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平台模式下线上供应链金融研究

2020-06-08 15:50毛亮戴云飞
中国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毛亮 戴云飞

摘 要: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以线下审批为主,面临着审批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企业的金融需求,线上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平台模式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集成数据优势,是商业银行创新转型的方向之一。本文以平台模式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线上线下供应链金融,探究构建平台式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路径、授信及风险控制。

关键词:商业银行  平台模式  线上供应链  风险控制

1 问题的缘起

自2003年我国商业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以来,各大商业银行均把供应链金融作为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历经十余年发展,我国供应链金融已初具规模,展示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改变商业银行授信模式以及金融创新的强大生命力。但就目前而言,多数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仍以传统的线下模式为主,但线下模式面临诸多问题,如放款审批手续繁琐、时间过长、效率偏低等。根据《首席财务官》进行的“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融通资金的服务银行的时候选择的顺序”的调查,65%以上的受访企业更关注的是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以及高效的贷款审批速度。

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商业银行难以对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分析,供应链金融的真实性难以准确掌握,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而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融资需求的旺盛,加之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线下模式举步维艰,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应运而生。

线上供应链金融因电商平台的融入,有三种不同的发展路径:第一种,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依托自身平台拥有的海量数据,推出自营的供应链金融,向平台内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第二种,电商平台与商业银行合作,由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电商平台提供融资担保及风险控制与监管;第三种,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自主开发自营平台系统,将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物流企业接入系统中,实现全线上化申请、审批、放款、支付等。

国内商业银行中,以平安银行为代表积极推进供应链金融。可以说,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产品创新、客户体验、管理模式、风险控制等方面仍有不足。而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仍没有实现真正的线上化供应链金融。现实的需求与不足,以及金融创新的助推,必然会将供应链金融引向线上化。

2 线上线下供应链金融比较分析

供應链金融的线上化,本质上以线下供应链金融产品为基础,以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为构建框架,实现多方系统的无缝对接。

2.1 线上线下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规律

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助推下,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实现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线上化“闭环监管”,企业间的交易数据、支付数据、融资数据等逐步量化、可视化,与商业银行的金融指标相切合,降低风险、控制风险。传统供应链金融的预付类、应收类以及存货类模式,逐步呈现出向以电子订单、电子仓单为融资依据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演进的趋势。

2.2 线上线下供应链金融对比

线上供应链金融并不意味着将线下供应链金融的产品简单的线上化,而是在多方面展示出线上化、智能化的优势。线上供应链金融对于商业银行在客户拓展、风险控制、运营成本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见表1):在客户方面,可以突破地域、行业等限制,以链条为主线,覆盖上下游所有企业,尤其是在当前支持实体经济、中小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对商业银行履行政治责任、扩大客户基础意义重大;在风控方面,线上供应链金融能够更全面的关注交易的真实性与可得性,通过系统对接实时更新数据信息,实现信息的高度对称,而且线上化的审批与放款更有利于贷中、贷后风险管理,可以保证还款来源;在成本方面,降低原本分散的各类前期审核成本,实现线上资源信息的共享,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等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2.3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线上供应链金融有优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优势,但也应该看到作为不太成熟的新鲜事物,劣势、挑战同样存在。如对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有着助推作用,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但同时也存在系统、操作层面的风险;既有国家战略支撑的机遇,又面临信息技术先进国家的冲击。面对机遇与挑战,从国家层面,要实现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实体经济、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商业银行层面,加大技术研究和投入,积极参与线上供应链,选择优质核心企业;从电商平台层面,争取融入线上供应链,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支持商业银行自营平台的搭建;从中小企业层面,要与核心企业保持密切的贸易往来,主动与商业银行对接系统,提高可信度。

3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构建

商业银行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经营发展模式逐渐从传统的单一线下网点模式向综合线上化金融服务转变,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商业银行的重点转型方向,线上供应链金融正是顺势而为,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创新的主要渠道。

3.1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路径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应是有迹可循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路径是符合“金字塔”原理的,基于该原理,可搭建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金字塔”模型(见图1)。

图1 供应链金融“金字塔”模型

“金字塔”模型,实质上就是线上供应链金融设想的发展路径。第一阶层,通过简单数据的录入,在统一平台上实现买卖双方交易信息的电子化;第二阶层,平台根据预先的授信,可以进行自动化的预付款,简化审批及放款操作;第三阶层,银企双方信息的实时更新,实时共享,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企业信息按需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第四阶层,根据大数据分析,预测买卖双方的采购信息,提供主动授信。

根据该模型,可以将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分为三步。第一步,初始阶段,改善用户体验,这是获客的先决条件。商业银行应当通过改善和提升电子银行的体验逐步将线下业务迁移至线上,使客户熟悉并且习惯线上化的操作,这也是突破地域限制的前提条件。第二步,也是基础条件,实现流程再造。线上供应链金融并不是简单地将线下供应链金融迁移至网上操作,而是要依托互联网建设一整套适合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开户、授信、放款、贷后管理的新流程。第三步,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核心阶段也是最终阶段,即构建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外部与电商平台、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与税务、工商、物流等系统挂接;平台内部为商业银行自营式平台,可以同时导入存量、新增客户,匹配供应链,实现系统内部授信、放款、支付以及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的线上化。从功能层面看,该平台可以实现客户管理、风险管理、数据管理、授信管理等一系列在线管理功能。

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金融要素的时效性、灵活性实现供应链要素的时效性、灵活性。线上供应链金融可以实现7*24小时在线自助审批,客户随时申请、随时授信、随时还款,保证客户随时下单采购或退款,时效性足以保证;线上供应链金融可以随时查询授信状态及抵质押物状态,客户随时查询货物状态;线上供应链金融可以满足客户对于融资产品类型、期限、还款方式的选择,从而可以灵活选择采购商品的种类及付款方式。

3.2 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的系统搭建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关键在于平台,平台的搭建依托于系统的架构,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至少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串联系统。依托互联网,以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为渠道,串联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包括买卖双方、物流方,实现链上基于交易产生的“三流合一”。

(2)系统直连。商业银行与核心企业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方系统直接对接,实时获取数据和批量营销。

(3)数据联盟。依托大数据,商业银行与工商、税务等政府机构以及第三方数据平台建立数据联盟,实现数据共享、在线查询、在线抵质押等。

(4)内部集成。商业银行针对线上供应链金融,实现内部各系统的大集成,有效整合营运核心系统、信管系统、支付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实现网络化、电子化、智能化、无纸化的线上审批、线上融资、结算、资金管理等功能,构建对企业客户全方位、全流程、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客户体验。

结合上述四方面,该平台系统至少应具备外联模块、供应链管理模块、支付管理模块、授信管理模块、风险管理模块、运营管理模块六大模块。外联模块主要以供应链参与主体的系统对接为主;供应链管理模块将供应链上的数据实现电子化;支付管理模块是满足客户多样的支付需求;授信管理模块则是实现大数据评审、在线放款等;风险管理模块依据各模块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建立统一征信系统,替代“财务三表”为主的审贷模式,提供风险预警机制;运营管理模块实现银行账户系统与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对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3.3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授信模式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授信模式以批量授信为主,在核心企业批量授信项下对上下游单个中小企业单个授信。因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授信模式为“大数据评审”模式,对于核心企业的评审模式为“线下调查为主+线上数据验证”,对于上下游中心企业的评审模式为“线上评分为主+线下调查验证”。对核心企业的线下调查基本沿袭商业银行一般的贷前调查要求,在此不再赘述。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评审,依托大数据分析模型进行线上评级打分,通过核查核心企业提供的数据,验证交易记录(最少存在一笔交易记录),通过税务系统数据、社保、工商等外部权威数据,验证企业经营的正常性和真实性。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大数据分析模型”,主要依托企业ERP系统、互联网数据、政务公开数据三方面。通过与核心企业ERP系统的对接,获取核心企业的基本数据(如人员、工资等)、经营数据(销售记录、应收账款);通过互联网数据(如Wind、Reuters、大宗商品价格咨询网站等)可查询企业所属行业态势、行业现状以及经济影响等;通过政务公开信息,可获取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纳税信息、企业征信、应收账款质押信息等。对于上述数据通过平台授信管理模块、风险管理模块进行数据挖掘,根据权重指标进行评分。

3.4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控

线上供应链金融以数据为核心,因而要在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方面创新手段。总体思路借助系统掌握数据、管理数据、控制数据:一是借助供应链系统的自动化参数设置,实现线上提换货申请、电子签章、线上扣款、线上通知提货等线上化系统自动管理功能;二是借助大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利用大数据公司和监管方的物联网技术实现质物的智能监管、自动预警;三是借助于第三方价格提供方的系统互联,实现系统自动核价、逐日盯市、系统自动发起并通知跌价补偿等功能。

在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贷后管理上,构建“数据采集——模型比对——评判标准”的智能化管理体系。(1)数据采集:商业银行通过系统直接采集融资企业、核心企业以及第三方渠道数据,整合交易信息、物流信息、支付信息等,进行验证和筛选。(2)模型比对:商业银行风控部门在对存量数据分析的前提下,预先构建行业模型、产业模型、同业模型及宏观模型,从而对采集数据进行加工比对。(3)评判标准:通过模型比对得出结论,对供应链上各参与方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预警,达到贷后管理的效果。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控提供新的手段。以RFID技术为例,RFID具有加密储存、无法复制且唯一的特性,每一货物具有唯一的RFID标签,当抵质押物入库时,可以实时读取RFID标签,采集与之匹配的实时数据、位置信息、物流信息等,并將信息实时分享至商业银行系统。当标签数据失效时,系统将及时报警。

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响应国家“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创新金融产品形态,伴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新兴金融特点,商业银行应当认识到供应链金融线上化的优势及价值。只有提供线上化、智能化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按照发展步骤循序渐进的。

参考文献

李卫姣,马汉武.基于B2B 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4).

郭菊娥,史金召,王智鑫.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演进与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