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军
“分数问题”是小学数学阶段,学生的一大重点和难关。学生在这一框架的学习中,知识穿插不到位、认识不具体、思路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了错误。立基数量关系,是解决分数问题的有效途径,认知到数量关系,利用图解、赋值、转化等数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关于“分数问题”的实际解题能力。
图解,发现数量关系
所谓“图解”,是“数形结合”思想指导下的一种解题方式,能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将题中给出的隐藏数量关系,利用“线段图”等具体的图像鲜明刻画出来,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内容,提升学生解决分数问题的效率。
例如,在“利用分数求解未知数”这一知识点的相关问题中,如“已知一个数的2/3为5,试求解这一未知数”,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总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这是一道典型的关于“基本概念”掌握未透彻所产生的问题。如果直接引导学生进行除法解答,学生易出现认知抽象的问题,但此题的解决应最终归于对“数量关系”进行认知,所以应充分让学生把握数量关系,便可采用让学生应用线段图的方式,列举刻画题中的“数量关系”,将一条线段分为3段,其中两段的总和为5,其中一段根据5÷2得出每段的长度为5/2,因此,总长就为15/2,未知数的值便求解出来了。利用这一方式,学生便能直观地发现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认知到数量之间的联系,奠定基础。
“图解”的方式,在引导学生初次掌握知识点时,能有效提升学生掌握内化知识的效率,类似的方式不仅可应用于学生“求解未知数”,还可在“分数乘法”中予以应用。图解的方式,虽不能直接应用于问题的表达,但能使学生在“理解问题”“发现数量关系”“检查验算”方面具体应用。
赋值,赋予数量关系
有关“分数”的相关问题中,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对问题作出具体解值的,与数值的具体值并无太大的联系。学生能表示出问题“值”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就已经能得到有效解决。“赋值”则是针对此类型问题,最强有力的方式,通过赋值,将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得出,便能有效解决问题。
例如,在处理分数应用题时,如“小明与小红有数量不同的书籍,小明书籍的3/4与小红书籍的2/3相等,试问小明和小红谁的书籍更多一些”。这一问题中,对小红和小明的书籍数量具体有多少是不需要知道的,学生总想得出他们的书籍数量值,从而进行比较得出结果。因此,笔者便引导学生掌握“赋值”这一方式方法,来刻画其中的数量关系,如赋予单位“1”,即小明书籍数量×3/4=小红书籍数量×2/3=1,学生通过分析题意,认为此等式是成立的,解出了小明书籍的数量应等于4/3,小红的为3/2,虽书籍的数量不可能等于分数,但这只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学生在理解之后,将4/3与3/2进行比较,利用通分的方式,转化为8/6与9/6,进行比较,得出了小红的书籍数量更多一些的结果。
赋予“特殊值”,使数量关系的等式表达成立,得出数量关系,是学生在解决此类不需要知道具体值的问题的最简方式,因此,能否寻找得出问题的“数量关系”便成为了问题的重中之重。此方式下,学生的解题将变得简单明了,高效起来。
转化,提炼数量关系
分数应用题型中,常出现不同的单位“1”,这些内容都比较隐蔽,就需学生在找准值的同时,挖掘出这些单位1的具体值,予以转化。通过此来提炼出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应用,问题则变得明朗,学生便能迅速予以解答。
例如,在“分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中,如学生在遇到“有一堆货物需要运送,总计约100吨,第一次运走了总数的1/4,第二次运走了剩余货物的1/5,试问还剩余多少”。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寻找两次运送的单位1,学生发现了第一次运用货物的单位1,是100吨,但第二次运送时,单位1便不再是100吨,而是运走第一批货物后剩余的量。第一次实际运送的量为100×1/4=25(吨),第二次实际运送的量为[(1-1/4)×1/5]×100=3/20×100=15(吨),即总量的3/20。因此,学生便得出了第一次运走的量为25吨,第二次运走的量为15吨,所以还剩余65吨。两次运算的单位1是不相同的,因此,需从题中的隐藏数量关系中,将具体值赋予进去,提炼获取数量关系,进行实际解答。
转化单位1,是针对一些复杂的应用题,单位1所表达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因此具体值为多少,數量关系是什么将对问题最后的结果有影响。所以需要学生能够对问题中的值进行转化,从而提炼得出“数量关系”,完成问题的解答。
“分数”问题的解决,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数量关系”,从寻找“数量关系”中出发,问题的解决将变得简洁。分数实际的意义就是单位1与具体值之间的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解”“赋值”“转化”的方式,来表示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进行问题的解决,则课堂会变得高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明显。以上,便是笔者就如何基于数量关系,指导解决分数问题所作出的论述。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石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