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论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解读路径,提出“情节识人”“细节品人”“环境辨人”“演读悟人”“思想论人”等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人物形象 解读 情节识人 细节品人 环境辨人 演读悟人 思想论人
语文教材是各类经典文学作品的聚集地,透过教材,学生有了接触优秀文学的平台。教师有效地解读引导,为学生与教材畅通对话铺架了桥梁。文学作品内容包罗万象,人、事、物、理皆有涉及。老舍先生曾说:“文学作品主要是写人,不是写事情。”由此可见,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解读引导更应是教学之重。人物形象指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精神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解读人物形象其实是有路可循的。笔者在此以杨绛的《老王》为例,探究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的解读路径。
《老王》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课文着眼于普通人,均是以塑造人物为核心的叙事性作品。其中《老王》这篇文章写作者杨绛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的几件往事,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话题。教师在处理这一文本时,有的仅抓愧疚就可大做文章,有的将杨绛质朴而有味的语言赏读得淋漓尽致,还有的映射至关爱弱势群体的情感价值观……林林总总,角度各异。但这其中都绕不开文章中几个鲜明的人物,因此本文教学应循着文本内蕴、指向,通过不同路径解读其中的人物形象,从而真正实现对这一经典作品的把握。
一、情节识人
情节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发展过程都是认识人物的主要路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认识一个人,往往要看他做了什么。因此,在《老王》一文教学中,在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后,教师可设问:“既为交往,老王为杨绛一家做了哪些事情?杨绛一家又是怎样对待老王的?”由此带领学生梳理相关情节:老王给杨绛家送冰,车费减半;“文革”时期老王送钱钟书先生看病,不忍心收钱;老王病入膏肓时还抱病给杨绛一家送香油和鸡蛋;杨绛一家常光顾老王的生意,还给老王送鱼肝油。几处情节叠加下来,学生自然就能了解车夫老王根底里的淳朴与善良,也触摸到了作者杨绛对老王的同情与关爱。
二、细节品人
优秀的作品总是有耐人咀嚼的细节。优秀作品的诸多细节,如珍珠散落于文本各个角落,而将其串联就会是光芒闪耀的项链。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老王》中的人物形象时,就要善于捕捉细节,不留“遗珠之憾”。教学中,教师可拿“特写”做文章,即提出:“若为文中的人物拍个特写,同学们会聚焦哪一处?”这样的引导提问,会带领学生着眼于文章中各处精彩的细节。如老王送钱先生去医院的片段中有这么一处细节:“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老王“哑着嗓子”询问,是在特殊年代里对杨绛一家的担忧和保护,“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是憨厚的老王心中的忧虑。特写这一处,就是把老王的善良聚焦又放大,人物形象赫然在目。又如另一处对老王形象的描写:“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在捕捉到这一细节时,教师可紧抓“镶嵌”赏析——一个用于描写物体而非活人的词在此使用,夸张之余是對人物状态的生动描述,凸显老王当时的身体已是极其羸弱。在如此虚弱的状态下给杨绛一家送东西,老王执着的背后是对杨绛一家满满的感恩。朱光潜曾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因此,在教学中品味细节,“推敲”人物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在品析人物。
优秀作品的细节不止于具体的语句片段,还潜藏于作者的巧妙构思之中,而这些相对隐匿的细节就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予以挖掘。如《老王》中几位人物的称谓就十分令人玩味,文中除了写老王,还提到了老李。王和李都是中国之大姓,有此姓者人数众多。“老”冠在姓氏前作为称谓,更是亲切平常。试想,在人群中招呼一声“老王”“老李”,回应者必是众多。这点细节设计,不难看出杨绛之匠心独具。因此教师要研读作者的这些精心设计,并引导学生关注和挖掘这些细节背后的深意。学生深究其中,自然会发现简单的称谓象征着平凡的小人物。学生沿此路径,于平凡中捕捉真实、挖掘真善美,最终感受到的人物形象就更亲切,更具震撼的力量。
三、环境辨人
在文学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任何人物的成长、变化都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中发生、发展。自然环境可以烘托人物形象,社会环境会交代人物性格形成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分析文章所呈现的环境,有利于对人物形象进行更多层次的解读。在《老王》一文中,教师可设计“初识老王”这一环节,让学生在速读过程中搜集老王的相关信息,制作老王的“档案卡”,这其间必然会关联到老王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这一处环境描写片段就可作为初识老王的突破口。“荒僻”“塌败”的简陋环境直接反映出老王生活的悲苦,在这样恶劣条件下生活的老王却能处处为别人着想,老王的善良形象更为厚实。又如,文章在讲述与老王交往的片段时,提到“干校”“文化大革命”这些地点、时间,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对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作简单说明,让学生在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审视老王、杨绛这些人物。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会去思考、发现,在历史洪流中这些小人物如何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这样一来,人物形象不再是单面、仅仅浮于事上的,而是融汇了自然与社会印记的真实、鲜活的形象。可见,环境在无形中为人物形象加持,通过环境分析这一路径去理解人物会更加全面、有力。
四、演读悟人
读为心声,读是学习语言的一扇窗口,更是生发情感的一剂良方,能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读亦能发现和解决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朗读尤其是演读,在读中感悟。
演读是指读者在朗读作品时依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变化,借助态势语言进行有感情的表演性朗读活动。这种朗读方法需要读者以表情、姿态和动作等表示一定语意、进行信息传递。教师在教学人物刻画的语段时运用此类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人物。在《老王》一文中,对老李给杨绛带来老王死讯的这一部分的品读就可以用演读的方式进行。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演读这一语段,其中特别强调演读过程中语气、语调、神态的演绎,明确“我”(作者杨绛)与老李两个人物在面对老王死讯时的不同态度、心情。最后可得出这样的演读效果:“我”先是向“老王同院的老李”问起老王的消息:“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言语饱含关切。老李倒是干脆,一句“早埋了”直接说出残酷的事实,像是说着一件稀松平常之事。“我”的回应是一句未完的话语:“他什么时候……”这句话用了省略号,省略的是“我”觉得难以言说的伤怀,也是“我”不愿也不忍道出的残忍。可是“我”的不忍和不愿到了老李这里,却换来了一句毫不避讳的“什么时候死的”。接着老李又说了老王入土的种种细节,可见老李关注的都是些旁枝末节的东西,对于老王的死却没有太多的情感。演读结束,老李的冷漠与杨绛的悲悯对比何其鲜明。这样角色代入、把玩揣摩的演读,可以还原“现场”,帮助学生剖析人物性格,感受人性善恶,让学生在换位体验中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
五、思想论人
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作品的情感越浓烈,就越能感染读者。而作者的情感又往往蕴含在他/她所创作的人物之中,从而通过人物描绘传达情感。因此,在解读作品人物形象的教学过程中,对作家思想、情感、风格的了解、掌握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功课。
同样,如杨绛这样成熟的作家在创作《老王》时,定然承载着她内里的思想与追求。所以要清晰地解读文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解读杨绛本人的创作思想。“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文学评论》)“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卢翎)杨绛的这些创作思想,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传递给学生,从而引领学生进行更为深层的思索:《老王》写于十年浩劫结束不久,腥风血雨过后,人们已经历了太多的生死离别,耳聋目盲,一个普通生命的离去,就算最亲近的人看来也是那样的漠然与麻木,正如老王的“近邻”老李。而这种漠然、麻木是人性最大的悲哀。这也是杨绛借由老李这个人物真正想传递给人们的一份深省,也是对人性最深处的那份善意与柔软的无声呐喊。而杨绛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也是生活的亲历者,这个“我”在其中演绎着人性的包容、同情与关爱。“我”在与老王的相处中传递着关爱,在与老李的交流中透露着悲悯。“我”的言行里不着痕迹地带领着人们反思、警醒。
杨绛先生曾说:“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在这篇文章里,杨绛先生就是把自己放至卑微处,去观察和演绎小人物的故事,去表达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的情感。如此理解了作者杨绛的思想,再细品文章這些人物形象,才能真正地了解这背后杨绛想传递的精神价值——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无论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人性中那份称作善的光芒不应泯灭。在作者创作思想的引领下,那些深藏乾坤的人物形象才能得以通透的解读。
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的解读路径纵横多样,人性多复杂,人心本丰富,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是立体、饱满、深邃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若要引导学生准确、深入把握人物形象,多种解读路径相结合才是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徐相斌.精读深度宽度——以《老王》为例谈文本解读的度[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9(7)
[2]朱省果.浅析作者与作品的关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11)
[3]赵娟.“演读”切忌作秀[N].山东教育报,2020-01-06
作者简介:苏家珍(1981— ),女,广西融安人,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南宁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初中语文学科教学。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