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平
【摘 要】对于国家发展建设来说,教育是基础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初中阶段十分重要,学生需要在初中阶段打好素质基础。在国内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初中教师有必要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在初中教育阶段中,道德与法治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内容。本文将以新课改为视角,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旨在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5-0106-02
The Strategy Analysi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Shandan Yucai Middle School,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WANG Wenping
【Abstract】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education is the basic work. In a person's lif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is very important, and students need to lay a good quality foundation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the domestic new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necessary for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o carry out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reform.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stage,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are very basic and important content. This article will change the perspective from the new course to analyze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in the education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iming to deliver outstanding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in an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methods
眾所周知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重要时期。故一定要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重视度。在这样的过程中,增强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让学生形成综合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关系到学生今后进入社会的自我表现、自我意识、自我态度。所以教师有必要结合新课标要求、素质教育需要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夯实基础,提高教育水平。
一、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情况
(一)缺少重视度
之所以直至今日我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果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国内社会环境缺少对学科教育的重视度。初中阶段正值学生问题多发时期,该阶段学生打架斗殴甚至霸凌问题经常可以见到。这种风气非常不好,但是在学生群体中却十分流行。很多学生都会争相模仿,有关部门在管理中,效果并不好,但却没有进一步提高重视度。不少教师教学中仍旧采用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没有调整教学措施。不少学校并没有反省自身教育问题,调整校园风气与环境。这种错误的管理方式、教育方式势必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二)教师能力有限
其实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能力是够的,但是缺少经验,不知道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很多教师平时有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实践教学中经常会手忙脚乱,这和这部分教师在大学时候学习的专业不是道德与法治有关。很多学校因为缺少人手所以随意更换教师的教学学科与内容。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内容很简单,理解非常轻松。这些教师根本没有考虑到,之所以自己觉得简单是因为自己人生阅历丰富。很多学校往往会选择指派一些即将退休或是来实习的教师负责道德与法治教学。这些教师没有专门培训和学习,教学中不够专业,无法完整地叙述与讲解其中的知识点,没有保障学生充分理解其中内容。此外不少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认为,道德与法治不是很重要的学科,数学、英语、语文才是重点科目。所以教学的时候非常敷衍,没有考虑学生条件,认真、负责教学。不少教师教学的时候,目光局限在书本知识,没有结合案例,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识。
(三)学生思维不够活跃
之所以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时候效果不好,除了学校大环境问题以及教师不够重视以外,学生自身思维不够活跃也是原因。很多学生在大环境作用下认为主科学习才重要,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比较懒散,往往只有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才会快速记忆,翻几次书,不少学生平时根本没有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知识。大多数时候学生往往只能死记硬背知识,无法深入理解知识。学科教学其实很看重案例讲解与分析,学生没有充分了解实际情况,自然无法明白道德与法治教育关系,无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新课改视角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路
(一)提高师生重视度
道德与法治教学如果没有师生重视,教学就会遇到很多坎坷与问题。自步入新课改之后,国内的各种教育机构和部门都在不断调整教育思路和方向。为了保障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情况调整与部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按照情況整治问题,让学生打心底喜欢上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在早期阶段让教师就能把握课堂主动权,拉近师生距离,在课堂上完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在意识到了道德与法治教育重要性以后,会非常负责认真地完成教学。在意识到了道德与法治重要性以后,学生就能认真听课,平时花一些时间预习和巩固知识。当然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也要重视道德与法治宣传,营造全民风气,让所有人都能支持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普及有效性。
(二)情境教育
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讲述的内容就是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看法,当然书本上除了少数配图以外,基本全是文字内容。即便是配图也是固定的内容,甚至多数只是提出问题,并没有引导意义和让学生建立深刻理解、印象的作用。考虑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的定位与教育要求,这种方法显然并不能帮助学生成长。所以教学中,教师需要动态教学,用情境的方法组织学生演绎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
(三)营造活跃气氛
对于书本教育来说,最重要的阵地就是课堂。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时刻约束学生行为,让学生形成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能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初中教育阶段,不少学生其实根本没有复习意识、预习习惯。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才会经常出现无法跟上进度的问题,而这势必会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保障教育效果、教育质量,教师就需要多关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除了可以用前文提到的情境教学以外,还可以用对话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营造课堂氛围,每当有学生出现疲惫疲倦的神态,教师就需要积极互动,让学生改变疲惫状态。教师可以直接提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随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寻找答案,分析见解和思路。学生这时候就会带着问题理解和学习知识,形成浓厚学习热情和积极学习态度。
(四)理论结合实际
作为生活学科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考虑理论知识点讲解,有必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知识使用环境与空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理论知识应用时机、应用方法。教师要体现出学科教育的学以致用追求、目标,每次完成一个概念教学,教师都可以使用案例。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过的事情,让学生自己思考,结合实际,意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是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语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初中阶段地位非常突出,意义非常重大。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重视,要结合新课改要求与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体现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参考文献:
[1]巨生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时政教学浅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03).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