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
运动损伤是运动员专业成长中最大的障碍之一,也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最为头痛的事情。按照惯例,每年的高考体育生专业考试在4月进行,春季是高考体育生的专业冲刺期,这个时期发生运动损伤对高考体育生来说是致命的。
然而寒假开学,学生刚刚经过冬训季的刻苦训练,在春季训练时急切想把冬训的成果展现出来,迅速提高成绩。急躁的心态加上乍暖还寒的天气,体育生很容易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影响春季训练,更影响专业考试时的发挥,有些学生三年的辛苦就此付诸东流。因此,春季训练中要特别关注运动损伤,理清运动性损伤的成因,提高防治意识,为考生保驾护航。
一、春季训练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
(一)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运动中因收缩过急或牵拉力量过猛导致的肌纤维撕裂或断裂。春季训练中,学生在进行加速跑、投掷等爆发力项目时,用力过猛较容易出现腿部、肩部等部位的肌肉拉伤。
(二)韧带损伤
韧带是连接两块骨头的纤维组织,附于骨的表面或关节囊的外层,增强关节的稳固性。运动中对韧带急促收缩或牵拉用力过猛容易导致韧带损伤。春季训练中,学生在跳跃、加速跑等练习时容易出现踝关节外侧、膝关节等部位的韧带损伤。
(三)关节扭伤
关节部位突然受到猛烈的扭转会导致关节周围的韧带撕裂,形成关节扭伤。春季训练学生在跳远、投掷等练习时容易出现踝、膝、肩等关节的扭伤。
(四)骨膜炎
骨膜炎是因骨膜发生炎症而造成应力性骨膜损伤。由于春季训练强度大,小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肌肉不断牵拉,使小腿胫腓骨膜撕裂,骨膜血管扩张,骨膜充血、水肿,导致骨膜产生炎症。表现为小腿胫腓骨疼痛,有针刺感,运动困难。
二、防止春季运动损伤的策略
因为即将面临高考体育生專业考试,因此在春季训练中,高考体育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大于治疗,因为时间宝贵,损伤后的治疗很可能会耽误前程。万一出现运动损伤,如果比较严重必须马上就医,进行专业系统的治疗,如果是轻微运动损伤,则可以自己先进行冷敷等处理。
(一)“防”是重中之重
1.加强思想教育。预防运动损伤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在春季训练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运动损伤对高考体育生的严重影响,要把预防运动损伤放在专业训练的首位。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起学生的重视。训练中要随时纠正学生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同时告诫学生保持平常心,不急于求成,不逞强训练,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
2.充分准备活动。调查显示,训练前准备活动越充分,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就越小。准备活动的内容安排要有针对性和关联性,要结合本堂课训练任务进行设计。准备活动不仅要把大肌肉群和大关节充分活动,也要加强各个小关节的活动,特别要对易受伤部位进行活动。春季训练强度较其他阶段的训练更大,因此准备活动时间应适当延长。春季气温上升,准备活动时不能被身体是否发热所误导,决不能偷工减料。
准备活动不仅仅是在整堂训练课前进行,在每个小练习前也要进行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如,在练习投掷实心球之前,要对腰部及肩关节等主要发力部位进行再次活动,预防肩关节或腰的扭伤;加速跑练习前,对小腿肌肉等部位进行激活、预热,能够预防肌肉拉伤。春季早晚温差大,训练中由于各组间歇时间比较长,身体也容易凉下来,因此在进行下一组练习之前也要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对各部位机能进行再次激活,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3.充足的休息和放松。科学化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运动成绩的前提,而训练恢复则是科学化训练的基础,训练后的放松则是实现训练恢复的重要手段。在训练结束后,充足的放松练习可以防止疲劳积累,缓解肌肉酸痛,预防运动损伤,促进身体机能得到有效更快的恢复。春季是高考体育生训练周期中由准备期向竞赛期过渡的阶段,常采用测试和竞赛的方法进行模拟,训练强度向竞赛靠近,强度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肌肉更加僵硬,因此训练后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科学的手段进行全身放松,缓解疲劳。队友之间的相互按摩是最方便的方式。放松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放松时还要注意对疲劳部位的重点关注。此外,训练中的组间放松能够较快地消除上一组练习的机体疲劳,防止因机体局部负担过重发生运动损伤。组间放松可以采用自己按摩和抖动等简单方法。另外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是实施各种恢复手段的重要保障。
4.合理调整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安排不合理也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春季训练,教师要合理适时调整训练内容,技术练习尽量不要安排在大强度练习之后,要避开身体局部练习过度重复,局部练习强度要适度,防止因身体局部负担过重发生损伤。在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疲劳度,控制学生的兴奋状态,发现有运动疲劳现象或过度兴奋时立即调整。学生也要经常与教师沟通,遇到身体不适及时向教师汇报,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教师还要根据天气情况提醒学生适当增减衣物,合理增加营养,预防生病,不带病训练。春季气温转暖,学生易困乏,训练时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应及时激发学生注意力,防止运动损伤发生。
5.加强技术动作训练。不熟练或错误的技术动作诱发运动损伤的概率也较大,因此学生要加强基本技术和技能的学习。技术练习应循序渐进,先简单后复杂。技术掌握不要图快,不熟练的技术绝不勉强练习,严禁学生逞强,不要片面追求眼前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运动损伤。
6.合适的服饰及场地。不合适的着装也会成为运动损伤的诱因,作为教练员应该对学生训练时的服饰提出具体要求,应穿着有弹性并吸汗的运动服装,不宜太紧;鞋子要合脚,鞋底要有弹性,不能太薄。根据以往的经验,鞋底太薄容易引起骨膜炎及脚掌酸痛。穿钉鞋前要检查钉子的牢固性。训练时可以穿戴一些辅助护具,如,力量练习及实心球投掷时,可以戴上护腰,护膝等;跑步时可以穿戴护踝、护膝等,加强对易伤部位的保护。每次训练前,教练和学生都要注意检查场地,防止因地面不平发生扭伤或摔伤。此外,高考体育生在训练中还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硬地上跑跳,否则容易造成骨膜炎。利用器材训练时,要检查器材是否牢固,防止器材脱落造成学生受伤。
7.适当补充营养。高考体育生训练期间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牛肉、豆制品、牛奶、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喝碳酸饮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补充些能量补品,有利于学生体能的恢复,减少疲劳过度积累,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能量补充需要专业人员指导,不可盲目过量补充,以免适得其反。
(二)“治”能降低影响
1.冷敷。一般急性扭伤和肌肉拉伤的初期,多采用冷敷治疗。首先用冷水或冰块冷敷,进行应激性治疗。急性扭伤和拉伤,创伤部位的毛细血管发生破裂,用冷敷的方法,使毛细血管急促收缩,减少血液渗出,减轻肿胀和疼痛。
2.热敷。在轻微运动损伤发生24小时后,用热水、热毛巾、热贴等对拉伤或扭伤部位进行局部热敷,热力作用能够使受伤部位肌肉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受伤部位的愈合和恢复。利用热贴时应注意严禁直接贴在皮肤上,更不要长时间热敷,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3.按摩。按摩的原理同热敷一样,都是加快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受伤部位的恢复,防止肌肉因长时间不运动,发生粘连。另外,春季气温还不是太高,还是要注意受伤部位的保暖。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2]裴益民.高考体育生运动损伤成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以甘肃省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2):129-130.
[3]徐晨.高三体育生运动性损伤的成因浅析[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19):74-75.
[4]张艳芝.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4.
[5]左德松.谈高考生春季训练应注意的问题[J].田径,2012、2
[6]刘峰 体育高考队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7: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