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摭探

2020-06-08 10:44张智贤
成才之路 2020年13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人才培养语文教学

张智贤

摘 要:教师的赞赏和鼓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充足的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地开展赏识教育,要真正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赏识教育的标准,注重联系家长共同开展赏识教育,重视所有学生的情感需求,同时拓展赏识教育的范围,用爱心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关键词:赏识教育;语文教学;人才培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41;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3-0036-02

青少年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较低,有着较强的自我心理,因此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关注,才能在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往往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一旦学生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幼小的心灵承受较大的压力,如果教师的批评次数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全面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支持,满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对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是指肯定学生正确的行为过程和结果,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相关事物的兴趣和动机。在心理学上,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即研究人员告诉教师班级内的哪些学生比较优秀,将来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研究人员的引导下,教师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而在教师的这种行为影响下,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比未受到关注的学生的成绩要优秀,这便是赏识教育的结果。而对学生来讲,赏识教育会发挥出更大的激励作用。青少年学生虽然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能以身作则,并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全面认识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增进师生情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往往会树立威严的形象。这样虽能提升管理效率,让学生遵从教师的意愿,被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但学生与教师之间也会产生隔阂,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赏识教育的基础是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通过主动交谈拉近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这能够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对于部分无法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教师往往缺乏耐心,采用批评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考试结果,这不但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还可能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善用赞赏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态度。

3.让学生更充分表现自己

部分学生由于性格特点,或者是表现差没有达到自身的预期,尽可能地不去表現自己。教师应当引导这部分学生表现自己,这样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学生,还有助于这部分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赏识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并在学生展示完成之后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三、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真正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

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赞赏,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一味赞赏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自负的情绪,还可能让学生产生优越感,这不仅会阻碍学生今后的学习,还可能影响到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与学生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当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产生自卑心理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学生重燃信心,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取得良好成绩之后表现出自满情绪,教师也要及时指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骄不躁,取得更大的成绩。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才能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只有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部分学生认知程度较低,语文阅读能力较弱,无法正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应当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当学生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分阶段教学的形式将内容进行拆解,辅助学生分阶段学习。同时,教师还要表现出更多的耐心,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3.确立赏识教育的标准

赏识的关键是表扬和赞赏,但是只有在科学公正的标准下才能更好地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立合理的标准,以最大化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当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后,教师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如果学生表达的内容正确且有价值,教师要大加赞赏,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让学生可以更充分地表现自己。如果学生表达的内容出现偏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4.注重联系家长共同开展赏识教育

学校生活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而校外生活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则是家长。要想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教师就应当积极联系家长共同开展赏识教育,让学生在父母和教师的鼓励中健康成长。但是多数家长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的心理需求,这也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因此,语文教师要多与家长交流,转变家长的错误认知,让家长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

5.重视所有学生的情感需求

青少年学生是脆弱而敏感的,所以教师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不管学习成绩如何,教师都要给予同等的尊重和关爱。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价值,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念驱使下努力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6.拓展赏识教育的范围

赏识教育不应局限于语文教学,而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态度,获得健康成长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索,加深知识掌握程度。在学校生活中,要让学生做到尊敬教师,团结同学,自觉完成各项任务。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学生了解家长的辛劳,主动帮助家长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务,减轻家长的负担。从这个角度来讲,发挥好赏识教育的德育功能,能够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通过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获得学习上的突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地开展赏识教育,要真正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赏识教育的标准,注重联系家长共同开展赏识教育,重视所有学生的情感需求,同时拓展赏识教育的范围,用爱心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这样才能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鼓励下迸发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娇娇.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09).

[2]冯胜利.善用赏识教育发现学习之美[J].江西教育,2017(06).

[3]陈元山.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赏识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6(09).

[4]顾艳红.通过赏识教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语文教学通讯,2014(05).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人才培养语文教学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