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力量与持久力

2020-06-08 15:47庄弼吕凤清周丹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灰狼双脚小白兔

庄弼 吕凤清 周丹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是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动作发展学习内容的目标之一,这部分指的是幼儿在克服自身阻力所用的时间及使身体或重物位移的距离。这里所讲的“耐力”是指幼儿使用力量的持久时间或距离。如《指南》对大班幼儿的要求: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s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m左右;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m左右等。这里的“耐力”跟平时大家所认识的体能中的“耐力素质”有很大的区别。

由于3~6岁儿童的心肺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为了避免幼儿园教师为了发展幼儿“耐力”而采用不符合幼儿身体发展规律的体育活动内容,本文采用了“力量与持久力”代替“力量和耐力”的概念。“力量与持久力”是指幼儿在完成动力性或静力性力量练习时所持续的时间或距离[1]。

一、内涵解析与练习要求

(一)力量

肌肉力量是指肌肉收缩时对抗阻力的能力;肌肉耐力是指肌肉持续对抗阻力所能维持的时间。肌肉力量是决定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力量素质练习的运动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但内容可以多样。可以把跑、跳、投掷、体操等基本动作和游戏结合进行练习,以激发幼儿的锻炼热情,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幼儿力量训练应以动力性和克服自身重量练习的小强度练习为主,遵循逐步增加的原则,切记不能操之过急。要掌握力量性练习的间隔时间与选择趣味性强的练习方式。练习时要按照先练大肌肉群、后练小肌肉群、全身不同肌肉群交替进行训练的原则。

力量素质练习分为动力性力量练习和静力性力量练习。动力性力量练习法是肌肉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的负重练习方法。静力性力量练习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未发生变化,而是维持某一特定位置的肌肉力量练习,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肢体不会产生明显位置移动,特点是主要通过改变肌肉张力的变化特点来发展力量素质。与静力性力量练习相比,动力性力量练习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幼儿力量训练应以动力性力量练习和克服自身重量的练习为主,幼儿不宜进行负重力量练习,要严格控制单次静力性力量练习的时间,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二)持久力

持久力指幼儿较长时间运动时克服机体疲劳的能力,它是反映幼儿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无氧耐力是指缺氧状态下,长时间对肌肉收缩供能的工作能力。根据幼儿时期的生理解剖特点,幼儿阶段尚不具备长时间持续剧烈运动的生理基础,应避免让幼儿的体育活动强度进入无氧代谢的状态。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的有氧耐力,而且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力量与持久力是发展平衡、灵敏与协调能力的基础,力量与持久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幼儿的平衡能力、灵敏协调性能力等其他体能素质的发展。力量与持久力低下,会导致运动能力差,动作发展滞后,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发育迟缓,不仅幼儿的健康会受到影响,还会因为幼儿动作发展的滞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在日常活动中力量与持久力弱势的幼儿更容易发生跌倒、摔伤等安全事故,可见发展幼儿的力量与持久力显得更为重要。

幼儿的持久力与心肺功能有关,幼儿阶段需要发展有氧代谢能力。可以采用逐渐延长幼儿各种身体运动的时间,逐渐增大运动的密度和强度的方法锻炼幼儿的持久力。良好的心肺功能是提高幼儿持久力的重要保证,应该通过各种适宜的身体活动来增强幼儿心肺系统的功能,提高幼儿的持久力,为幼儿持久力的培养奠定必要的基础。例如:教幼儿学会深呼吸的方法,加强幼儿呼吸的深度,提高幼儿的肺活量;组织幼儿进行短途步行和慢跑等运动,这些运动都能增强幼儿心肺系统的功能。由于幼儿的心脏发育处于较低水平,心肌功能比较弱,在安排活动时,一般以动力性活动为主,如果有静力性活动也要注意不能进行太长时间,如闭气、举重物等活动。

研究表明,发展幼儿力量与持久力的最佳年龄段是4.5~6岁[2],因此在发展幼儿力量与持久力的体育活动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开展小班的力量与持久力练习时,不宜过度地进行悬垂和其他部位的力量练习,由于幼儿的肘关节、肩关节等关节囊还没有发育完整,过长时间的悬垂拉伸会导致关节囊松弛,容易出现关节脱臼。随着幼儿手腕和上肢骨骼及肌肉的进一步发育,其动作的稳定性和自控能力增强,双手抓杠时间变得更为持久,能达到20s左右。

5~6歲幼儿下肢肌肉、骨骼、关节的发展较快,肌肉力量不断增强,能将沙包向前投掷5m左右;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m左右。5~6岁幼儿持久力与爆发力开始变强,他们能够在平稳的地面上连续快跑25m左右,并且随着活动量和活动时间进一步增强,能连续行走1.5km左右而不感觉疲倦。

由于幼儿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仍然不平衡,兴奋占优势,容易扩散,所以表现为活泼好动。长时间单调乏味的活动容易使幼儿疲劳且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在与幼儿锻炼行走的时候,一方面要鼓励幼儿坚持下来,超越自我;另一方面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休息调整,或是加入一些游戏,增强趣味性。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力量与持久力活动的时间和量。如控制单杠悬垂时间:小班幼儿可以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s左右,中班幼儿可以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s左右,大班幼儿可以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s左右。又如掌握单脚向前跳的距离:小班幼儿可以单脚连续向前跳2m左右,中班幼儿可以单脚连续向前跳5m左右,大班幼儿可以单脚连续向前跳8m左右。[3]时间或距离太短对身体的刺激不够,没有锻炼效果,时间或距离太长身体承受不了,对幼儿骨骼、肌肉的发展不利,还易造成伤害事故,而且也会影响幼儿练习的积极性。在练习过程中应该注意适当休息,保护好幼儿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与幼儿一起活动时,应多鼓励幼儿坚持不懈,不怕辛苦,不怕累,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理、自立,少坐车,多走路,当幼儿觉得枯燥时应转移注意力,并选择幼儿更感兴趣的游戏继续坚持力量与持久力的活动。

二、案例实施与教学建议

案例1:“大灰狼来啦”(小班,发展腿部力量)

(一)活动目标

使幼儿掌握双脚跳,发展幼儿爆发力、弹跳力、敏捷与协调性;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健康行为,果断、勇敢自信等良好品质。

(二)场地器械

操场、小兔头饰、大灰狼头饰、呼啦圈做小白兔的家、玩具萝卜(或替代物)。

(三)分组方式

共分4组,每组5名幼儿,一名扮演大灰狼,4名扮演小白兔。

(四)活动负荷和密度

活动负荷:中等或较大强度;练习密度:50%~60%。

(五)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徒手游戏——“比比谁最棒”[原地单脚跳(图1)与双脚跳(图2)]

(3)热身律动——“小兔子”。幼儿分四列横队,听教师口令完成向前单脚跳及双脚跳,第一次向前单脚跳(注意向前用右脚,回来用左脚),第二次向前双脚跳。

(4)安全措施。提醒幼儿不要碰到同伴。

2.基本部分

(1)活动内容游戏“大灰狼来啦”。

(2)教师教学步骤与方法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小白兔吗?”

幼儿:“见过。”

教师:“那它长的什么样子啊。”(请幼儿形容小白兔的样子和特征)

教师:“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

幼儿:“胡萝卜。”

教师:“那小白兔最怕谁?”

幼儿:“大灰狼。”

教师:“现在我要带所有的小白兔去地里拔萝卜,如果遇到大灰狼,小白兔要赶快跳回家,跳得慢的就会被大灰狼抓到,吃掉喔,我们一起来学小白兔跳。”(幼儿开始体验小白兔跳,可以先做单脚跳再做双脚跳,也可以直接双脚跳)

(3)幼儿活动

教师:“现在呢,老师要变、变、变,把所有的小朋友都变成小白兔。”

给各组的小白兔找一个家(按照1~4组的呼啦圈),依次请小兔子跳回家。

(注意指导幼儿跳跃的动作及规范)

(4)小白兔边跳边唱《小白兔》到地里采萝卜,拔到后教师:“哇,好大的萝卜,可是上面有很多泥巴,现在能不能吃啊。”(健康教育)

幼儿:“不能,要洗的。”(一起洗萝卜、切萝卜、吃萝卜,吃完萝卜跳回家)

(5)教师:“吃饱了,咱们一起出去玩游戏吧。”

所有的小兔子一起跳出去玩游戏,这时候突然有一只大灰狼来了,所有的小兔子跳回家藏起来,大灰狼找不到小白兔就走了。(注意提醒小白兔跳回自己的家,动作要快)

(6)安全措施

提醒幼儿在跳回家时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能碰到同伴。

3.结束部分

(1)小结

教师:“小白兔有没有被大灰狼抓到呢?”

幼儿:“没有。”

教师:“小白兔好厉害哦,大灰狼没有抓到小白兔就会饿死了,小白兔获得胜利。”

(2)教师:“让我们一起跳舞来庆祝一下吧。”

带领幼儿听音乐做放松运动,放松游戏《甩手踢脚》。

(3)教师:“让我们把胜利品小萝卜带到箩筐里。”收拾活动器材。师生致谢。

(六)活动反思及育人点

游戏发展了幼儿的爆发力、弹跳力、灵敏与协调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健康行为、勇敢和自信;比赛时要求幼儿要遵守规则,不要抢摘萝卜而碰挤同伴,在游戏中培养规则意识。个别幼儿对于单、双脚跳会出现不协调,可能双脚起跳单脚落地,也可能单脚起跳双脚落地,需要多加指导。

案例2:“跨越星球”(跨、躲、跳、射门,大班)

(一)活动目标

通过足球(球类)游戏,使幼儿熟练跨、躲、跳的动作,体会足球向前射门动作;发展灵敏与协调、力量与持久力;激发幼儿对足球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专注力。

(二)活动内容

跨、躲、跳过来球或障碍,跑动间向前射门。

(三)活动要求

1.热身。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热身活动,热身偏重于腰腹和下肢的活动,对髋关节、膝盖、脚踝的活动要充分。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与跑动的路线。

3.教师让幼儿体验各种跳的方法(跨跳、双脚向前跳、双脚纵跳),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4.活动组织要求。提倡按照从无球到有球的活动顺序进行活动,活动过程循序渐进,注意观察幼儿的心理变化,活动环节可操作性要强、富有童趣,并关注幼兒个体差异。提醒幼儿游戏时注意避免碰撞,游戏过程不互相推搡。

5.在活动的后半部分可以增加上肢的练习,如悬垂、俯撑等练习。

6.放松。放松活动可以采用拉伸方式进行,特别是腿部拉伸,使幼儿腿部肌肉得到恢复。

(四)活动案例

1.“跳跃星球”游戏

(1)跨跳:幼儿分组游戏,每组间隔1.5m设置4个跨栏架,幼儿助跑跨跳过所有跨栏架后直线返回起点与下一名幼儿击掌交接(注意提醒幼儿要遵守规则,击掌时不要踩出线)。

(2)双脚向前跳: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每组间隔1m设置5个跨栏架,幼儿双脚向前连续跳过跨栏架后直线返回起点与下一名幼儿击掌交接。

(3)双脚纵跳:幼儿分散游戏,幼儿在规定范围内散开自由活动,听到“星球出现”口令原地纵跳躲避滚来的星球(图3)。

2.“跨越星球”游戏

(1)幼儿分组游戏(连续双脚跳),每组间隔1m设置4~5个篮球或跨栏架(图4),幼儿双脚向前连续跳过跨栏架后将指定位置的足球射入球门后再将球捡回原位,然后直线返回起点与下一名幼儿击掌交接,直到最后一名幼儿完成即为胜利。

(2)幼儿分组游戏(跨跳),每组间隔1.5m左右设置4~5个健身球(或较高的跨栏架,健身球及栏架高度根据幼儿条件而定),幼儿助跑跨跳过所有跨栏架后将指定位置的足球射入球门后再将球捡回原位,然后直线返回起点与下一名幼儿击掌交接,直到最后一名幼儿完成即为胜利。

以上游戲均可以采用接力竞赛形式进行,无论是分组练习还是竞赛,每组人数不要超过5人,这样才能保证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五)评价建议

1.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特别是对大班幼儿,可以在热身阶段充分利用足球进行热身,如夹球跳等,加强热身环节的趣味性。

2.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身体活动状态,如出现跨、跳不稳等情况,说明幼儿身体的腿部力量有所下降,可适当降低栏架高度、个数,循序渐进地进行游戏。

(六)活动反思及育人点

1.跨、躲、跳和射门活动是为了幼儿能体验射门的动作和发展幼儿下肢力量,从而提高幼儿的力量与持久力。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游戏活动,及时提醒幼儿按照要求完成动作或注意同伴间的配合。

3.教师可以通过接力培养幼儿规则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躲闪养成幼儿的专注力。

以上提供两种不同形式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案例,是幼儿园体育活动教案的形式之一,不只是一次活动内容,举例可以帮助大家在组织活动中开拓思路,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增加或减少相应的活动内容。

“三维动作”贯穿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每个动作和练习中,实际上所有动作均是幼儿平衡能力、灵敏与协调能力和力量与持久力的综合表现,而各个能力之间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每个幼儿的身体特质,故在体育活动中,表现为有些幼儿平衡能力好,有些幼儿动作协调,有些幼儿则动作比较僵硬,有些幼儿的力量与持久力比较强。在组织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体特点,合理安排练习内容,有的放矢地发展幼儿的“三维动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庄弼.幼儿园体育活动大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庄弼,周毅,杨宁,等.构建广东省幼儿体育活动“三维动作”内容体系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9(2):87-93.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2012.

猜你喜欢
大灰狼双脚小白兔
双脚踩出的汉字
跳跃:单、双脚跳 教案
大灰狼
小白兔
UNHAPPY FEET 让你的双脚在夏日保持健康!
这部位越热肾脏越好
智斗大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