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姗
(福建省福州市气象局,福建福州 350000)
本文选取位于市中心的三明国家气象观测站及列西、林校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平均值代表城区值,荆西、小蕉、陈大站的气温观测平均值代表城郊值,碧溪、杜水、岩前站的平均值代表农村值。所用资料为2009—2018年夏季(6—8月)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城区、郊区、农村的温度差异和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图1 2009年~2018年三明市区夏季逐旬平均气温温差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城乡旬温差较城郊、郊乡大,城乡旬温差为0.8~2.7℃,城郊旬温差为0.3~1.3℃,郊乡旬温差为0.3~1.7℃,且城郊、城乡、郊乡旬温差均为正值。由此可见,三明市区城市热岛效应在夏季客观存在,城郊、城乡、郊乡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而在城乡旬温差中表现最明显。近10a,城乡旬温差呈现两峰两谷的变化趋势,在2011年、2018年出现高峰值,2009年、2014年出现低谷值,增长率为0.65℃/10a。
从图2可以看出,城乡月温差较城郊、郊乡大,城乡月温差为0.96~2.34℃,城郊月温差为0.44~1.20℃,郊乡月温差为0.52~1.34℃,城郊、城乡、郊乡的月温差均为正值,且总体变化趋势一致。月平均气温温差与旬平均气温温差变化总体趋势一致,均反映出两高峰两低谷的变化趋势,鉴于旬温差变化能反馈出更多细微处的差异,故后文不再分析月温差的差异性。
图2 2009—2018年三明市区夏季逐月平均气温温变化
图3 2009—2018年三明市区夏季旬平均最高气温温差变化
从见图3可以看出,城乡旬温差明显高于城郊、郊乡,近十年温差增长率为1.2℃,城乡、城郊、郊乡且均为正值,无显著变化规律。由此可见,三明市区城市热岛效应在夏季旬平均最高气温温差中仍能得到体现,但是变化规律不显著。
从2009—2018年三明市区夏季旬平均最低气温温差变化见图4。
图4 2009年~2018年三明市区夏季旬平均最低气温温差变化
可以看出(见图4),城郊、城乡、郊乡的温差中,仅郊乡温差均为正值,即郊区最低温度始终高于农村,城郊、城乡、郊乡温差无明显变化规律或趋势。城乡旬平均最低气温温差为-1.2~1.9℃,11个旬为负值,占旬总数的12.2%,即87.8%的城区最低温度高于农村;而城郊旬平均最低气温温差为-1.9~0.8℃,51个旬为负值,占总旬数的56.7%,即城区和郊区的温差无显著差异性规律。
1)三明城市热岛效应在夏季客观存在,最明显表现在旬平均气温温差,其次是旬平均最低气温温差,而在旬平均最高气温中表现最差。
2)旬平均气温温差中,在城乡表现最明显,近10a增长率为0.65℃,呈现两峰两谷的变化趋势,在2011年、2018年出现高峰值,2009年、2014年出现低谷值。
3)根据周明煜、曲绍厚等在对北京地区热岛和热岛环流特征中对热岛强度定义,三明的热岛效应强度最大为2018年7月下旬2.7℃,属于强热岛,最小热岛效应强度为0.8℃,属于弱热岛,即三明热岛效应强度位于弱热岛与强热岛之间。