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天逸
摘 要: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的出现,对推广群众体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等,分析认为,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功能是发展群众体育、增进成年民众健康、发挥教育功能、改善社会风气,但实际上,这些功能并非实现,且逐渐走向了衰退。其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国时期,体育健身项目并非成年民众普遍崇尚的娱乐形式;公共体育场举办的活动多为非体育性活动;同时还受到了经费有限、群众体育提倡力度不足、体育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中国;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衰退成因;群众体育
中图分类号:G 80-054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emergence of public stadium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mass sport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at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public stadium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is to develop mass sports, improve public health, play 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improve social morality, but in fact its original function was not realized, and gradually declined. The cause of its decline lies in the fact that physical fitness activities were not popular entertainment for adul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sports activities held in the public stadiums were mostly non-sports fitness activities; and it was also affected by such factors as limited funds, insufficient promotion efforts and lack of sports talents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china;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ublic stadium; cause of decay; mass sports
中國的公共体育场是在民国时期伴随中国近代体育发展而出现的特殊产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高峰到低谷的兴衰发展过程。“公共体育场”是当代中国的“体育场”“体育中心”“大型体育场馆”等的旧称。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这一事物的曲折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衰颓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西方体育场在中国“本土化”的功能错位,因此,探究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衰颓原因,对研究中国体育场馆发展史具有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检索“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①,共收集到相关文献1 272条。
1 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的概念界定及功能定位
“公共体育场”较早的解释是设置各种体育器械的场所,英文译为“游戏场”,目的是为了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科学地进行游戏,改良社会习惯[1]。之后,又有其他解释,例如:一种提倡群众体育,使成年民众能达到运动目的的场所。而设立公共体育场的原因在于,普及和推广体育,使体育事业不落后[2]。
“公共体育场”并非是起源于中国的一个概念,该名称原为“游戏场”,产生于欧美国家。但对于后来不继续使用“游戏场”,而使用“体育场”,丁谦益[1]认为,这是受制于大众的固有认识,在中国,“游戏”二字往往容易引起误解,于是改为“体育场”。因此,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前身为“游戏场”,起初仅供大众消遣和娱乐,与西方人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观念相契合,但后来逐渐更改“游戏场”为“体育场”。
对公共体育场功能的阐释,可根据2篇文章来理解。即《提倡公共游戏场之需要》与《市民的曙光:新教育——宣传及推广公共游戏场》。《提倡公共游戏场之需要》中提到公共游戏场是西方人娱乐消遣的场所之一,通过运动舒畅筋骨,形成消遣习惯。该文作者认为鉴于民国时期存在“世风日下、道德愈坏”的社会状况,为改善恶劣的社会风气,应发挥公共体育场的功能[3]。《市民的曙光:新教育——宣传及推广公共游戏场》中的观点稍有不同,文中认为推广公共体育场的理由有4点:1)对不到学校上学的学龄期儿童,能够适当地促进其身体发育;2)辅助学校体育;3)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仍然可以参与体育运动;4)供多数民众正当消遣[4]。此外,丁益谦还认为,公共体育场还具有其他功能,即公共体育场并非休闲娱乐场所,应能发挥教育功能,公共体育场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均密切相关,且在教育上可以起到较大的辅助[1]作用。
有一些学者与丁益谦的观点一致,例如,1929年发表《为什么要设立公共体育场》[5]一文的学者认为,公共体育场是为成年民众而设的公共场所,除利于成年民众养成良好习惯、改善不良社会风气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锻炼体魄、促进健康、疗治羸弱、培育人格”等多重积极意义。王庚在1931年出版的《公共体育场》一书中提出,将公共体育场的功能概括为3个:1)普及成人教育;2)辅助学校体育;3)推广健康教育事业[6]。
综上可知,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的概念可归纳为:是一种为成年民众而设立的、鼓励成年民众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运动娱乐,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公共体育场所。其主要功能在于发展群众体育、增进成年民众健康、发挥教育功能、改善社会风气。
2 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的发展历程
2.1 早期出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公共体育场是随着西方竞技体育传入中国而产生的。随着新体育在中国沿海城市的出现,公共体育场便应运而生。1897年在天津北洋大学附近就建有一个运动场;1906年在上海四川中路建成了健身房、游戏室、游泳池;1910年在成都文庙街修建了足球场、网球场、棒球场[7]。这些体育场地是民国时期在中国早期出现的公共体育场的雏形。
2.2 快速增长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公共体育场数量增长较快。1915年6月,《教育研究》刊载了《袁君西洛请于省内设立公共体育场建议书》,留学日本的袁西洛主张军国民主义体育,提倡设立公共体育场,使军国民体育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并行,使不在学校上学但重视体育的民众也能随时练习体育,以此强健国民体魄[8]。由此可见,袁西洛是民国时期中国第一个主张在学校以外设立体育场的学者。
在1929年,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要求每个县、市至少应有一个设施完备的公共体育场。同年,《各县、市公共体育场暂行规程》发布并提出,各市、县至少设立公共体育场1处,逐渐推行至乡、镇、村[9]。鉴于以上,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公共体育场数量快速增长②,1929年中国的公共体育场就达到了1 139个,1933年比1932年增加了1/4,1935年又比1934年增加了近50%,1936年达到了顶峰,为2 863个[10]。
2.3 逐漸衰退
从1936年开始,中国的部分公共体育场因抗日战争而不同程度地遭受到破坏,成年民众的体育活动逐渐减少,加之公共体育场经费不足,中国的公共体育场数量由1936年的2 863个锐减为1937年的1 786个。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公共体育场及设施闲置并停止建设,公共体育场的活动除了一些集会、游行、追悼会等之外,很少有各类体育活动。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公共体育场数量为127个,其中:体育场、体育馆各13个,游泳池101个[11]。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公共体育场的保护,例如,在1948年,中国共产党平津前线司令部特别指出“保护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及其他一些公共建筑,任何人不得破坏”;1949年4月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明确要求“保护一切公立、私立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12]。
3 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衰退成因
3.1 体育运动并非成年民众普遍崇尚的娱乐形式
民国时期,体育运动是少数中国成年民众的娱乐形式之一,而公共体育场是这些成年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从王莊飞[13]的文章中可知,上海市第一公共体育场平均每日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仅两千数百人,占上海市民人口的比重不过千分之一,比之上海全市每日在歌厅、酒馆、电影院等的人数,大概还不到十分之一。此外,其他城市的公共体育场也多是一种荒凉箫瑟的景象。
由1923年8月至1924年8月浙江省体育场中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可知(见表1),浙江省体育场中每月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较为均衡,除了1924年4月份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达到了万余人,其他月份均在5 000~9 000人之间。其中: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主要是男性未成年人,女性较少。若按日均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计算,每日参与体育运动最多的平均人数是377人。
济南市体育场中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与浙江省体育场中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情况较为相似(见表2),从1931年的1~8月来看,济南市体育场中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最多的月份是8月份,参与体育运动的总人数为6 705人,日均224人,但是,这与当时济南市总人口数相比,也是寥寥无几。
综上可知,民国时期,尽管公共体育场是成年民众体育运动参与的场所,但是参与体育运动的成年民众人数很少。其原因与民国时期成年民众主要崇尚的娱乐形式不无关系。据记载[15],民国时期中国成年民众较为崇尚的娱乐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戏剧。例如:京剧、昆剧、地方剧、话剧等。2)电影。例如: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等。3)说书。例如:评书、鼓书等。4)杂艺。例如:魔术、双簧、口技、西洋镜、杂耍等。5)赛会。例如:龙舟竞渡、音乐会、游艺会、展览会等。6)游戏。例如:猜谜等。笔者将上述娱乐形式归纳为3大类:1)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娱乐项目;2)西方传入的流行文化娱乐项目;3)体育娱乐项目。
3.1.1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娱乐项目是多数成年民众崇尚的娱乐形式
民国时期,戏曲是成年民众崇尚的较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娱乐项目。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三不管”均是民国时期闻名遐迩的娱乐场所,并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出过许多艺人和戏曲名人,并且消费较低 [16]。此外,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娱乐形式还有相声、杂技等,其中:鼓书相声类又包括评书、大鼓书、道情和竹板快书,这些娱乐项目的最大特点是观众处于静态,是欣赏性的,突出“视听”特征。可见,民国时期,中国多数成年民众的娱乐项目是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娱乐项目延续下来的。
3.1.2 西方公共娱乐项目是中国成年民众认为时髦的娱乐形式
民国时期,西方社会的公共休闲娱乐项目传入中国,例如:看电影、跳交谊舞、体育运动等。这些公共休闲娱乐项目对民国时期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娱乐项目产生了强烈的冲击[17]。其中:电影是民国时期中国娱乐业受西方公共娱乐文化影响的典型产物,一些电影造就了一些影星,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据有关资料记载[18]:女星胡×亲临无锡某活动主持开幕式,并播映了她主演的一部电影。胡×的到来,使无锡沸腾,竟把无锡人吸引得如痴如狂。再如,有些未成年人逃学去看电影,效仿电影中的行为,对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和明星的痴迷;这些使得当时的社会观察者们忧虑不已[19]。而跳交谊舞在民国时期曾一度被中国民众认为是非常时髦的,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交谊舞逐渐成为一种娱乐项目并在上海流行开来,舞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27年是上海舞厅发展史上的骤盛之点[20]。不仅如此,交谊舞在民国时期逐渐成为了大众娱乐项目。
3.1.3 封建思想束缚了一些成年民众参与体育健身项目
民国时期,体育健身项目是随着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传入中国而产生的,但为何体育健身项目没有成为民国时期中国成年民众普遍崇尚的娱乐项目?其原因值得深思。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民国时期中国的群众体育之所以失败,封建思想的谬误是首要因素。还有学者认为,民国时期中国民众观看运动会,根本不懂体育的意义[21]。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封建思想的陈见所致,其中就包含有部分成年民众的偏激观念与“运动为伤身体之举动”的陈见[22]。而且在民国时期一些具有鲜明体育特征的娱乐项目也被异化,例如“回力球”,其最初以体育运动项目传入上海,但很快就偏离了其体育的本质,演变为赌博工具[23]。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上海先后形成了3个跑马场、3个跑狗场、1个回力球场、数十个夜总会,以及数百个彩票发售店,这些场所成为了上海市民娱乐的主要场所[23]。
综上可知,无论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娱乐项目,还是从西方传入的公共娱乐项目,体育健身项目未能成为民国时期中国成年民众普遍崇尚的娱乐形式,这也是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常处于萧条、荒凉、沦为休息场[13,24-25]的景象的缘由。
3.2 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举办的活动多为非体育活动
3.2.1 举办竞技体育赛事(运动会、锦标赛、对抗赛等)
竞赛作为推广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利用竞赛推动群众体育,举办运动会及单项体育赛事等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民国时期,在中国的公共体育场举办的群众体育赛事及参与人数很少,主要是竞技体育赛事,从1932—1934年安徽省公共体育场举办的比赛及其参与人数的实例可以体现这一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1932—1934年安徽省公共体育场共举办了24场体育赛事(平均每年举办8场),参与体育竞赛的总人数约为2 975人,其中: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的运动员人数按标准场地人数配置计算,足球队为23人、篮球队为12人、排球队为12人。安徽省公共体育场举办的体育赛事主要分为4类:1)省级、区级运动会与单项体育赛事:第1届安庆网球公开赛、第1届投掷运动会、第1届径赛运动会、安庆第1届对抗运动会、第1届足球公开赛、第1届女子竞走比赛、女子篮球赛、男子篮球公开赛、第1届越野公开赛、怀宁区运动会、第1届排球锦标赛、景云杯初级篮球赛、第3届全省运动大会、第1届举重比赛、第2届竞走公开赛、第2届篮球公开赛、第2届越野公开赛;2)学校运动会:安徽省第3屆中小学联合运动会;3)职业运动会:安庆军警联合运动会、七杯公务人员篮球赛;4)群众业余运动会:安庆第1届脚踏车比赛、第2届脚踏车比赛、第1届小橡皮球比赛、第2届橡皮球比赛。由以上可知,民国时期安徽省公共体育场中举办的省级、区级运动会与单项体育赛事占多数,而群众业余体育赛事较少,1932—1934年在安徽省公共体育场举办的体育赛事中成年民众参与人数也很少,共有278人,仅占总人数的9.3%。
3.2.2 举办中小学运动会
民国时期,中小学运动会经常在公共体育场举办,这是由于一些学校缺少较大型的体育场地所致。相菊潭[27]在1932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公共体育场内终日在运动或游戏的人,仍为中小学的少数运动员及对运动游戏有特殊技能的人。普通成年民众不愿参加,或不敢参加。开一次业余运动会,参加的人固然已经是廖廖无几。就是这廖廖几人中,普通成年民众也没有几人。尽管大力提倡体育运动,但体育运动仍为少数人在开展,很难普及。中小学运动会也仅仅是中小学的少数运动员和具有运动技能的人参与。谢挺淼[28]在1933发表的文章则道出了民国时期中国公共体育场难以为继的尴尬,认为公共体育场中参与体育健身项目的成年民众寥寥无几,而恰是中小学生支撑了公共体育场的运转,因此,实质上公共体育场变成了中小学的校外运动场。
据1933年《体育研究与通讯》中的一文[29]可知:运动会参与人数中,学生运动员人数占51.8%(男生人数占40.5%,女生人数占11.3%)。另有资料[30]显示:1917年上海公共体育场开场后4个月入会人员共有917人,其中包括在校学生725人,占所有入会人员总数的79%。以上数据同样说明了,民国时期中国公共体育场中参与体育运动的主体是在校学生。王健吾在1939年发表的文章[31]中也提到:目前的体育是学校体育,而不是群众体育。
以1913—1934年各届华北运动会为例(见表4)。1913—1934年举办的华北运动会共计18届,参加单位主要是中学,举办地点设在公共体育场的有12次,占比为66.7%,举办地点设在各学校体育场的仅6次,占比为33.3%。中学运动会多为固定时间举办,每年需多次使用公共体育场,这也使得部分公共体育场一度成为部分中学专用的体育场。
3.2.3 举办非体育性的社会活动
据民国报刊数据库资料显示,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举办的多数活动与体育无关。例如:1918—1919年一些报刊报道了一些城市的公共体育场的非体育性的社会活动,包括国民大会、表演活动、祝贺仪式活动等①。1920—1929年的《新闻报》中报道的公共体育场举办的活动包括联合会、市民大会、董事会、政治活动等,《图画时报》报道的公共体育场举办的活动包括庆典活动、游艺会、纪念会、援助大会等①。此外,1930—1939年的《体育研究与通讯》《广西教育行政月刊》《新闻报》报道的公共体育场举办的活动还包括植树活动等①。由此可见,公共体育场除了主要开展竞技体育比赛、中小学运动会,还开展了大量非体育性的社会活动,说明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用于成年民众参与体育健身项目的功能的错位。
3.3 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衰退的其他原因
3.3.1 经费有限
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所以未能有效发挥教育功能,主要原因在于缺少足够的经费。对于这一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的经费方面,俞晋祥[33]认为:各省、市、县的体育经费,既无专款,也没有列入预算。还有学者[13]主张,公共体育场如果要实现教育功能,应有完善的组织制度和组织部门,要正常运转还需要大量的经费,仅就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言,都难以实现。即便有合适的体育场“场長”,依然会面临诸多问题,以山东省体育场的场长——尚××为例,他对推广群众体育满怀信心,并精心规划与管理着山东省体育场。在他的带领下,该公共体育场组织机构齐全,设施较为完善,运转状况良好,但同样也遇到了经济方面的难题。据有关资料[34]显示,该公共体育场所需经费逐年增多,其中薪工费就占总支出的65%。
3.3.2 提倡力度不足
提倡力度不足也是公共体育场衰退的原因之一。在民国时期,群众体育仅由少数社会精英所倡导,始终未能在教育界形成共识。对此,王庚[6]认为,公共体育场的主管者大多不关心体育,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对公共体育场的经费支持上,还是在公共体育场场长的选人上,都不够重视。
公共体育场属于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取决于群众体育的目标,然而,对民国时期的群众体育的目标等固然已有人研究,但依旧不够明确、理论庞杂、不可琢磨[33]。学术界对群众体育的认识模糊、支离破碎[35]。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深入群众的思想,尽管有人对群众体育的呼声很高,但参与群众体育的成年人却寥若晨星[22]。林涵[22]认为,民国时期中国的体育明显偏重于运动会,忽略了开展群众体育的体育设施的建设,比如在2年举办1次的全运会上投入了不少财力与物力,但是公共体育场的设施简陋、景象萧条。一切体育设施,只侧重点缀包装、以求炫目,实则有设施而无活动,有活动而无教育意义[13]。
3.3.3 体育专业人才匮乏
从《今后中国民众体育应取之途径》[36]一文可知,民国时期缺乏经过专业训练的群众体育指导人才。刘锡藩在1924年发表的《改进体育场之我见》[37]一文中对公共体育场的指导员作了描述,认为常见公共体育场指导员对公共体育场的运动器械不加管控。还有人[13]认为,公共体育场衰退的原因在于体育专业人才缺乏,各县都找不到适合的公共体育场场长。也有人认为,群众体育重在指导,倘若指导乏人,即使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场也等同虚设。即使有些公共体育场有指导员,但对群众的体育需求一无所知[38]。鉴于此,有些学者均认为要培养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
4 结束语
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及社会文化背景,其建设的初衷是为成年民众提供参与游戏与体育运动的场所,以普及群众体育,达到国民强身健体、休闲娱乐、改善社会风气的目的。然而,因这一时期体育健身项目未能成为成年民众普遍崇尚的娱乐形式,且公共体育场主要用于举办竞技体育赛事、中小学生运动会、其他社会活动等,加之受经费有限、提倡群众体育力度不足、体育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影响,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最终走向了衰退。这对当代中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具有警示作用。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网址:http://www.cnbksy.com/。
②1938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社会教育》一书。
③查阅1931—1932年济南市《市政月刊》介绍济南市公共体育场的资料,统计出1931—1932年1~8月济南市公共体育场中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
参考文献:
[1] 丁谦益. 公共体育场释义[J]. 安徽教育月刊,1919(23):28.
[2] 佚名. 公共体育场(问答)[J]. 立言画刊,1939(50):34.
[3] 蒋毓兰. 提倡公共游戏场之需要[J]. 景海星,1922(4):10.
[4] 佚名. 市民的曙光:新教育:宣传及推广公共游戏场[J]. 广州市市政公报,1923(88):13.
[5] 光军. 为什么要设立公共体育场[J]. 通俗教育月刊,1929(12):1.
[6] 王庚. 公共体育场[M]. 扬州: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13.
[7] 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 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66.
[8] 佚名. 文牍:袁君希洛请于省内设立公共体育场建议书(六月三日)[J]. 教育研究,1915(24):1.
[9] 陈元欣.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0] 中国社会教育概况[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1948:24.
[11] 中国体育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体育年鉴(1979)[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908.
[12] 新中国诞生大事记[N]. 人民日报,1999-09-26(4).
[13]王莊飞. 今后社会体育努力的动向[J]. 体育研究与通讯,1934,2(1):48.
[14] 佚名. 浙江省体育场二十三年度全年各项运动人数统计表[J]. 浙江体育月刊,1935,3(1):101.
[15] 本省消息:浙教厅拟定改进民众娱乐计划[J]. 湖北教育厅公报,1931,2(2):109.
[16] 周俊旗. 民国天津社会史[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03-223.
[17] 林永匡. 民国居住文化通史[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343.
[18] 佚名. 无锡电影事业日败[J]. 影舞新闻,1936(11):11.
[19] 陈存华. 营业娱乐对于社会之影响(附表)[J].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半年刊,1933(2):15.
[20] 胡悦晗. 舞厅、弹子房与回力球场:民国时期上海知识群体的娱乐生活(1927—1937)[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4.
[21] 陈剑翛. 全国运动会的教训[J]. 现代学生,1933,3(2):1.
[22]林涵. 各国体育之动向与今后中国国民体育实施应行改进的几点[J]. 江苏教育(苏州1932),1935,4(12):54.
[23] 楼嘉军. 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4] 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筹备委员会. 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 (第一编 筹备部分)[M]. 北京:中华书局,1934:3.
[25] 孙和宾. 怎样办理公共体育场[M].上海:南京书店,1933:9.
[26] 佚名. 安徽省立公共体育场事业概况[J]. 安徽教育,1934,1(3):9.
[27] 相菊潭. 怎样普及民众体育[M]. 体育研究与通讯,1932,1(1):20.
[28] 谢挺淼. 民众体育应有的认识[J]. 浙江民众教育,1933,2(1):18.
[29]袁宗泽. 江苏省运动会史略(附表)[J]. 体育研究与通讯,1933,1(2): 96.
[30] 佚名. 上海公共体育场统计之一斑[J]. 教育杂志(山西),1917,5(3):91.
[31] 王健吾. 中国运动会之转变与民族运动之复兴[J]. 国民体育汇刊,1936 (1):10.
[32] 董守义. 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三輯[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98-108.
[33] 俞晋祥. 今后吾国民众体育应有之动向[J]. 体育杂志, 1935,1(1):26.
[34] 张继尧,尚树梅. 报告:视察省立民众体育场报告[J]. 山东教育行政周报,1934(280):32.
[35] 郭锡三. 民众体育漫谈[J]. 寿张乡师校刊,1935(10):5.
[36]包和清. 今后中国民众体育应取之途径(附表)[J]. 先导月刊(南京),1935,2(5):45.
[37] 刘锡藩. 改进体育场之我见[J]. 教育与人生,1924(44):1.
[38] 醒夫. 民众体育之理论与实际[J]. 民智月报,19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