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陈雪芬 饶贞丽
【摘要】 目的:對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筛查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置管侧肢体、锁骨下、腋下、颈内静脉进行检查,记录患者超声所示血栓情况、处理方式及后续随访结果。结果:经超声检查提示,56例患者血栓大小为4.87 mm×4.87 mm~12.06 mm×11.05 mm,并且所有患者均按照原计划拔管,未出现肺栓塞等不良情况,未单纯因超声提示血栓接受额外抗凝治疗,随访过程中诸多患者未再出现血栓。在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中可知,有35例患者病情允许,接受超声随访,其中32例患者发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别于股静脉置管位置出现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2例患者股静脉处原为普通深静脉导管,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附壁血栓,1例股静脉处为12.5 F透析导管,其中心静脉导管置于颈内静脉;对上述患者进行再次治疗后,33例患者血栓获得完全溶解,2例患者血栓获得部分溶解。在35例接受超声随访的患者中,28例患者未再出现血栓现象,但仍有7例患者出现残留附壁血栓。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将会导致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只有早期予以良好的检测,才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 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 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 筛查结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creening results of asymptomatic venous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resistant double-chamber PICC catheter. Method: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60 patients with tumors with high pressure tolerance double chamber PICC catheter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experiment.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side limbs, subclavian, axillary and internal jugular veins of the patients. The thrombus statu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results were recorded. Result: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hrombus size of the 56 patients was 4.87 mm×4.87 mm-12.06 mm×11.05 mm, and all patients were extubated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No adverse events such as pulmonary embolism occurred, and no simple thrombus received additional resistance due to ultrasound During the coagulation treatment, many patients did not reappear thrombus during follow-up. According to the follow-up observation of the patients, 35 patients received ultrasound follow-up, of which 32 patients had left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Three patients with severe pancreatitis developed secondar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femoral vein, of which 2 patients had common deep venous catheter in the femoral vein. Th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howed mural thrombosis, 1 patient had 12.5 F dialysis catheter in the femoral vein, and it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was placed in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After the above patients were treated again, 33 patients thrombi were completely dissolved and 2 patients thrombi were partially dissolved. The 35 patients who received ultrasound follow-up, 28 patients did not have thrombus, but 7 patients still had residual mural thrombus. Conclusion: High pressure tolerant double-chamber PICC catheter will lead to serious asymptomatic venous thrombosis. Only by early good detection, can timely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be carried out.
肿瘤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只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够缓解病灶,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1];静脉多通道给药及高压注射治疗方式是以往临床中多使用的方式,但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刺激患者的静脉血管[2-3]。为有效消除对患者的不良损伤,则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近年来临床中多用耐高压双腔注射型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方式[4]。然而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显示,此种方式较易导致患者发生血栓症状,不仅对治疗产生较大困难,同时也将再次增加患者的负担,并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5-6]。因此只有及时的筛查,明确发生情况,才能够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7]。本研究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的筛查结果进行探讨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排除标准:存在治疗禁忌证;存在高血压、血栓病史;意识不清醒。男36例,女24例,年龄53~68岁,平均(60.5±4.9)岁;置管途径如下:左上肢贵要静脉22例,右上肢贵要静脉14例,左上肢头静脉患者15例,右上肢头静脉9例。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分别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包括性别、年龄、置管时间、置管位置等,同时需要对超声提示血栓形成的部位、累及范围、血流通畅情况进行严格记录,还需要对后续处理及随访情况进行记录。
在拔管后第3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告知病情条件允许的患者回院接受超声随访,记录随访结果。
1.3 观察指标
(1)超声随访结果。(2)对超声随访结果的临床治疗影响。(3)对患者的随访情况。
2 结果
2.1 超声随访结果
經超声检测显示,共检测出56例患者存在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症状,血栓大小为4.87 mm×4.87 mm~12.06 mm×11.05 mm,随访过程中诸多患者未再出现血栓。
2.2 对超声随访结果临床治疗影响
所有患者均按照原计划拔管,未出现肺栓塞等不良情况;拔管后诸多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在56例存在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症状患者中,7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其中4例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肌间静脉血栓,3例患者存在DVT高危因素,因此需要继续进行原预防性抗凝治疗。并且所有患者未单纯因超声提示血栓接受额外抗凝治疗。
2.3 对患者随访情况
在拔管后第3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在56例存在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症状患者中,共有35例患者病情允许,接受超声随访,其中32例患者发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别于股静脉置管位置出现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2例患者股静脉处原为普通深静脉导管,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附壁血栓,但未对其大小进行测量,1例股静脉处为12.5 F透析导管,其中心静脉导管置于颈内静脉。告知上述患者再次入院,对其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在患者血栓稳定后对其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时间为3个月,33例患者血栓获得完全溶解,2例患者血栓获得部分溶解。在35例接受超声随访的患者中,28例患者未再出现血栓现象,但仍有7例患者出现残留附壁血栓,血栓大小为9.23 mm×9.23 mm~12.61 mm×12.61 mm。
3 讨论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化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标准化、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周期性的治疗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然而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将会对患者的静脉血管造成较大的不良刺激,因此需要采取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消除上述不良情况的存在[8]。
在目前的临床技术水平条件下,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成为常用的置管方式。此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的穿刺频率,从而能够降低对患者静脉血管的不良刺激,便于患者进行长期输药治疗[9]。但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显示,相比于常规的PICC置管方式,此种置管方式将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内皮发生损伤,并且导致血管腔变窄,从而使得血流速度变慢[10];除此之外,此种方式将会导致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释放,从而使得血小板发生聚集,最终在较大程度上提升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1]。
导管附壁血栓是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然而由于血栓体积较小,因而将不会导致血管腔发生完全闭塞情况,因而临床症状较少。目前临床中多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导致大量无症状附壁血栓被发现与临床关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性,并且检测过程较为便捷,是用于筛查静脉血栓的首选。临床医生在拔管前进行超声检查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拔管时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发生率。依据相关临床研究显示,静脉导管置入并不会增加肺栓塞的风险[12];然而也有相关文献报道显示,导管置入后患者血栓发生率为5%~14%[13]。考虑到附壁血栓的实际体量,通过使用多普勒超声对血栓的大小进行检测后可知,基本不会导致患者出现症状性肺栓塞。因此,对于无深静脉血栓相关症状及体征的患者而言,在拔除导管前进行超声检查来降低症状性肺栓塞风险具有较大的必要性。
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超声检测显示,患者血栓大小为4.87 mm×4.87 mm~12.06 mm×11.05 mm,随访过程中诸多患者未再出现血栓,所有患者均按照原计划拔管,未出现肺栓塞等不良情况;拔管后诸多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在56例存在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症状患者中,7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其中4例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肌间静脉血栓,3例患者存在DVT高危因素,因此需要继续进行原预防性抗凝治疗。并且所有患者未单纯因超声提示血栓接受额外抗凝治疗,在拔管后第3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其中35例患者病情允许,接受超声随访,其中32例患者发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别于股静脉置管位置出现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2例患者股静脉处原为普通深静脉导管,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附壁血栓,但未对其大小进行测量,1例股静脉处为12.5 F透析导管,其中心静脉导管置于颈内静脉。告知上述患者再次入院,对其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在患者血栓稳定后对其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时间为3个月,33例患者血栓完全溶解,2例患者血栓部分溶解。在35例接受超声随访的患者中,28例患者未再出现血栓现象,但仍有7例患者出现残留附壁血栓,血栓大小为9.23 mm×9.23 mm~12.61 mm×12.61 mm。相关临床研究显示,PICC置管后的1周内为血栓发生的高峰期,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症状并未获得完全好转,并且肢体活动相对受限,加之在进行化疗过后由于患者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使得体液分泌不足,进而导致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功能锻炼指导,此种方式具有安全性较高、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同时未对患者造成任何的不良损伤,从而能够有效地明确发生情况,最终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邓伟英,冯婉茹,袁媛.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筛查的临床效果[J].护理学报,2018,25(23):60-62.
[2]张素华.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5,42(12):104-105.
[3]范彬,黄芬,梅赣红,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上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8):76-79.
[4]张惠珺.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J].西南军医,2016,18(2):189-191.
[5]施如春,陈传英,程芳.两种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3):71-73.
[6]彭群英.PowerPICC双腔导管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3):174-176.
[7]袁忠,王红红,李旭英,等.耐高壓注射型双腔PICC在大肠癌患者FOLFOX4方案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8):108-110.
[8]蒋青玉,张金桃,李湘,等.11例鼻咽癌患者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症状性静脉血栓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17-20.
[9]卞伶玲,杨金娜,赵益,等.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情况及原因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10):49-53.
[10]樊丽平,刘雨村.双腔PowerPICC导管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7,42(1):54-57.
[11]赵晓宁,王玉堂.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影响因素[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6,32(2):124-127.
[12]张芳,李惠玉,王玲,等.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7,17(2):71-73.
[13]刘艳慧,张茵,翟亚平,等.血液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临床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4):433-435.
(收稿日期:2019-12-20) (本文编辑:马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