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 刘燕
摘要:为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生态领域人才的时代需求,贵阳学院开展了环境生态学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明确了建设目标,从团队成员素质提升、课程体系优化、优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强化、第二课堂开展等方面总结了建设成效,进一步说明了教学团队建设对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科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034-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地位。高等学校的环境生态教育是提高新世纪建设者的环境生态意识,向社会输送环境生态保护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贵州省是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区,在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发展环境生态教育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基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保领域人才的需求,贵阳学院开展了环境生态学教学团队建设。
一、建设目标
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1]。高校开展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科体系上看,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贵阳学院作为地方院校,秉承“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办学定位,为贵州省培养更多环境生态学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环境生态学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整合相关资源,打造一支能够满足地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的教学团队。
二、建设举措及成效
(一)团队成员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优惠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及企业一线的优秀工程师,经过三年的建设,贵阳学院环境生态学教学团队已逐渐形成一支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涵盖生态学、环境工程及生物学领域的优秀教学队伍,现有教师21人,其中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1人、教授3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4人。
在提升学历方面,鼓励教师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和业务进修,教学团队中35岁以下的硕士学历教师共7名,已有4名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选派1名教师到密苏里大学进修学习,每年至少有1名教师到中南大學、华东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除了积极引进,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考试取得相应资格,或者到企业开展工程实践,还要积极从中国水环境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一线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具体训练,对提升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也能起到指导作用,促进团队成员向“双师型”教师转化[2]。
针对新进教师,实行“老带新”制度,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给新教师助课,帮助新教师快速提升教学技能;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年轻教师给老教师助课,一方面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帮助老教师完善多媒体课件,改革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3]。其余教师坚持开展互听课及互评课,定期交流,互相学习借鉴。
(二)课程体系优化
教学团队是以系列课程或专业建设为平台,以知识领域或技能互补的教师协作为主体,以教学内容或方法手段改革为主要途径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基本组织[4]。借鉴国内部分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贵阳学院环境生态学教学团队建设以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结合贵阳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环境生态学教学团队到青岛农业大学、重庆大学等进行学习交流,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贵州本地人才需求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板块课程结构,包括通识类课程、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通识课程模块即公共基础及公共政治课程群。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包含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与物理类课程群、化学类课程群和环境生物类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则包含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毒理学、环境生态工程、生态规划、环境工程原理、环境资源能源工程、环境经济法学等生态及环境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主要为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与生态修复类课程群、环境监测和评价类课程群,以及工程类课程群。
环境生态学教学团队成员主要承担环境生物类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及专业选修课程群的教学及教学改革实践。团队成员注重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尤其避免实验课出现的重复、脱节现象,保证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成小型化的模块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优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王文科等在创新型教学团队构建与实践中发现,将科研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对于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及精品课程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环境生态学教学团队成员因材施教,及时顺应学科发展需求,将科研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深入进行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较典型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有《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生态毒理学〉课程改革探讨》等。
课程建设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质量,开展优质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参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资料、考核方式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团队承担的优质课程主要有环境学精品课程、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双语课程、环境影响评价双语课程等。
(四)实践教学强化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旨在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工程设计及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实验及课程设计中包含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设计,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与相关环保科研及设计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开拓实习实训基地并参与到教育教学环节,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
高校教師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创造者,科研反哺教学也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手段。基础课结束后,鼓励所有学生均参与教师科研实践,部分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生在团队教师指导下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100%在实践中完成,部分成果已发表相关科研论文及申请专利。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五)第二课堂建设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教师以学术讲座、举办技能竞赛等方式积极组织第二课堂,邀请国内外环境生态领域的学者、工程一线的工程师,以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开展讲座,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的科研、实践、管理等工作;每年定期举办校园环保知识竞赛、固体废弃物利用创意大赛、环保服装创意大赛等,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还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主动性。
三、结语
经过三年的建设与实践探索,贵阳学院环境生态学教学团队建设已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强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学团队建设应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今后将继续整合教学及科研资源,促进教师协作,打造创新型教学团队,并在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培养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艳,段学军,杨磊.环境工程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与途径[J].河南教育(高教),2016,(2):76-78.
[2]陈红兵,卢进登,尹光霞,许峰.省属高校校企合作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23-25.
[3]夏文香,李金成,宋志文,徐爱玲.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课程改革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2):80-82.
[4]章家恩,骆世明,秦钟,叶延琼,赵本良.农科生态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3,(15):121-123+127.
Abstract: In order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demand of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talents, Guiyang University has carried out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ecology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bjectives are specific. The construction effect on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eam members,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high qualit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practical teaching intensification and the second classroom development have been summarized, further showing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as well as to the necessity of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practical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