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交通运输部国际物流工作专班的协调下,装载12个国际邮件集装箱的货轮从上海港驶出,运往以色列海法港。这是自4月10日中远海运集团与中国邮政集团开展海运邮件试点工作以来,发出的第六批海运国际邮件”,据了解,近日还将在南美、非洲等方向开辟新的国际海运邮路。协同战疫,开辟新通道,至此,海外的积压邮件已进一步得到缓解。
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交付往往通过各种运输方式来完成,包括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国内铁路联运)、航空运输、邮包运输以及国际多式联运。
今天的中国国际货运能力,俨然成为新时代与交通大国的标志性工程,同时也是中国向世界宣示制度与建设自信的重要表达,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大势,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初衷。同时,在国际货运通道能力上,更充分显现了我国物流发展的中国责任、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020年受新冠肺炎影响,全国疫情扩散蔓延,对国际物流供应链正常运转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为提升国际货运通道能力,稳定国际物流供应链,专班协调、企业发力,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国际物流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出台提高国际货运能力的政策措施,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方式衔接。
没错,在“抗疫情稳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正按下快进键:铁路口岸的全程无纸化,中欧班列的运力供给,国际货运主渠道的海运快船,航空客机直飞货运……多方面齐发力,为保障困境中我国的交通运输状态和国际货运通道能力,为疫境中沉睡的经济复苏,中国交通运输为国内国际不遗余力贡献着大国交通的智慧和担当。
在今年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年里,肩负重压砥砺前进,大国国际交通运输如何应对?同时,这一系列工作和努力又在此次逆境中为中国向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埋下了哪些伏笔、打下怎样的根基?我们希望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在国际货运通道能力中,我国铁路运输、海运或空运的精彩表现,还有此次疫情中我国交通运输回复给全球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