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松
为什么义无反顾?因为初心在澎湃;
为什么舍生忘死?因为使命在召唤。
闻令而动、勇敢逆行,医者仁心、止于至善。
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困。一批批“白衣战士”不畏生死,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上冲锋陷阵。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担任此次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的崇巍就是这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队伍中的一员。
大爱无疆
2月3日,在接到国家卫健委紧急通知后,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迅速集结,由崇巍担任队长,带领医护人员,于2月4日抵达武汉,加入武汉武昌方舱医院团队救治患者。
“儿子,爸爸下午就要率队去武汉了,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你和妈妈不用担心。你是家里的大小伙子了,要照顾好姥爷、姥姥和妈妈。”2月4日上午,正在医院里打点行装准备出征、来不及和家人告别的崇巍,匆忙在电话里叮嘱读高三的儿子。
从1月24日大年三十开始,崇巍就一直在医院值班没有回家。他把个人用品和行李带到医院,做好了随时奔赴战场的准备。即将出征之际,他无暇抽身回家,只能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家人道别。
率队驰援武汉,崇巍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奔赴武汉的队员以“80后”和“90后”为主,业务精湛且充满激情。作为队长,除了诊治工作,崇巍还肩负着队员的安全问题。“和我一起来的有49名兄弟姐妹。我们不仅要一起来、一起赢,还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战友,做到零感染、打胜仗,一个不少地回到家乡。”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崇巍坚定地说。
奔赴武汉后,崇巍立即带领队员们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中。2月5日,救援队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状态,与其他三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协同搭建起中国第一座方舱医院——武汉武昌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就是我们冲锋陷阵的战场,再艰难的仗,我们也要把它打赢!”作为前方临时党支部书记和武昌方舱医院党委委员,在方舱医院病床前,崇巍激励战友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方舱医院主要收治確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医生需要逐床查房,仔细询问患者病情,耐心解答他们的困惑。工作量大,而且要及时排查出重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体力和专业能力要求极高。
每天上午8点,崇巍准时开始查房。4小时内查看100多名患者,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服,护目镜上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流淌下来,和汗水交织在一起……这是崇巍在方舱医院工作的常态。辛苦、劳累自不待言,崇巍的心里却非常充实。“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和大家一起,经历了生死,体味了人间的真善美。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是快乐。”崇巍动情地说。
一次,崇巍正带着队员们在方舱内查房。突然,他敏锐地发现,一位阿姨几个小时前还在与病友聊天,此刻却昏睡在床,被褥下的身体随着呼吸急促起伏着。直觉和经验让崇巍意识到病人的病情可能有变化。经过问询和检查,发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证实了崇巍的判断。
“马上吸氧,上心电血压血氧监护。病人转为重症,已经不适合在方舱医院治疗,立即将病人转到定点医院!”崇巍下达命令,团队即刻执行,患者被及时转送到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武昌方舱医院作为武汉市第一家方舱医院,从患者收治到病房管理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崇巍与辽宁救援队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集预检分诊、医疗工作、远程支持、心理疏导和后期康复于一体的“辽宁模式”,为方舱医院管理贡献了属于辽宁的经验与智慧。
辽宁救援队实施预检分诊办法,实行“三线医生”模式和“总住院制度”,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软件智能筛选功能,用最精干的人员最高效地开展工作。在远程支持方面,辽宁救援队与中国医大一院本部开展车载CT“远程影像诊断+临床评估”,大大提升了救援队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确保患者出舱后“零回头”。
辽宁救援队创新性地推出YY直播,加强医患沟通与互动,由中国医大一院心理科团队进驻患者交流群,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平复情绪,并在爱心企业援助下搭建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管理平台,助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受到患者们的热烈欢迎。目前,辽宁救援队编制的《方舱医院工作流程细则》已经从第一版更新至第四版。
崇巍和队员们把收治的病患当成亲人,治疗的同时为他们送去真诚的问候,与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一位患者在微信群中情不自禁地给崇巍写了一首小诗,表达感激之情:“天蓝口罩蓝,人美心更美。只要有你在,人间充满爱!”
医者情怀
医乃仁术,善德为本。悬壶济天下,医者父母心。“只有胸怀大爱、敬佑生命,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这是崇巍孜孜以求的医者情怀。
大量的提神咖啡、两分钟的午餐,跪在病人身旁检查,严重的颈椎病、腰脱,这就是一位急诊医生的真实工作写照。崇巍始终以医者仁心关爱生命、救死扶伤,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他无怨无悔。
2008年,盘锦发生“7·22”重大氨气泄漏事故,崇巍临危受命,作为首席医疗专家,连夜赶赴氨气泄漏现场。冒着中毒和爆炸的危险,不眠不休工作48小时,快速及时地制定救治方案,组织、指导医务人员现场抢救,成功挽救了4名消防官兵和多名群众的生命。
2013年夏天,抚顺清原发生特大洪涝气象灾害。在洪水和暴雨中,崇巍紧急赶赴灾区,夜以继日地救治伤员,帮助灾区妥善处置灾后疫情的防治工作。
“非典”疫情、“5·12”汶川地震、阜新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在这些突发医疗救援行动中,崇巍总是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
急诊医疗危重、急难病症多,病况构成复杂,这就要求急诊医生具备综合诊断处理各种危重病人的能力。崇巍针对急诊医疗的特点,刻苦钻研业务,把握国际前沿动态,使自己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在急诊医疗生涯中,他临床接诊3万余例,零事故、零纠纷。
近年来,崇巍先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创伤杂志》《外科学研究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著名专业学术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被授予“五四青年奖章”“白求恩医学奖章”。3月4日,崇巍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托举生命之舟,书写医者大爱。崇巍说:“作为一个医生,应该有一点精神。这样,灵魂才能在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