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东
【摘 要】算珠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作为计数器还是计算工具,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直接应用的形式是计数器和算盘。本文利用其计数的功能,在相应的位置上贴上小组标签,就变成了小组课堂计分工具,再与现代手机的拍照、保存、分享技术相结合,将是对其功能的拓展应用。本文就此探究其改造、应用、避免缺漏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算珠;小组计分工具;应用
算珠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现在其主要应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计数器,主要应用在小学一年级等学生认识计数时作为学与教的工具而使用。其二,就是算盘,以前在小学的数学课本中例入,但现在仅作为兴趣班或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作为曾经要教学的内容的工具,学校仪器室中还保留着一定数量的计数器和悬挂式教学用算盘。我们在分组教学的前提下,给对应的一个数位或两个数位上贴上小组名的标签,就将其改装成了小组计分工具,可以对小组的课堂表现整体进行量化评价。这种改装后的教具,我们称之为算珠式简易小组计分工具。
一、制作和使用算珠式简易小组计分工具的前提
首先,要有可用于改造算珠式小组计分工具的教学用大号计数器或悬挂式算盘。一般农村学校这方面条件比较有优势,因为随着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和算盘教学内容不再安排在教学课本中,因此这些资源被闲置了出来,正好可以用于改造教具。
其次,要建立对应的教学小组及其评价量规。小组的建设就是把几个人捆绑在一起,让他们成为拥有小组认同感、归属感、荣辱感的学习共同体,然后再根据其发展方向和教学目标设定的计分规则计分,以达到指导、激励、鞭策、调控的作用,从而实现期望的教学效果。
其三,使用的班额较小,一般25人以下,小组数量较少。一般在3到4个小组。这是因为无论是计数器也好,还是算盘也好,都有有限的数位。用一位记录一个小组,则每个小组每节课最多只能记九分,计分空间太小,这样可供使用的组数空间就相对受到了限制。
其四,所使用的班级同学对算珠的计数或算盘的计数方法要掌握,这是一条基本的常识。对于刚入学的同学来说,可能对两位计数器的计数方法和算盘上面一珠代表5不太理解。故对其所记多少分无法快速看明白,从而产生相应的使用障碍。
二、算珠式简易小组计分工具的制作
第一种方法是简单的贴标签改造,用完后可撕掉标签,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班额和分组情况到学校仪器室借来对应计数位的计数器或算盘。一般选择体积比较大的,因为便于下面的同学看清楚。然后准备好对应大小的小组名称标签,贴到对应的计数位置上,根据情况可以占一位或两位,做好标识就可以了。标签看学校条件,或用背胶纸彩色打印或用普通纸打印均可,没有打印机手写也可以,这样就已经制作好了。
第二种方法是完全改造,做大范围的改动,之后有可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比如为了增加可用的小组数量,我们可以把两个计数器粘接在一起。比如用3D打印机打印一个底座,将多个计数器上的珠子拆下来,制作成一个较大的符合我们要求的小组计分工具。我们也可以把悬挂式的算盘拆开,自己定做成中间用框条分开明显分组的算盘计分工具,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改变。
三、算珠式简易小组计分工具的操作
首先,要做好评价准备工作,这里除了要有算珠式小组计分工具外,必須要有计分的办法,即便不是成文的,也至少是同学们共同认可和老师心中有数的,比如下列办法:
某校某班剪纸课算珠计分办法
①上课不吵闹的小组记两分。
②上课剪纸不制造垃圾的小组记两分。
③按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人数计对应分数。
④各组选一个作品参加班级交流,按优劣依次加5、4、3、2分。
⑤其他方面的临时约定。
其次,就是课堂上摆在醒目的位置,对每个小组的表现按照约定进行实时的计分。使用的过程中要自然大方,组织的语言点到为止,让其成为课堂秩序维持的工具、学生学习动力的供给工具、教师课堂管理的承载工具。
最后,课堂快结束时对计分结果的处理及时恰当。比如对计分结果领先的小组进行二次形式的奖励,如口头表扬、物质奖励以及其他形式的进阶评价。比如将结果用手机拍摄下来,上传至班级群相册公示或登记在记录表中定期进行其它形式的奖励处理。
四、应用算珠式小组计分工具的其他建议
①农村条件较薄弱,班额较小,分组较少,而又有剩余的计数器和算盘资源可用,所以选择使用该类计分工具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成本低,效果好。
②对于刚学习计数和认识算珠的低年级学生使用算珠式小组计分工具,还有学以致用、用学结合的良好效果和评价促进教学双重作用。
③在教学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相关评价理论的规律,对其使用的作用力和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其真正评价激励、引导的作用,不要成为多余的装饰。
④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在公平、公正计分操作的前提下,尽量采取调控策略措施,使各小组缩小差距,共同加分成长。
算珠式简易小组计分工具的使用是传统教具与现代教法的结合,是闲置资源的再利用。使用好了将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管理策略,也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李桂莲.学习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