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野与融合:整合时期党报话语的积极隐喻

2020-06-08 10:20田璐嘉
今传媒 2020年5期

田璐嘉

摘 要:本文以1978年至1982年《宁夏日报》有关民族文化的新闻报道为考察对象,讨论报刊话语如何构建并作用于特殊时期的社会整合。研究得出,地方报刊在整合时期的话语构建呈现出积极隐喻的媒介形态。报刊提供社会总体形象来吸引读者成为忠实受众,并促使受众在政治许可的框架内寻求话语构建的角色安排。

关键词:报刊话语;群体自白;同质化规训;社会整合;积极隐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5-0140-03

报刊话语实践的形成有一套独有的言说形式,以一种结构性的运行准则规划着报纸实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不确定的减轻乃至消除,无论是地方党委还是地方报纸,就势必进入新一轮经常性的制度框架”[1]。作为地方党报,《宁夏日报》在特殊时期的话语构建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该报1978年至1982年有关民族文化的新闻文本,并将其命名为整合期,因1978年宁夏日报社召开会议开始整改,1982年成立新闻学会、新闻工作者协会,标志着整合完成。本文主要考察整合期主流话语如何圈定报刊的话语呈现,如何塑造受众新闻文本的体验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报刊话语视作一种动力要素,考察特殊时期我国地方报刊与社会实践的历史互动关系。

一、分野:群体自白的意义生成

报刊是一种“群体的自白形式,提供公众参与的机会”,主流话语希望通过报刊所提供的公众参与形式,在“单一视角层次上表达固定的观点”,使“新闻读者深深介入其中去完成整体形象上的意义”[2]。《宁夏日报》整合期的话语实践经历了分野到融合的过渡,分野则基于民族文化的话语运行逻辑,将民族文化与阶级斗争分化,完成群体自白新意义的生成。

(一)营造认知共识的时空话语

报刊公共书写的性质,使“各地分散的群众,意识到彼此的同步性和相互影响,从而完成了公共头脑的宏大的一体化过程”[1]。因此,《宁夏日报》选取地方文化为文本进行再生产,维持或重塑个体的某些心理状态,以营造民族文化认知共识。文化符号再生产时,时空通常构成基本纬度,揭橥话语生成的宏观背景,增强在场感,再现历史互动关系。

建筑具备意义解读的统一性,并以建筑体本身影响地方文化的空间维度。“8月在同心县清真大寺召开了各界代表大会……从此,同心县清真寺作为一面革命红旗的象征而被广大回、汉人民所珍视”。新闻选取的同心清真寺,是地方文化和民族团结的集中表现符号,意义扩充后上升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成要素。清真寺的描述话语通过持续不断的选择、重译和重构,将地方性的民族文化要素“整合到新的集体认同的建构中,呈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和中国性”[3]。

节日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浓缩着当地的情感喜好和价值理念。以“开斋节”为例,“回族聚居地区到处充满着节日的欢乐,回族群众穿上节日的服装,喜气洋洋地走家访友、互致问候,祝贺节日”。本文是整合期第一篇由《宁夏日报》独立撰写的节日新闻,开篇依旧以国家政策宣传为主,之后通过“穿上新衣”“走家访友”等,表现出群众过节时的主要活动。随着时间推移《宁夏日报》节日报道越加成熟,并加入了“回汉团结”“四化建设”等主题。基于时空整合,报刊天然地以民族国家作为思考的唯一单元,地方受众接受报刊营造的话语逻辑和文化倾向的同时,将其内化为思维方式,在政策不能到达或尚未到达的微观领域刻画着群体的自白形式,达成报刊的文化整合。

(二)阶段性主题:整合理念循序推进

报刊集结在特定时期的话语建构服务于同时期的社会实践,当实践重心发生转移,话语呈现也将改变。“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各项工作有所前进,但当时的指导思想没有根本改变,因此这两年是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徘徊时期,报刊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同时,循序渐进地进行政策输入,以达成不同时段的政策分野。

考察话语与社会结构的联系,意在分析蕴涵在社会结构中“资源、权力、机会分配和获取方面的差异”“以及用来解释这些差异产生和存在的标准、范畴和原则”[4]。研究选取《宁夏日报》整合期有关民族政策的十则新闻文本,通过比较其标题,发现政策话语通常基于社会实践的推进而演变。整合初期的政策意在稳定社会局面,话语重点集中于“同心同德”“安定团结”等词汇。当政策主题向民族教育工作推进时,报刊话语也相应地变为“回族文学”“回族文教”等。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落实,报刊话语再次围绕政策转变,集中表现为“执行民族政策”“选拔民族干部”等。该运行逻辑表明,社会结构决定政策话语在不同时间段各有侧重,都服务于政策分野的主题。

《宁夏日报》在报道文本的基础上,形成适用于当地社会的一整套话语体系,并使用该话语指导生产生活。政策以阶段性特质呈现,可以给受众心理和时间上的准备,落实政策在地方的权威性。社会整合在必要的政治措施下,通过文化构建弥补缝隙,将境遇、背景各不相同的个体聚合到集体中,影响个体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刻画群体的思考维度和行为方式,从而指导群体社会实践。

二、融合:同质化规训的组织状态

报刊构建适宜社會发展的话语逻辑,“通过影响个体和团体行动知识的不断输入,来对社会关系进行反思性定序和再定序”[5]。这种规训往往依托主流话语,表现出高权威性,并以演变话语逻辑的运行规则造就群体演化的现象,调动广大受众自我规训,以实现地方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相协调。

(一)民族专栏达成话语集合

1980年2月21日《宁夏日报》推出《民族团结》专栏,编者按中提及“专栏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介绍民族、宗教知识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我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该编者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整合时期《宁夏日报》的办刊基准,以《民族团结》专栏为阵地,采取第三版整版的版面,从民族政策、回族文学、回汉故事等角度完成报刊话语规训的集成。

从版面安排而言,《宁夏日报》初期选用第三版整个版面将话语集中储存,受众获取便捷。同时版面安排十分灵活,随著社会建设推进而不断改变版面占比,在达成既定目标后,逐渐以评论、广告等话语取代。从话语构建而言,报刊通过溯源历史的话语构建呈现新闻文本发生的时空场合,如“四化建设”“民族贸易”“计划生育”等话语皆具有明显的时间划分,进一步表明报刊话语服务于政策推行,是达成地方集体规训的权力工具。以民族团结故事再现话语发生的交际领域,“回汉团结和睦相处”“回汉杂居队”印证整合和规训发生的目的和前提条件,即民族团结。政策相关的新闻话语则达成融合语境下,报刊对社会机构及社会结构的规训。专栏的评论文本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生产力”等话语,罗列当下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并以“回汉民兵同练武”“保障民族团结”等话语,厘清规训地方社会关系的分割以及受众个人的实践活动、思想观点。基于编者按的话语逻辑,集中呈现媒介技术对报刊话语构建的选择和受众的接收范围,为后期开展报刊受众的自我规训营造话语氛围。

(二)文艺作品:文化与规训的交织运行

1979年5月《宁夏日报》刊载社论正式开展回族文学的研究工作,强调要“充分发挥回族文化,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推动各民族间社会主义关系的积极发展”。基于此《宁夏日报》增加《回族民族民间文学》专栏,刊载回族“花儿”、回族文学作品以及与回族文化相关的文本。

报刊参与文艺作品生成组织开展话语与规训的融合,提供本体意义媒介关系的构建,“在缺席与在场、远与近、存在与灵魂的‘中间,营造一种本体意义上的媒介关系”[1]。推行义务教育政策时报刊刊登了回族作家的短诗,“此时的祖国正在微笑地注视,想知道园丁又培育出多少幼苗”。在鼓励群众加强体育锻炼时,报刊又刊载回族武术家马振武的人物专访,“宣传介绍我国古老宝贵的民间武术”,不忘强调马振武“同各族群众有着深厚的情感”。同时报刊呈现了一个“与工作场所相互隔离的异托邦”,向受众允诺了一个欢愉的世界,“让人们可以从疲惫的工作与烦恼琐碎的家庭日常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6],具体表现为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的相关报道等。

文艺作品支撑话语构建,实现集中受众、政策推行、整合文化、创造消遣等多重功能。地方受众作为话语的接收者和文艺动作发出者,所具备的双重身份保证报刊话语在汇聚社会建设力量和整合民族民间文化之间达到平衡。话语与规训的交织运行给受众提供了憧憬中的生活方式,促进其按照报刊意图采取行动,缓解群众在整合时期高强度建设任务的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在政策尚未到达的领域促进受众开展自我规训。

三、报刊的话语呈现:媒介的积极隐喻

本研究考察《宁夏日报》“分野”与“融合”两个阶段的新闻报道,提出地方报刊在整合时期的话语构建呈现出积极隐喻的媒介形态。特殊的社会背景要求报刊完成与“文化大革命”时期主流话语分野,以及与整合时期主流话语融合两个迫切任务,地方报刊整合时期的新闻话语表现出高度组织化的状态,成全了地方群体自白和同质化规训,将社会语境由一种统一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的统一。

报刊话语所暗含的媒介隐喻,一方面彰显于积极的构建方式,即对地方文化的选择和重构。地方文化常与固定的物体、符号、仪式和制度相连,其中与主流语境存有张力的部分需要定义归类,解释成为一种典型的、已知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文本。报刊的话语实践赋予地方文化新涵义,并借以形成区域内通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在心灵、社会、空间和时间上结束地方观念,确保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表现为媒介的转换器形态,“一切媒介把经验转变为形式的能力中,都是积极的隐喻”[2],报刊借助一物求得他物的转换或传递经验的方式,践行了这一逻辑。报刊话语将地方文化中的原有品性,转变为放大和专门化的形式,以一种共同体的价值形态重新参与到受众日常生活中。

整合时期报刊的话语呈现模式以及对地方文化的选取,遵循了社会意识形态和媒介理念的双重逻辑,依托话语背后的政治动机和思想假设,完成了话语整合、政策推进等任务。从社会实践的角度而言,整合时期的报刊构建无疑是成功的,稳定了“文化大革命”后纷杂的社会局面,并将多民族文化语境整合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环境下,促进多民族共同服务于该时期的建设主题,但该现象在整合任务基本完成后有所改观。

参考文献:

[1] 黄旦.范式的变更:新报刊史书写[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2).

[2] (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34+77.

[3] 周叶飞.报刊与政府关系的重组:报律风波中的“共和”想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6).

[4] 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1.

[6] 季凌霄.从游戏场看近代上海的全球想象[J].史林,2017(5).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