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莺
摘 要笔者认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即与学生的个人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好地贴合性,有利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法,从而促进小学科学教与学的协同进步,促进整体科学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科学新课程;科学核心素养;意义及实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71-01
在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有部分科学教师虽然可以对科学新课程有一定的独特见地,但是他们不能将新课程的理解与小学科学核心素养进行贴合,从而造成教学方法的混乱,教学思维的混淆的局面。针对以上情况,教师从个人的角度,对上述内容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希望可以得到更为专业人士的指正。
一、科学新课程特点
笔者主要从个人的角度以及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并从新课程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三方面进行解析。第一方面,教学内容。新课程教学内容将教学着眼点,由科学课本到学生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家庭等等,从而提升学生科学学习的高度、广度、宽度和深度。第二方面,教学目标。笔者主要从以下三小点进行解析。第一点,于学生个人发展而言,通过对小学科学的学习,学生可以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能利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社会、自然的种种现象。第二点,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会体会到自然的伟大和不可知,真正让学生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第三点,与社会的关系。学生更为关注科技在社会中的作用,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对整个人类发展的意义,从而树立更为宏观的科学学习视野。第三方面,教学方式。小学科学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前提下,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并积极地与他人进行合作,认知集体力量的无限性。
二、科学核心素养
笔者通过对科学核心素养的学习,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点,从学生的意识而言,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知识,并理解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二点,从学生的思维方式而言,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并懂得通过现象,总结事物背后的规律,并以此作为自身决策的重要依据,真正让科学思维服务学生的生活。第三点,从学生的认知维度而言,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论断,并运用实验或是推理的方式,证明自己论断,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世界的方式。第四点,从学生的人类观而言,学生可以以科学为着力点,将关注的角度,由个人的生活,到社会的发展,到国家的发展,甚至是人类的发展,真正让学生的视野具有延伸性、拓展性。
三、科学新课程对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筆者认为科学新课程与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内容具备一定的协调性,两者即相互诠释,又相互补充,从而相互作用,充分发挥科学新课程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笔者从个人、社会以及人类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第一,从个人而言,两者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意识、思维。第二,从社会而言,新课程更为注重延伸学科内容,能够让学生更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对社会、对自然以及对人类的责任感。第三,从思维方式而言,新课程中的教学方式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力、与人的协作力,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方式,提升学生认知规律,认知世界的能力。
四、科学新课程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形成实例
本段主要从科学新课程中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助力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方面进行解析。
例如,在讲授“水到哪里去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学生掌握水分的蒸发条件后,并出设如下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并开展对应性的实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在冬天的衣物中,有很多棉的衣物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晾干,你们运用何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准备实验工具。教师依次准备带有孔的软管、小风扇(已与电池连接)、潮湿的衣物等较为简单的工具。再次,实施引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你们可以联想让衣服内部形成对流!”最后,展示成果。教师再次进行简要介绍。学生将软管插入衣物内,并将两个风扇接到软管的两端,打开电源,小风扇转动,在五分钟后,衣服明显变干。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新课程特点的研究,并构建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与新课程内容的结合点,从而为自身的小学科学教学指明方向,并在此过程中,创设出更加具有生活性、操作性和趣味性的科学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汤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7).
[2]李小海.核心素养与小学科学新课程融合的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