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清要素是前提
厘清教学设计各要素,明确各部分内容,是规范体育教学设计的前提。本期论坛讨论得出体育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要素。
1.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体育教学寻找和确定教学的依据,遵循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指对所选课题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介绍,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分析研究,确定所选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
3.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包括所教班级学生现状、学生原有基础、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及特点、对本节教学内容掌握所需的相关技能与体能基础情况等。
4.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是课的开始到结束各项活动呈现的顺序,主要是教育环节的活动程序,其关键是主教材的程序。教学流程中,以教学目标达成为基础,有效运用教学策略、巧妙进行教学评价尤为重要。正如浙江董玉泉老师所说的教学设计优化‘魄、链、点、变、台、趣、情、度、时、量的十字诀,分别从健康第一、整体设计、分层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发展、趣味教学、课堂气氛、把握课堂教学、教学时机及课堂教学的量十个方面做了诠释。
5.场地器材。教学场地、器材要因地制宜,还要考虑学校对体育器材的配备、多个班级交叉上课的情况、自制创新教具的运用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思考的因素。通过布置图示形式把体育课上主要环节场地器材布置的情况绘制出来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6.安全防范。从场地器材到组织方式等角度,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罗列出具体的安全措施。
教学设计是体育课堂的浓缩,厘清教学设计中各的要素是前提,只有厘清各要素,才能优化教学设计。
二、全面思考是基础
合理有效的课时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好的课时教学设计首先应突出目标以及重难与难点,其他各个要素也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论坛中各位教师针对“合理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应重点突出哪些方面”各抒己见。如,江苏陈丽娟老师说:“课堂教学应当时刻树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因此教学设计重在学情分析。”江西李金铃老师认为:“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学流程三个方面最重要。”山东杜永刚老师认为:“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练习手段、如何解决重点、如何突破难点、评价体系、课堂组织及要求等。”还有一些教师根据日常教学工作实际,从可操作性、学科特点、教师特点、课程使用价值等角度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期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设计中,如教师们所讨论的一样,根据地区和自身的特点突出相应的教学设计,以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还要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密度与强度的关系等,以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如何做到教学设计的优化,综合论坛教师的观点,总结应突出以下几点:
1.突出实行课程标准,明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与表现。如,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要让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师的教学观念中,要让教学设计有灵魂,让核心素养观念如影随形。
2.突出教学目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细化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如,目标引领内容、优化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教学内容的设定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活动主体为引领,内容主题化。如,篮球进行个人运球(摆脱)技巧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可设定为“做球星”,从运球摆脱开始这样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4.突出教学过程情境的创设和重体验的养成。如,跳远教学可预设跨过一洼水或河沟,鱼跃前滚翻可以预设撞击后的反应。
5.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不固化,善于用生成教学。如,在学练分腿腾跃山羊时,教师没注意,有调皮的学生就跳了过去,并且还很优美,这是教师没有预设的,可以抓住这一机会进行教育、学练。
6.突出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时机和评价的方法。如,教师强调了动作要领等事项的同时,对学生及时提问,通过提问对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态度及时评价。还要注意突出提问的策略、练习的策略。
一个好的课时教学设计首先应突出目标、重点与难点,其他各个要素也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这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
三、巧用策略优化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授课教师在授课前的准备,是将教学理论与教学连接起来,对教学活动做出提前判断与谋划,是教师对目标、内容、策略及评价等环节进行优化的过程。如何巧妙采用策略,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使体育教学理论实践到体育教学中,使重点难点更贴合实际使选择的教学策略更有效,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进一步优化。
1.二次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在进一步研读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对已有教案的反思和改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个性化的创新设计,或是在教学实施后,进一步研读课程标准,经过磨课、研课、思课生成有效融合。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次设计,也是教师的自我矫正、不断反思和自进完善提高的过程,使教学设计更好地落实在课堂上。如,在课时教案本上,将第一次课中遇到的问题圈出,并附上解决方法。
2.豐富教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组织教法是课时教案设计中的精髓。备课过程中,要做到精讲要领、示范正确、合理分组、图文并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时纠错、关注差异、激励评价、有效调控、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享受运动的乐趣。每个教学环节都有设计意图,阐述设计的目的及理论支撑。注重学生的技能学习、运动负荷,预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在前滚翻教学时,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动作,而有个别学生因为不会蹬腿而翻不过去时,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随机应变地改变一些教学策略,让这些学生也能掌握动作。再如,田径课程中途中跑的学习就很枯燥无味,将一张报纸贴在学生的胸前进行跑的练习,比一比看哪个学生在跑的过程中报纸不会掉落下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另外,情境教学法、口诀和童谣的运用,游戏比赛、观察评价及新兴教具的应用也可助力优化教学设计。
3.有效评价,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教学评价的标准包括教学目标达成、重难点是否解决、课堂安全、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密度和强度合理、器材使用、队伍调动等。完成教学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反思,优化完成教学活动中师生评价部分的不良指标,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今后相同内容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评价是对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的一次检验,教学设计可通过教学评价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金刚(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教研室,215163)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