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杰
摘 要:对于小学信息技术的初识课,很多教师会处理成识记背诵课,希望学生能记住新软件界面各部分名称和功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但是知识与实践脱离的课堂,无论学生的背诵多熟练,在后期教学中依旧会出现反复“炒冷饭”的现象。枯燥而低效的处理方式,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因此,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让实践先行,笔者结合日常教学与课堂标准,探索初识课教学新策略:“玩”“改”“练”,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初识课; 教学策略; 实践先行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3-063-001
苏教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每册的第一课通常都是初识课,主要介绍新授软件界面的各部分名称和基本工作方式等基础知识。因此,很多教师都会把这一课处理成重知识传授的识记课,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背方式,以期记住各界面的名称,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比赛背”“贴图记”等等,然而无论设计的模式多么新颖,始终觉得单调,单纯的界面识记,枯燥而低效,思维的培养又何在?因此,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现今,我们需要转变一个思路,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一、从“玩”出发
兴趣,是孩子的天性,用即将讲授的软件做一些小游戏或是小动画等趣味性较强的小作品,给予学生最初的尝试。良好的体验感受,会深深地抓住学生的兴趣。这是一個好的好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在五年级的SCRATCH部分的第一课,我用SCRATCH做了一个幸运大转盘,辅以一些小奖励,让学生上来转一转、玩一玩,这对于刚从暑假回来的孩子来说,不仅是一个好彩头,也极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WPS文字部分的第一课,我带给学生一份电子小报,有别于他们以往的手抄报,精美的制作,让他们发出了连连惊叹……
另一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是一种被动行为,他们不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结果、怎样的改变。因此,茫然的学习会让他们缺少一条“牵引线”,导致学习只是机械的记忆而非思维能力的培养。小作品的呈现,也在暗示学生,通过我们的学习,我们也可以用这款软件做出这样让人期待的效果来,总体目标便呈现在了他们面前,给了他们动力。
二、修“改”提升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是很多的课堂,只是形式上的评价,并没有让评价产生价值。学会评价,也是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批改”别人的作业,又是学生们爱做的另一件事。如果让他们当一回小老师,或是游戏测评员,评论一下他们体验的作品,他们肯定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在准备给学生体验小作品时,作品并不需要太完美,最好是往届学生留下的作品。这样,学生便会一边体验,一边发现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改”一“改”这款不成熟的“产品”,便势在必行了。他们产生了“改”的意愿,这种意愿让他们的小脑袋开始转起来。
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中强调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最浅层次的计算思维就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启动”思维,打算做一番修改时,他们发现了新的问题:他们并不会使用这款新软件。此时,他们便有了进一步的诉求:学会这款软件,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相较以往的学习策略,机械式地记忆界面名称,这种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主动,他们会渐渐学会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思考——例如,可以通过某个按钮插入图标,或是通过某个模块让角色动起来等等。
三、“练”中巩固
“教学过程应重于教学结果。”观察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很多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讲,给学生真正练习的时间很少。而信息技术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说得再多,不妨让学生多做。形式多样、难度呈梯级的各种练习,给予学生能力提升最好的阶梯。
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采用“模仿——习得”的方式。教师通常会先介绍界面、介绍操作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去实践。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一步步获得技能。知而后行,先进行知识的全面了解,再进行实践,这是重理论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有一个弊端:长此以往,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不愿自己去思考,这是对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种桎梏。因此不妨采用了先“行”后“知”的方法,先实践,后点评总结。当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错误后,修改错误,继而采用多形式的点评,最终再次修改后获得收获。这样,学生每一次的“尝试错误”后,便获得多一次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试错”后的成果,会更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牢固他们的记忆。
我们一直都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放手让学生先“行”,也应有度,否则学生的操作是盲目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让学生在缺少“牵引”的状态下自学,都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虽然说,课堂上不能让人觉得有一根明显的绳索牵着学生向前走,但是,教师一定要在心中对这节课的主线有数。每一个任务,都应有一根无形的“线”——这个任务能解决什么学习难点或是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何价值?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把这根“线”牢牢掌握在手中,不留痕迹地引导着学生向前。
同时,作为教师,我也常日思而三省:“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获得什么”“他们是否如期望那样有所获”“如何让课堂更完美”?其实教无定法,每一次的授课,每一次的修改,看着学生愉悦的小脸、满是收获的喜悦,这才是教学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