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荷花》一课教学中存在的三个误区,提出目标定位准确细致,回归本体、聚焦核心,依托学情制订标准的教学建议,从而更好地开展写景抒情类课文的教学。
【关键词】《荷花》 目标 关键能力 误区 对策
写景抒情类文本因其语言之优美、意境之悠远,不但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其中之美,更能陶冶情操,积累抒情和写景的基本方法,因此成为了很多教材版本重要的文体,也成为推动学生言语能力生长的重要资源。然而,不少教师面对这一类文本时,没有能够充分关注文本自身的特点以及第二学段的相关要求,无法制订出精准的教学目标。下面,笔者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写景抒情类文本目标制订的思考与实践。
【误区一】语言表述模棱两可
在一次试教活动中,某青年教师执教《荷花》的第一课时,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理解“饱胀”“翩翩起舞”“莲蓬”等词语的意思;3.感受课文语言下荷花之美,初步体悟文章写景的写作技巧。
这样的目标貌似全面、清晰,关乎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核心维度,且知识能力层面包含的内容也较为丰富,朗读指导、字词训练、表达策略等可谓是不一而足。但仔细推敲,就不难发现这一目标中对于知识能力的描述是相当含糊的,而且有残缺不全的嫌疑,再加上三年级是学习生字词的重要阶段,上述的表述就显得相对笼统,对于具体的音形义没有提出明确的标准要求。这篇课文主要就是描写荷花和荷叶的,一节课时间是不能将所有内容都融入其中的,究竟是要学习哪一部分,还是学习哪一个维度,教学目标中并没有清晰的描述。运用相同的方法来审视教学目标3,也能发现写景类文本中的写作方法有很多,根本不可能在一节课将所有的内容都“一网打尽”,究竟要怎样学习,教师并没有做详细、明确的描述,所以课堂教学比较散乱,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对策】目标定位准确细致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倡导语言能力和人文精神的融通共生,更多的是要积极落实本节课教学所要落实的本体性任务,聚焦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提升。因此,教学目标的制订就需要在浸润人文主题的基础上,将积累、阅读和表达作为目标定位的核心内容,每一个方面该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学……都要以清晰的方法呈现出来。
在试教结束之后,磨课团队发挥集体智慧,将上述教学目标修改为:1.认识课文中的所有生字,能够正确书写“裂”“蓬”等四个生字,借助课文的插图和语境理解“挨挨挤挤”的意思;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3.紧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梳理课文的整体脉络,学习课文中第二自然段运用总分结构来描写景物的方法,并相机进行仿写。
依托这一目标进行的第二次试教,无论是生字词的落实,还是阅读感知的体悟,亦或是写作方法的洞察和迁移,都有了较好的起色,帮助学生形成了“带得走”的能力。
【误区二】本位错乱,重心偏移
在一次外出活动中,某教师提供了她对《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其中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这样的定位:1.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荷花之美;2.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感受荷花的美丽多姿,喜欢上荷花;3.感受荷花的神奇与曼妙,唤醒学生对自然的无限热爱。
这一组教学目标看似契合了写景抒情类文本的特点,既涉及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又有着较广的覆盖面;既融入了朗读感知,又进行了景物特点的品味,甚至关注了借景托情的写作方法。但如果细细斟酌就会发现这些目标的重心其实已经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偏离,其一味地关注文本中的内在情感,而对于语文课程本体性元素的关注就非常少。这种目标支撑下的语文课堂,或许学生会学得很开心,课堂氛围应该也不错,但缺乏扎实而体系化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发展。
【对策】回归本体,聚焦核心
课时目标需要教师从文本自身特点、编者编排用意以及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进行整体化、综合性考量。写景抒情类文本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除了常规性掌握生字词,还要读通课文,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感受景物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和写作方法的精妙。因此,我们可以引领学生感受景物的美丽,但不能将其作为重要目标,甚至是核心目标,而要让学生通过对景物的了解,洞察作者写景抒情的表达方法,着力于感受语言表达的内在魅力。
听了该教师的课之后,笔者尝试对该目标定位进行了这样的修改: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准课文中“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三个容易错的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蹈”“翩”“蓬”三个生字;2.细心品味课文第二自然段,紧扣语段中“挨挨挤挤”“冒”等关键词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相机感受荷花的美丽;3.迁移第二自然段中荷花的写作方法,尝试对一处景物进行描写。
这样的目标指向就能将教学重心重新回归到语文课程的本位上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之美,而且能感受到课文描述的画面之美,同时还能够在感受方法、品味方法和运用方法的过程中铸造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误区三】难度过大,标准失衡
对于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某位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了解荷花具体的姿势,能够相机理解“翩翩起舞”这个词语,并找出课文中的同义词;2.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3.学习作者描写从远到近、虚实融通的写作方法,并仿照这种写法描写另一种花。
这一目标完全基于学生的言语能力生长,立足于文本自身的特点,同时关注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对学生感知、积累和运用等维度都有所涉及,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目标定位,但从三年级学生的学情来看,无疑难度过大。这样的教学目标存在着严重失衡的现象,与学段的教學实际相去甚远。对照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我们来逐条审视上述目标:目标1重心聚焦在词语的感知上,这应该是第一学段的重点,这一课的教学完全可以一笔带过;目标2中“朗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显得过于机械生硬,且“感受神奇之美”也过于空乏,没有明晰具体的学习方法和路径;目标3需要学生具有整体把握和感知的思维意识,这是高年段才需要关注的,而对于刚刚进入中年段的学生来说,就超过了现有的认知能力。
【对策】依托学情,制订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基于不同学段学生实际能力提出来的,教师要在充分考量新课标和具体学生的学情后,设计具体而适合的教学目标。中年段学生应该聚焦于片段练习以及对文本语言的感知与理解,也应该关注某一核心语段中的典型写作方法,做到言而有物、言而有序,从而将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进行巧妙地整合和融通,实现精神熏陶和言语表达体系的双重发展。
鉴于此,我们可以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修订为:1.图文并茂,了解荷花的美丽姿势,紧扣课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语段中“翩翩起舞”和“随风飘荡”这两个词语的大意,品读荷花的内在姿态;2.富有情感地朗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感受作者在欣赏荷花过程中情感变化的轨迹;3.聚焦课文第四自然段,虚写一段其他小动物紧挨着荷花活动的场景。
由于这样的目标与学生原始储备的经验和学习能力较为贴近,课堂上的训练更加富有层次感,因而学生的学习思维较为活跃,达成了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中师生的行动纲领,是引领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准绳。在制订目标时教师要紧扣具体学情、凸显课程定位、链接文本特点,通过精准的语言明晰目标的要求、学法,让教师教有抓手、学生学有方向。
作者简介:罗玉梅(1978—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