积分,体现竞技比赛的刺激性和挑战性。

6)在条件成熟时,参赛者达到第13、14、15级运动等级标准的(精英阶段)分别等同于国家竞技3、2、1级运动等级水平,有关学校、体育组织、社会机构等给予认可。在传统学校升学方面给予倾斜政策。

猜你喜欢
名次棒球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打棒球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棒球
划船比赛
“大”一号棒球服
去打棒球喽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